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爱情向左婚姻往右(婚姻向右|基于史料与心理学)

爱情向左婚姻往右(婚姻向右|基于史料与心理学)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爱情向左婚姻往右(婚姻向右|基于史料与心理学)

文/慕小七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婚恋经历一直是文人与自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遗憾的是,大部分作品或捕风捉影,或夸大其实,研究意义自然不大。

基于史料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此,梳理林徽因的恋爱经历,探讨林徽因的恋爱观,启发当代人,或有别开生面之处。

01 "林徐之恋"伊始:"自我同一性"的模糊追求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结缘,得益于徐志摩与林父的频繁往来。

1920年,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前往欧洲游历,期间,徐志摩多次与林长民联络,并成为忘年之交。

渐渐地,徐志摩与林徽因也熟络起来。

当时的林徽因,年仅十六岁。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十六岁正是身心剧变的两性期。该时期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在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及结婚等活动中。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2—20岁之间,青少年面临职业选择、交友、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问题。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如果能将在自己各方面的角色同一起来,就会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否则就会感到迷惘、痛苦。

此时的林徽因正值花季年华,身处异国他乡,说不寂寞是假的。

林徽因期待与异性接触来建立性别角色,对爱情自然也是渴望的。

林徽因后来就这段时期的回忆也证实当时的内心,确实如上所述。

回忆中这么说:"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

此时,徐志摩的闯入,恰好能够满足林徽因内心的渴望与需求,两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

1921年,徐志摩写下《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等散文、诗歌。

林徽因在回忆中,也承认自己是爱着康河的一个人,对康河的晚春景有特殊情感。

不可否认,林徽因对徐志摩产生了爱恋情愫,但是这种爱恋是朦胧的,更是林徽因开始追求"自我同一性"的表现。

只是,此时的追求是模糊的,对与错、是与非的界限并不明确。

假设,闯入林徽因生活的的不是徐志摩,而是张志摩、李志摩,但凡符合林徽因内心深处对男性角色的期待与渴望,同样会得到林徽因的倾慕。

02 "林徐之恋"受阻:多重因素的制约

徐志摩与林徽因交往两个月后,写信表白,但未如愿。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这与林徽因的童年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也受父亲婚恋观与社会压力的影响。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是父亲林长民的妾,何雪嫒文化程度不高,且未留男嗣,自然不受林家人待见。

林徽因的童年时光,是伴随着母亲在林家的遭遇度过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的生活经历与遭遇,对以后成年的行为特征、处事方式以及为了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而遇到的困难有极大的关系。

当时的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不惜与妻子张幼仪离婚。

这对于林徽因,意味着"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到一旁,而她自己却要去顶替她的位置。徽因不能想象自己走进一种人生的关系,竟使她自然联想到母亲一样的羞辱"。

林徽因的母亲就是被林家遗弃的对象,她不愿意成为第二个母亲被遗弃,更不愿意别人因为她而成为被遗弃的对象。

因此,她不能接受徐志摩。

同时,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早就有意让女儿与梁思成结为连理。

林长民对自己的婚姻是不满意的,自然希望女儿能找个好归宿。

在林长民看来,对于爱情,"这种种用情缠绵婉转处,叫做情结,或是断的,或是续的,都算是爱情"。

而对于婚姻,则需要综合考量多重因素,社会反响,财产制度,价值匹配等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徐志摩长林徽因八岁,且为人夫,为人父,与爱女林徽因相爱,不是长久之计,结婚更是使不得。

父亲的婚恋观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林徽因。

再者,林徽因也无法挣脱家族、社会的束缚。

正如林徽因所说:"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

林徽因一旦选择了徐志摩,流言蜚语与各种压力就会扑面而来,这些是她承受不起的。

基于上述多重因素的考量,林徽因没有接受徐志摩。

03 "林梁牵手":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两厢情愿?

1921年10月,林徽因随父亲回国,回来后,林长民就想把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事定下来。

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认为为时尚早,让孩子们自然发展为好。

1923年5月,梁思成因车祸腿部受伤,于是林徽因每天去照顾。相处的这段日子里,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日益笃深,同时,梁思成决定与林徽因一起学建筑。

1924年6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共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1925年12月,林长民在反"奉"战争中不幸身亡。

林徽因无法承受亡父之痛,几度欲弃学回国,在梁启超的精神鼓励与物质资助下,才坚持下来。

林长民遇难后,梁启超帮忙料理了林长民的后事,照顾林长民的眷属,待林徽因如同亲女儿。

梁启超的无微不至,让林徽因重新获得了"父爱",在"父爱"的关怀下,逐渐走出生活的困境。

当林徽因得知徐志摩与陆小曼再婚后,深感内疚与不安,认为徐志摩是追自己不得,转而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3月,林徽因写信给胡适,请他代转徐志摩,"请你告诉志摩,……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懂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的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误会是在所不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彻的明白了,但是过去的算过去,现在不必重提了,我只永远纪念着。"

以前的徐志摩,林徽因现在懂了,只是,过去的事就该翻页,不再重提,念着就好。

简单几句,算是为两人往日的爱情纠缠画上了句号,也为林梁关系的更进一步开了路。

梁思成的才华与品格,对林徽因的爱,以及林梁父辈的交好等,使得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事水到渠成。

1927年林徽因与梁思成毕业,次年3月,二人结婚。

新婚之夜,梁思成曾问林徽因:"你为什么选择的人是我?"

林徽因回答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

婚后,梁思成夫妇辗转全国各地,测绘考察,致力于祖国的建筑事业。

携手向前,彼此成就。

有人说,林徽因深爱的人永远是徐志摩,梁思成只是综合权衡下的合适人选。

也有人说,林梁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惺惺相惜。

究竟是不得已而为之,还是两厢情愿?

其实并不重要。

爱情向左,婚姻向右,本就是常态。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爱情是"知觉"的产物,婚姻则是"思维"的产物。

爱情与婚姻的斡旋,是伴随着"知觉情感"与"思维理智"的较量而展开的。

于十六岁的林徽因而言,爱是朦胧、纯粹的,不会受任何其他事物的干扰。因此,所有符合她"知觉"情感的需求"徐志摩"们,都可能成为她倾慕的对象。

随着林徽因的成长,理性思维的逐步构建,林徽因在恋人的抉择,特别是配偶的选择上,必然会倾向于价值匹配、志趣相投、目标相仿的"梁思成"们。

这是由进化心理学决定的。

根据进化心理学理论,男性每小时产生的精子有一千两百万个,而女性穷其一生可生产的卵子数量约为四百个。

单就生育,女性付出代价要比男性高得多。十月怀胎、母乳喂养、婴幼儿的培养等。

所以,女性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具有更高的风险觉悟,倾向于对感情忠诚、情绪稳定、行事理智、人品好的男性。

林徽因如此,王徽因、赵徽因也如此;过去是这样,现在、未来同样是这样。

04 林徽因的婚恋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1)重视父亲对女儿择偶观的影响

林徽因在伴侣的选择上,很大程度受父亲林长民的影响,前文已述。

权威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今年4月发表的论文也得出:父亲行为会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观。

论文以233对亲姐妹为研究对象,把姐姐与妹妹分开,其中让一方与父亲一起生活,另外一方则与父亲隔离,进而观察她们的表现。

最后得出:

和父亲生活时间更长,感受过更多父亲恶劣行为的女孩,对男性的要求更低,可能会拥有更多的性伴侣。

换言之, 相比没有父亲,糟糕的父亲更容易让女孩建立消极、无所谓的择偶观。

以前也有学者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对女儿打击、漠视,女儿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父亲给予女儿尊重与疼爱,女儿在择偶方面也更理智,独立,有底气。

如王尔德所说:"所有女人都会变得像她们的母亲一样。但这背后起决定作用的,其实是她们的父亲。"

重视父亲对女儿择偶观的影响,与女儿多互动多交流,尊重女儿的想法、积极鼓励并引导女儿,为女儿进行榜样示范,就是给女儿最好的嫁妆。

(2)强化父亲对女儿"阿尼姆斯"的作用

阿尼姆斯简单来讲就是女性身上所表现出的男性气质。

荣格说:"对于女人的阿尼姆斯产生决定影响的是她的父亲。"

林徽因被林长民以嫡长子的角色对待,去往欧洲游历前,林长民就告诉林徽因"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使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广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

在父亲的培养下,林徽因的阿尼姆斯形象十分突出。

林徽因在管理家务,职业选择,爱情抉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男性特征,性格中的阿尼姆斯一直在发挥作用。

这样的阿尼姆斯可以转化为无价的内心伴侣,赋予女性进取心、创造能力、勇气、客观性和精神的智慧等男性品性。给予女性精神上的刚毅,弥补女性外表的软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求学抉择、职业规划,择偶等重大决策上,要强化父亲的指导作用。

(3)认清"同一性危机",才能真正实现同一性

埃里克森指出,所有的人在生命中都面临着八种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或冲突。

个体必须充分地化解每一阶段的危机,以应对下一阶段的要求。反之,就会影响往后阶段的完成。

图:埃里克森八阶段

八阶段理论之中,最著名的就是青春期(12-20岁)的"同一性危机"。

这一时期,青少年试图弄清楚自己的独特性,努力发掘自己独特的优缺点,以及在未来生活中能扮演的最好角色——决定此生要做什么并为之努力。

这一时期,他们会通过在个性、职业、性和政治的承诺方面缩窄自己的选择来试图理解自己是谁,即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

林徽因早期对徐志摩的爱就源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的混乱。

随着心智的发育与成熟,会逐步进入"同一性的巩固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

"寻找职业道路,发展与伴侣的亲密关系,形成与家庭联系的新方式,发展一切有意义的价值观以带到成年的生活之中"。

林徽因也是通过上述方式逐步走出了"同一性危机",并在与梁思成的恋爱中获得了她感情、理想、人格的同一性。

由此可知,认清"同一性危机",是实现同一性的前提。

爱某个人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