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藏书阁(风花雪月藏书室)-知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风月藏书阁,以及风花雪月藏书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魔道祖师经典语录 墨香铜臭 1.待他醒来,说对不起,错不在你。
2.负霜华,行世路。一同星尘,除魔歼邪。
3.管他熙熙攘攘的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4.金光瑶现在浑身上下都是伤,左手被*烟灼伤,右手断腕,腹部缺了一块,周身血迹斑斑,刚才连坐着都勉强,此刻不知是不是回光返照,竟然靠着自己就站了起来,又恨声喊了一次:蓝曦臣。
5.巨响阵阵,带着一股无名的怒火,聂怀桑一个哆嗦。魏无羡看他一眼,道:看到了吧?得立刻换一口更牢固的棺材,挖个深坑,重新埋进去,起码一百年之内是不能打开了。一打开,保证阴魂不散,后患无穷
6.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
7.那少女红着一张脸,看着魏无羡,怔了一怔,不知道该说什么。魏无羡眯起眼,隐约觉得她有些面熟。片刻,忽然想起,这不正是那名他刚从莫家庄出来后在路上遇到、又在大梵山有过匆匆数面之缘的那名圆脸少女吗?
8.你要记着别人对你的好,不要去记你对别人的好。人心里不要装那么多东西,这样才会快活自在。
9.聂怀桑慢条斯理地把一缕被暴雨淋湿的头发理到耳后,状似无奈地道:我怎么知道?魏兄啊,你何必一直这样?你再怎么问,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啊
10.魏无羡和蓝忘机一起走到角落。温宁还半垮不垮地以一个尴尬的姿势倒在江澄和金凌身上。魏无羡把他平放到地上,检查一番他胸口那个黑洞,大是犯愁:你看你这该用什么东西堵才好
11.魏无羡迎风看着蓝忘机的背影,眯起眼睛,盘起腿,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用这种清奇的姿势在小苹果背上保持不倒。
魔道祖师经典句子
1、喝他喝过的酒,受他受过的伤,种他种过的思追。
2、他并不怕摔,这些年来,也摔过很多次。但摔到地上,毕竟还是会疼。如果有个人能接住他,那就再好不过了。
3、愿来世,你晓天,晓地,晓星尘。
4、明月清风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
5、薛洋也有心,可道长不信。
6、他一直以为江澄会站在他这边,而蓝湛则会站在他的对立面。没想到,事实却是完全颠倒过来的。
7、喝他喝过的酒,受他受过的伤,种他种过的思追,养他喜欢的兔子,看他看过的小黄书,画他画过的妆。
8、明月清风晓星尘,凌霜傲雪宋子琛。
9、姑苏双壁仍在,云梦已无双杰。
10、亦恶亦怜薛成美,半生恶尽半生痴。
11、喝他喝过的酒,受他受过的伤。
(道不同不相为谋什么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有不同志向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12、云深夜阑拥月色,少年携酒晚归程,酒香醉情抬眸间,白衣翩立似惊鸿。
13、既是传闻,何必急着相信?既是秘密,你们又是如何得知?
1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澄与狗对愁眠。
15、为遇一人而入红尘,人去我亦去,此生不留尘。
16、他是真真实实的人,他是见不得光的鬼,他们之间,仿佛永远都隔着这样一道生死鸿沟。
17、夷陵老祖,五文一张,十文三张!
18、无情的薛洋上尚可独活,有情的薛洋必死无疑。
19、我放着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走这阴沟里的独木桥干什么。真这么好走早就有人走了。
20、他从一开始就明白,无论他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相信。他否认的,可以被强加;他承认的,可以被扭曲。
21、忘羡一曲心系君,瀚海百重长相忆。
22、只是自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
23、江氏女,家姐厌离。叫长相守的,恰恰分离。
24、生来一人,去时孤身,便是江澄其人。
25、管他熙熙攘攘的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
26、谁知道骗你的你都信了,不骗你的你反而不信了呢?
27、死了更好。死了才听话。
28、雪落泽芜空朔月,花尽敛芳徒恨生。
29、魏无羡,你信不信,就算你不招惹是非,是非也会招惹上你。要救一个人往往束手无策,可要害一个人,又何止有千百种法子。
30、十七八岁的魏无羡,其实骄傲不输江澄。曾经也灵力强劲,天资过人。整天摸鱼打鸟,通宵爬墙坑人,照样能遥遥领先,甩苦苦用功的其他同门十八条街。
31、生死阵,风月关,懒眼都不肯看。琴与剑,拿来换我心上和枕边。这一曲横吹,吹皱谁的眼眉。十三年尽倾杯,偏不敢回顾谁。待到霜雪退,拜谢个中是非。诸君且听,吾谁与归。
32、他还是那一身漆黑的道袍,孑然一身,背着两把剑,霜华和拂雪。带着两只魂,晓星尘和阿箐,走上了另一条的道路。
33、这世上所有人原本都是无冤无仇的,总会有个人先开头捅出,头昏脑胀,心中无聊,弃笔透气,去瞅对面。
76、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得失不论。
77、我看诸君多有病,料诸君看我应如是。
78、现在的魏无羡,离开了蓝忘机就不行。
79、水中倒映出来的,是一个十分秀逸的青年。干净得仿佛被月色洗练过,舒眉朗目,唇角微弯。可垂首凝然注视自己时,眼睫上缀着的水珠却如泪水一般,不住下坠。这是一张年轻而陌生的脸,不是曾翻天覆地、纵血雨腥风的夷陵老祖魏无羡。
80、这人一身黑色的道袍,身形高挑,腰杆笔直,立如苍松。背插拂尘,手持长剑,面容清俊,微微昂着头,一副很是孤高的形容。
81、云梦双杰手牵手,谁先脱团谁是狗。为了蓝湛狗就狗,谁要跟你手牵手。
82、双杰同归,不过是十几年来痴妄凝结成的一场大梦。是梦,就终会有醒来的那一天。
83、你欺他眼盲,骗得他好苦!
84、只要两人都活在世上,迟早会遇到的。
85、二哥哥,你行行好,留我条命在,咱们来日方长,下次继续,吊起来继续行不行?今天饶了我这个雏儿吧。含光君威武,夷陵老祖输了输了,一败涂地,来日再战!
86、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
87、生前哪管身后事,浪得几日是几日。
88、薛洋的小指断了,月老怎么牵线呢。
89、我见诸君多有病,料诸君见我应如是。
魔道祖师经典原耽甜美句子 (集锦40句)
魔道祖师经典原耽甜美句子(篇一)
1.为你战死是我至尊的荣耀。
2.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以至于差点忘了,我十七岁,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3.过度的热情,就像热水养花。
4.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5.你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6.那个少年说:有,但几乎没有勇气。
7.少年心动是仲夏夜的荒原,割不完,烧不尽,长风一吹,野草就连了天。
8.想要陌生的风景和窗,又想要熟悉的早餐和床。
9.喜欢总是轰轰烈烈,想摘星也总是义无反顾——《这题超纲了》
10.在最深的红尘,看惯日子如指间沙,只是关于你所有,是隐入心底的念,生生不息的沉潜。不问过去,还有眷恋;不问未来,还有怀念。如此清净,已成一种安在。在尘世飞扬里,舞动际遇的真言。
11.“我永远是你最忠诚的信徒。”——《天官赐福》
12.问灵十三载,等一不归人——魔道祖师
13.我忘不了。
14.泛黄的照片失了真,承诺像刀伤了人。
15.东风吹落桃花,沾你衣襟,即是我来看你。——《仙道第一小白脸》
16.你来时我漫不经心,你走时我却肝断寸肠。
17.奇怪,说出对不起之后,每个人理所当然的,对别人口中的没关系深信不疑—— 《两颗》
18.“先陷进去的那个人会输,我早就知道,但我乐意”——纸飞机
19.不为人知的鬼魂,背后有夜长流的三千浮灯。我爱的人还在这个世界上。
20.“只要没有郑重其事的开始,就不需要刻意说一声结束。退路一直都给你留在那里,毫无阻拦和顾虑,没有谁会难堪,连台阶都不需要铺。这是冲动包裹下最理性的办法了。” ——《某某》
魔道祖师经典原耽甜美句子(篇二)
21.执着于他人总有失望。
22.所以我走向你,暮色千里皆是伏笔。
23.新月清秋,珠帘外,月光似雪。洒入帘花锦添裳,泻透璃盏岁满香。
2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5.生活一半柴米油盐,一半星辰大海。也许极尽琐碎,却依然有我们需要的美和温暖。
26.汪哲又一次牵起他的手,嘴唇贴着戒指,眼神投射过来,深不见底。这是我对你的忠诚——《少汪几句》
27.相信我,殿下。
28.你说桃花落了你就回来,可是所有的花都落了你还没回来。
29.如果有一天我变得铁石心肠,那之前我也曾付出了全部的温柔和善意。
30.有些的时候,正是因为爱才悄悄离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31.我从未如此爱过任何人,一如我爱你。——《破云》
32.如果我喜欢什么,我就不能容忍其他东西,永远记住。一千遍,一万遍,几年不变。这首诗就是这样。
33.不要再折磨我,我的心已被割破,流尽的不是血,是爱你的错。
34.希望你永远,任何选择之后都洒脱。——《刺青》
35.这里的一切都有始有终,却能容纳所有不期而遇和久别重逢,世界灿烂盛大,欢迎回家。
36.拥抱孤独之后,时间会让你发现自己的力量无穷。
37.做尽了坏事,还想得到别人的垂怜,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啊——魔道祖师
38.绕过江山错落,万里江河,我已经习惯寂寞,直到遇见你,才看见人间烟火。
39.待君归来时,共饮长生酒。 ——《犹记斐然》
40.真的是很久了。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经典语录摘抄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另有笔名陈鲁、冯瑜宁、梁慧如、李夫人、冯显华、幻萍、佟硕之、凤雏生。
梁羽生经典语录:
人生百年,电光石火;本无一物,何染尘埃?随心到处,便是楼台,逐意行时,自成宝相。
生死循环,无始无终,痴迷执着,全属虚空!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早离是非地,无须问是非。
富贵如浮云,劫难如幻梦。有相亦无相,毋忧毋惊恐。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
凡有执著,皆落下乘。但探本源,何须求胜。
菩提非树,明镜非台,死生本来也是幻相。
杂乎?纯乎?恐怕也未必能够定出一个标准,而运用之妙是存乎一心的!
燕子穿帘来又去,可怜爱恨总难消。
秋夜静,独自对残灯,啼笑非非谁识我,坐行梦梦尽缘君,何所谓消沉。 风卷雨,雨复卷侬心,心似欲随风雨去,茫茫大海任沉浮,无爱亦无憎。
中年心事浓如酒 少女情怀总是诗。
风月宝鉴是什么东西曹雪芹早年写过《风月宝鉴》,就是《红楼梦》的初稿。 “《红楼梦》一书,曹雪芹虽有志于作一百二十回,书未成即逝矣。诸家所藏抄本八十回书及八十回书后之目录,率大同小异者,盖因雪芹改《风月宝鉴》数次,始成此书,抄家各于其所改前后第几次者,分得不同,故今所藏诸稿本未能画一耳。此书由来非世间完物也。”见裕瑞《枣窗闲笔》。裕瑞还听他的“前辈姻亲”讲过曹雪芹的逸事,所以这个《红楼梦》由《风月宝鉴》删改而来的介绍应该也是有根据的。“前辈姻亲”也不知究竟指谁。并且,裕瑞是永忠的外甥。永忠“因墨香而得观《红楼梦》”(该诗称:“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可知永忠在雪芹生前未与他有直接交往)。而墨香是敦敏、敦诚的叔父。敦敏、敦诚则是曹雪芹的好友。可见,裕瑞并非只有“前辈姻亲”这一条途径可以了解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情况。而且,从一条途径了解后,还可以从另一途径加以核实。 《红楼梦》区别于其他历史小说的最突出特点,便是“一喉二歌”。表面上这是一部小说,实际上是一部野史。而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作者不得不用小说作掩护,将历史隐于其中。小说开头说所,《石头记》曾名《风月宝鉴》,霍氏姐弟认为,贾瑞临终手中所持的“风月宝鉴”,正好是对这本书既形象又具体的一部比喻。风月宝鉴的正面,描写的是风月繁华、温柔富贵、儿女情长的风月小说,而风月宝鉴的背面,则是白骨粼粼、血泪斑斑的历史——一部隐于小说中的历史。 书中写到,贾瑞因为调戏凤姐不成,倒添了一身病,吃了几十斤药也不见效。此时来了一个跛足道人,取出一面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即风月宝鉴给贾瑞,并告诉贾瑞,这镜子专给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的,并且告诫他,“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但贾瑞不听劝告,照了正面,结果一命呜乎。贾代儒夫妇却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代儒正命人打算把这镜子烧了时,镜内哭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结果跛足道人到来,抢了宝镜,飘然离去。 现在再看这一回,才渐渐体会出作者的良苦用心。作者说此镜“两面皆可照人”,即指此书表里皆有喻也,宝镜的两面即指此书的表里。作者借跛足道人之口说“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其时是告诉读者,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风月小说甚至是*小说,而要看这本书的另一面——也就是它所隐藏的血泪斑斑、白骨粼粼的历史。否则,就会像贾瑞一样陷入风月故事而无法自拔,那样将是十分危险的。在小说中贾瑞会因此而送命,那么对于此书的读者,如果只看了这本书的表面,沉迷于书中的儿女情长,那么,将永远也看不到这本书所隐藏的历史了——这当然是曹雪芹所不希望的。至于贾代儒对于风月宝鉴的态度,说它是“妖镜”,并要“烧毁”它,作者则认为这是对本书的诽谤,并且借跛足道人之口反驳到“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是那种“以假为真”的人。但当想起那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句子来,看来作者时时在提醒我们要如何看这本书,可是我们却一直执迷不悟,沉湎于小说中表面的风月情浓,无法自拔。虽然书中的贾瑞是个可怜人,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编辑本段]《风月宝鉴》-实有其书 裕瑞在他的《枣窗闲笔》里面说:“闻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不知为何人之笔。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述者,与其家之事迹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部删改至五次,愈出愈奇,乃以近时之人情谚语,夹写而润色之,借以抒其寄托”,裕瑞这段话是否是第一手资料很难说,因为甲戌本第一回脂砚斋说: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裕瑞和脂砚斋的说法很相似,而裕瑞说他自己“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研斋之批语”,所以裕瑞很可能是看到脂砚斋的这条批语才会知道《红楼梦》是改自《风月宝鉴》的。除了这些记载,书中还提到了风月宝鉴这个实物,第十二回的回目就是“熙凤*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这回还对风月宝鉴这个东西有过描写: 那贾瑞此时要命心甚切,无药不吃,只是白花钱,不见效。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贾瑞偏生在内就听见了,直着声叫喊说:“快请进那位菩萨来救我!”一面叫,一面在枕上叩首。众人只得带了那道士进来。贾瑞一把拉住,连叫“菩萨救我!”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风月宝鉴是面镜子,由“警幻仙子”所制,目的是“治邪思妄动”之症,说白了,就是控制不良的欲望的。综合裕瑞,脂砚斋,曹雪芹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的确存在《风月宝鉴》这本书,曹雪芹是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写成《红楼梦》的 [编辑本段]《风月宝鉴》-作者介绍 有人说《风月宝鉴》的作者是曹雪芹,有人说《风月宝鉴》的作者是“其弟棠村”,这两种说法都让人难以信服。 脂砚斋说“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支持《风月宝鉴》的作者是曹雪芹的学者把这个“有”解释成“作”,这种解释没有排他性,仅仅是诸多解释之一,比如“有”还可以解释成“留有”、“藏有”。在我看来,解释成“留有”、“藏有”的可能性甚至要比解释成“作”的可能性大,因为脂砚斋表示“某人作某书”习惯用的动词不是“有”,而是“撰”,比如他说过“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有传诗之意”和“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这样的话。所以,“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一书”表达的意思是“曹雪芹藏有《风月宝鉴》”的可能性要大于“曹雪芹作有《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的作者是棠村的说法是根据“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中的“序”字而来。把“序”理解成“作”也很牵强,“序”毕竟不是“叙”,很可能棠村只是为《风月宝鉴》写过一个序言而已。脂砚斋说:“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前文已说,“鹡鸰之悲、棠棣之威”就是指棠村早亡之痛。棠村应该是个号,历史上的确有人用过这个号。梁清标(1620-1691),梁梦龙曾孙,字玉立,号苍岩,又号棠村。明崇祯癸未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福王称帝时,以梁清标曾投降李自成为由,列入“从贼”案中。清顺治初降清,授编修官,累迁侍讲学士,兵、礼、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梁清标喜收藏典籍字画,积书多至数十万卷,所藏历代书法、名画尤为珍贵。有“收藏甲天下”之誉。从时间上看这个人肯定不会是曹雪芹的弟弟。 笔者认为,以现存史料《风月宝鉴》的作者是不可考的。 [编辑本段]《风月宝鉴》-内容简介 虽然《风月宝鉴》这本书我们是看不见了,但是因为《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改成的,所以《风月宝鉴》写了什么内容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红楼梦》窥视得到。 《红楼梦》十一回和十二回写的凤姐与贾瑞故事里面提到了风月宝鉴,这个故事是《风月宝鉴》里面的故事应该不会错。考虑到《风月宝鉴》应该写了一些“风月”故事,有些研究者认为书中凡是写风月相关的故事都是《风月宝鉴》的故事,这个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任何一部小说写风月都是不可避免的,除去《风月宝鉴》故事的《红楼梦》写风月也是很正常的。那么究竟哪些故事是《风月宝鉴》的故事呢? 为了讨论问题方便,笔者把《红楼梦》大体分为这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第一回到第八回,主要介绍书中人物及其命运,我们可以称之为“序幕故事段”。 第二阶段:从第九回到第十六回,主要写秦可卿和秦钟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秦故事段”。 第三阶段:从第十七回到第六十三回,主要写大观园里面贾宝玉和十二钗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大观园故事段”。 第四阶段从第六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主要写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二尤故事段”。 由于《红楼梦》的原稿止于八十回,七十回到后面的故事不连贯,我们暂不讨论。 二秦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秦钟秦可卿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二尤故事段完整地讲述了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并且以她们的死结束,相对独立。而且这两段故事与大观园故事段有着明显的差别:二秦与二尤故事段多写风月之事,故事多发生在宁国府,很少有诗词曲赋,主角是贾琏,贾珍,贾蓉,王熙凤;大观园故事多写闲情逸致,故事多发生在荣国府,很多诗词歌赋,主角是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真正区别于以往其他明清小说就是大观园故事段,这段故事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感觉,是全书的精华所在。我想,没有多少读者喜欢《红楼梦》是因为二秦故事段或二尤故事段,如果把这两段故事单拿出来其成就恐怕都会不及三言二拍。保存最完整的庚辰本十七十八回未分,正好在二秦故事段与大观园故事段的划分点,庚辰本缺第六十四回,正好在大观园故事段与二尤故事段的划分点,这也是两类故事衔接的痕迹。笔者认为二秦故事和二尤故事就是《风月宝鉴》里的内容,在《风月宝鉴》里并没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甄宝玉,贾宝玉这样的纯情男女,有的只是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秦钟,贾瑞这样的风月人物,而且她们都是因淫而亡,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读者妄动风情,契合《风月宝鉴》书名。 四论《风月宝鉴》被一分为二兼谈秦可卿葬礼 有些学者认为《风月宝鉴》是类似三言二拍的短篇小说集,因为二秦故事和二尤故事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任何衔接的痕迹。真的是这样吗?大家先看一段文字: 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使人知会诸位亲友。是日,丧仪昆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并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 我把这段文字拿给很多人看,问他们是写谁的,他们都说秦可卿,其实这段文字出自六十四回,是写贾敬的。比较秦可卿和贾敬的葬礼,笔者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龙禁尉,五品。 贾敬死的时候奏报皇帝,天子说“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 秦可卿死的时候贾琏不在府中,去送林黛玉。 贾敬死的时候贾琏也不在府中,陪同贾母往朝中。 秦可卿死的时候尤氏姐妹来过,而且是在六十四回前唯一一次出现。 贾敬死的时候尤氏姐妹也来过,然后引出红楼二尤的故事。 《红楼梦》前八十回只死了这么两个主子,贾敬和秦可卿。刘心武就是抓住秦可卿葬礼反常隆重的现场一举开创秦学。难道我们真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只能去相信一个小说家编造的宫闱秘事了?笔者在这里给出一个解释供大家参考:在《风月宝鉴》里二秦故事和二尤故事是相衔接的,秦可卿的葬礼实际上是给贾敬的。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把《风月宝鉴》里的二秦故事段与二尤故事分开,贾敬的葬礼也被一分为二,其中插入大观园故事段。这样我们就能解释贾珍之所以悲痛成那样,之所以花费大力气办葬礼,之所以来宾那么多都是因为死的是贾府辈分最高的男性的原因。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还有另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么隆重的葬礼给秦可卿?难道又要回到“秦可卿是宝玉心里的完美形象”这个答案上了?戴不凡《秦可卿晚死考》里面指出后文中的“贾蓉之妻”其实就是秦可卿,秦可卿死的很晚,接着他提出了一个问题:“雪芹为什么要改动石兄旧稿使秦可卿速死?”戴不凡他是知道答案的,他说:“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将在另文中评论”,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戴不凡的解释他就离开我们了。笔者认为,从“贾蓉之妻”后文根本没有戏份来看,秦可卿不一定晚死,前几回死的贾瑞,秦钟,秦可卿都是风月人物,这似乎也在告诫读者妄动风月。秦可卿淫丧已定,贾家媳妇又不得不举行体面的葬礼,但是为了避免重复描写两次葬礼,作者有理由对贾敬这个无关紧要一味好道的人物推迟死期,而把他的葬礼给了秦可卿,这也容易解释作者为什么选在贾敬葬礼附近把《风月宝鉴》一分为二。有人会问:“难道在《风月宝鉴》里面秦可卿就没有体面的葬礼了?”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从我们今天的《红楼梦》里面笔者看不出秦可卿与贾蓉是夫妻关系,两个人关系很淡,很可能到《红楼梦》里面才成为夫妻的。如果在《风月宝鉴》里面并不是长房长孙媳,那么她的葬礼也可以像贾瑞和秦钟那样一笔带过。 谈完秦可卿我们再回到《风月宝鉴》上,笔者前文已经论证《风月宝鉴》是一部连续的小说,那么是不是就以尤三姐的死结束了这部小说呢?笔者认为不会,《红楼梦》原稿里面应该会有第三段《风月宝鉴》的故事,但是很遗憾,我们恐怕永远也看不到了。 由于《红楼梦》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有人说《红楼梦》的作者并不是曹雪芹,而是《风月宝鉴》的作者,曹雪芹只不过是一个高级编辑而已,用戴不凡先生的话就是《红楼梦》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旧稿基础上巧手新裁改成”。我觉得这样否定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是不妥的,《风月宝鉴》到底是个怎样的书我们不清楚,《风月宝鉴》与《红楼梦》的相似程度有多少我们也不清楚。就如同《水浒传》很多地方取材于《大宋宣和遗事》,但是从来没有人把《水浒传》的作者与《大宋宣和遗事》的作者混为一谈。我们至少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风月宝鉴》这本书没有流传下来,而《红楼梦》成为了经典,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者在艺术成就上的差异。
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书院1. 关于白鹭洲书院的诗句
关于白鹭洲书院的诗句 1. 白鹭洲书院的名称由来
白鹭洲既以白鹭为名,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相传古时有一白鹭仙子,因羡慕人间男女情爱,飞到这里,变作一位美貌的村姑,与江边一位年青渔人结成情侣。后遭天神迫害,水淹洲渚,为救生灵,夫妻化作白鹭;白鹭仙子潜入水中洲底,奋力以身托陆洲,使洲永浮水面;渔夫则化作白鹭,日夕在洲上哀鸣,情缠意绵。
后来,人们就把这座美丽的绿洲称作白鹭洲。但是,据文献记载,白鹭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
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在北宋宣和年间,吉州通判徐俯的诗中已有“空看白鹭洲”之句。
至南宋初年,尹直卿送周必大诗中又有“我公不向庐陵住,羞杀青原白鸳洲”。元代买思永为重修自鹭洲书院作记时也写道:“谓洲在二水间,取唐人诗句以白鹭名其洲,因以名书院。”
清代吉安知府林逄春写了如下诗句:“庐陵文物照江天,院寺钦崇自昔年。水占芳名分白鹭,诗题古壁效青莲。”
因此,白鹭洲名来源于青莲居士李白的诗句,而书院则依洲而定名,这就是白鹭洲书院得名的由来。
2. 江西四大书院的白鹭洲书院
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在江西古郡吉安市区东部,于赣江中双水夹流之处,有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这就是著名的鹭洲。东南洲头的绿树丛中,有两座重檐杰阁、岿然耸立的古楼,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白鹭洲书院主体建筑之一的风月楼和云章阁。
据文献记载,白鸳洲的得名,渊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名句。由于白鹭洲屹立于浩阔的赣江之中,双水夹流,情景正与李白之诗句相合,所以被用作洲名书院建于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太守江万里为来此讲学的程大中、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朱熹等6位儒学大师立祠建书院。
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南昌豫章书院并称江西四大书院。宝礻右四年(1256年)临安开考,吉州生员中进士40名,占该年高考全国录取进士总数的九分之一,其中文天祥以他的文才、志向,或许还因他的大号“宋瑞”被钦点为状元,宋理宗御笔亲题“白鹭洲书院”的匾额以示褒奖。元代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书院被洪水冲毁,吉安路总管李珏修复。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红巾起义军与元兵战于吉安,书院大部被烧毁;时过二年,又遭大水,书院毁坏殆尽。至正十五年重建,恢复旧观。明代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吉安知府黄宗明又重修。到嘉靖二一年,曾将书院从白鹭洲迁离,在城南仁寿寺址另建新院舍。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城南仁寿寺新建的白鹭洲书院改为庐陵县学,又将书院迁建于城北郊。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吉安知府王可受将书院重新迁回白鹭洲上,并增筑吉台,开鹭池,立桥池上,扩建斋舍百问,其余堂、阁、楼、亭均重修。至清代,书院又多次毁于水灾和战争,曾先后于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十二年(公元1655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八年(公元1828年)、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等九次重修或重建。
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军与清兵激战于吉安,书院又被焚毁,至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经知府曾省三倡修恢复。洲头现存的风月楼、云章阁以及一排排的斋舍,就是同治二年最后一次修建时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而洲中心现存的鹭池,则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重修书院所开辟.白鹭洲书院自宋代创建,迄于清代,数百年来,造就了大批人才,尤其是培养了象文天祥这样出类拔萃的世代楷模,的确是这所书院的骄傲。清代曾在白鹭洲书院主持讲席的著名学者施闰章有诗赞道:“鹅湖鹿洞寻常事,不信风流限古今。” 760多年来,这块对庐陵文化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教育圣地、培养人才的摇篮一直文风鼎盛,桃李满天下。
3. 白鹭洲书院的书院现貌
白鹭洲书院自创建以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变迁,曾被洪水战祸圯毁数次,有过兴衰变化,所幸的是历代吉州有识之士,乡宦名贤倡学业,崇诗书,屡毁屡复,学术活动久盛不衰。今天的白鹭洲书院被定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各级 *** 多次拨款维修。至今,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除风月楼、云章阁外,尚有中山院、文山院、红楼,均系民国三年重建。此外,还有泮月池、复古亭等。云章阁高8.7米,占地274平方米,是原书院藏书、山长讲学和就寝之处,现仍完好如初。风月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博得众人赞叹,它雄踞洲的北端,三层方形建筑,楼高14.7米,占地面积115平方米。底层称为“浴沂亭”,二层名“风月楼”,三层曰“魁星阁”。楼顶雕龙画凤,层楼飞檐,雄伟壮观。登上风月楼顶,极目四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北面远眺井冈山大桥横卧江上,西面与钟鼓楼遥遥相望,南面可见崭新的吉安大桥飞架赣江东西,真是水阔天高,令人心旷神怡。
4. 白鹭洲书院的书院特点
据史料记载,白鹭洲书院的办学宗旨是敦教化,兴理学,明节义,育人才;办学特色突出,教学质量、学术水平都很高。
宋代白鹭洲书院有何特点呢?首先是传习理学的阵地。江万里是朱熹的再传弟子,所办的白鹭书院,自然以传习朱理学为主。
刘辰翁在江文忠公祠堂记中说:“自鹭洲兴,而后斯人宿于义理;白鹭洲兴,而后言义理者畅。”第二是崇祀先贤。
白鹭洲书院一建立,就上祀至至,次及君子,文庙额书“正谊明道”,又摹唐代画圣吴道子手绘圣像于堂中,塑望率诸生习仪祭,春、秋郡县有祭,后改为年祭。通过祭祀以树仪型,鼓励生徒见贤思齐,奋发简介强。
这种教育形式,有一定的感染力,文天祥就是其中一例。第三择师选生。
白鹭洲书院创办后,作为一郡的高等文化教育学府,能否使之成为吉州的教育中心和学术研究重地,关键是对教师的选择。江万里对择师这点十分重视。
书院初建时没有选到合适的人任山长,就宁缺不派,亲自为诸生讲学。后离任时又延聘名儒欧阳守道为白鹭洲书院诸生师。
此后。接任书院山长的,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硕醇儒,不只山长,邀请到书院讲学的也都是各界大儒名家。
由于有名儒讲学,白鹭洲书院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吉州文风盛极一时。选生即“集郡中九邑俊秀,受业其中”。
第四是培育人才多。自白鹭洲书院兴,庐陵“制科飙举,名硕云蒸,几当宇内之半”。
(《白鹭洲书院志》)春秋闱,科甲捷报震四乡。宝祐四年(1256年),金榜601名进士,其中吉州占44名,且大多数为白鹭洲书院学生,几乎占全国录取人数的群体十分之一,为全国之最。
21岁的书院学生文天祥独占鳌头,理宗高兴地说:“此天之祥,及宋之瑞也”,亲笔题写了“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在书院大门上。从此,白鹭洲书院名扬全国,与庐山白鹿洞书院,铅山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5. 谁有描写吉安白鹭洲公园的美文
简介
江西吉安白鹭洲位于江西吉安市区东面的赣江中,长1.5公里,宽0.5公里,为一梭形绿洲,由江水挟带泥沙沉积而成,形似白鹭,洲上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成为百鸟栖息之所。江中碧水滔滔,鱼虾漫游,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因而洲上鸟类繁多,白鹭成群。前人取名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句而名之。由于白鹭洲离岸较远,所以尽管洲心地势比江岸高,但因视差关系,站在岸上望之,总觉得白鹭洲远比江岸低,然而每遇洪水,江岸水淹,而洲心不殁,故有“水涨白鹭浮”之说。
历史
洲上竹木葱笼,芳草如茵,环境幽静,风光秀美。宋淳祜元年(1241年),吉州太守江万里在此创办白鹭洲书院,集吉州八邑俊秀攻读其间,宝佑四年(1256年),书院39人同登进士金榜,文天祥高中状元,震动朝野,宋理宗亲赐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书院大门。从此,书院名声大振,与白鹿洞、豫章、鹅湖同为江西四大书院。
洲上现存“云章阁”,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建;“风月楼”,是一座富有民族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的三层亭楼,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其它还有泮月池、状元桥、古吉台等书院遗址。
自1241年以来,白鹭洲一直是学府所在地,历经七百余年,洲上一直书声琅琅。现为江西省重点中学--白鹭洲中学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地工作的白鹭洲中学的校友,有院士、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的达400多人。1987年,建成的白鹭洲大桥,将白鹭洲与市区连接起来,上洲极为方便
6. 白鹭洲书院的半月指是不是古人洗毛笔的地方
半月池不是洗砚池,它就是学宫前的水池。即孔庙的泮池又称“泮宫”。是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古代“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
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又因孔子曾受封为文宣王,所以建“泮池”为其规制。《诗经·泮水》篇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等句,意指古时士子在太学,可摘采泮池中的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有的孔庙在池畔砖壁中央嵌着“思乐泮水”的石刻,便是出自这个典故。
《礼记 王制》中记载,天子之学曰辟痈,诸侯之学曰泮宫。辟痈为环形,四面环水;泮宫为半圆形,三面环水。古时秀才入学,即称“游泮”,又称“采芹”。
又如《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毛 传:“泮水,泮宫之水也。” 郑玄 笺:“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后多以指代学宫。
东凤墨白续写之《千秋岁》第五十七章 劝慰经过叠风几句提点,藏书阁里留下昆仑虚老十和十五两人忙不迭地收拾酒桌残局,又赶着往四周开窗通风,散了这满室的酒气。
这边叠风搀扶着脚步虚浮的白浅出了门,朝大殿方向慢慢走去。白浅见了凉风,酒意逐渐醒了几分。大师兄叠风却始终不放心,满脸关切地问道:“十七,你身子不好,又喝这么多酒,可还受得住?”
白浅昔年在昆仑虚学艺时,颇受大师兄叠风照拂。昆仑虚的规矩向来立得严整,早不过辰时便须得起身应早课,晚不过亥时便须得灭了桐油灯安歇。白浅同大师兄走得最近,待师父墨渊外出不在家的时候,偶尔还能在叠风眼皮底下缺个一两堂课,多睡个把时辰,运气好时能睡到巳时末。叠风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偶尔犯错被师父逮住,只要白浅偷偷向一旁的叠风使个眼色,大师兄便会帮着她向师父说上几句好话,经常使她轻轻松松地就避过师父的责罚。年度考评时,若没有叠风把考卷让给她抄答案,恐怕她的佛理课、阵法课无论如何也结不了业的。
当年第一次若水之战后,师父墨渊魂祭东皇钟,白浅带着师父的仙身隐居青丘,听闻那七万年中大师兄叠风最是自责,后悔没有照顾好“小师弟”。几万年来,大师兄一直带领着众位师兄四海八荒地寻她。这许多年过去了,大师兄叠风对她的关爱,丝毫不逊于她四位同胞兄长。面对这样的叠风,白浅满心感激,心头暖暖的。
前几日,九师兄令羽嘱咐白浅的话,一直被她放在心里。白浅抬眼瞧着叠风的神色,确实如令羽所说,眉宇间有几分愁绪。眼下正巧四处无人,白浅心道,不如劝慰大师兄几句。拿定主意,她心里默默拿捏着尺度,怕话说得唐突,伤了叠风的心。
“大师兄,分开这么多年,你家里可曾为你定了亲事?”
叠风低头笑着瞧了瞧白浅:“这些年我很少回家,不是随军队驻扎在长海抵御鲛人族的进犯,便是四处打探你与师父的下落。家中父母常年为我大哥的病奔走求医,倒是还没顾及上为我结亲一事。”
白浅闻言顿了顿,还是打算与大师兄明说:“我听闻西海曾有意与东海结亲,东海水君要将其妹缪清公主许配与你为妻,可是真的?”
叠风微微一笑,不以为意:“两家是有过这种提议,不过我于风月之事一窍不通,倒是怕耽误了人家姑娘。后来东海水君没再提起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十七,你怎么想问这个?”
白浅见大师兄提及缪清,倒也神色如常,便放了心:“大师兄可曾见过那缪清公主?”
叠风略想了想道:“前些年,东海水君小儿子满月宴上,曾远远地瞧见过一次。怎么?十七,你也认识她?”
“我与她……倒是见过两面。那大师兄对她印象如何?是否对她念念不忘?”白浅好奇地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叠风。
叠风哑然失笑,抬手敲了一下白浅光洁的额头,取笑她道:“你这个小脑袋一天到晚都想些什么?我不过是远远地见过她一眼,连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何来对她念念不忘?”
白浅摸着额头,心下松了口气,笑了笑:“没有正好!我一直觉得她配不上你,这样一来我也就放心了。”
叠风倒是有几分好奇:“此话怎讲?”
白浅将旧年间缪清纠缠太子夜华的事略略与叠风讲了讲,又解释道:“虽然背后谈论人家委实八卦了些,可那缪清公主为了攀附上天族太子,便在我面前将你诋毁成纨绔子弟,我心中一直气不过。当时又为了隐瞒师父的踪迹而不能亮出昆仑虚弟子的身份,只能由着她胡说一气,没办法为你辩白。”
叠风却笑得开怀:“原来你在担心这个。自己行得正坐得直,就不畏人言。既然她根本无意于我,我又为何会对她用情?自然也不会在意她怎么看待我。十七你真是多虑了。她既一心思慕于太子殿下,便不会同意与其他部族结亲。东海与西海的亲事是结不成的,你放心好了。”
白浅点点头:“我只是担心大师兄你不通风月,万一被那女子漂亮的容貌迷惑,最终难免伤了心。”
叠风正了正神色道:“昆仑虚弟子当秉承师父教导,以维系四海八荒太平为己任,哪能终日沉迷于儿女私情?如今师父历尽艰辛,元神归位,闭关了十年,终于仙力恢复鼎盛,我们这些弟子应日日在师父跟前尽孝,重振昆仑虚的声威才是。”
叠风一番言辞铿锵有力,白浅晕晕乎乎地听在耳朵里,心也跟着重重的颤了颤。稳了稳心神,白浅面露惭愧之色:“是十七有些目光短浅了,尽想着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心中却没什么大志向。”
叠风听她此言深觉刚刚那番话说得太重了,没顾及到白浅的感受,忙劝慰道:“你与我们不同,你是个女儿家,自当以婚姻大事为重。师父对你情深义重,待师父向青丘提了亲后,你与师父的婚事也就近了。日后相夫教子,绵延子嗣才是你们女儿家的本分。以后要收敛性子,莫要再惹师父生气。”
白浅低着头,默默吐了吐舌头,一一应下了。原本要开解大师兄,结果反倒被大师兄趁机教育了几句。白浅一手被叠风搀扶着,一手按着自己微微眩晕的额头,始终想不明白究竟刚才的对话是哪里出了差错。
白浅被叠风扶着,勉强忍着醉意从藏书阁一路走来,却在中庭进入大殿的入口处遇上了刚从库房清点完聘礼回来的墨渊。墨渊见白浅的胳膊被叠风扶着,忙伸手将她接过来,让她靠在自己身上。
墨渊低头瞧着白浅脸色绯红,一身酒气,行动间已有了几分醉意,伸手抚上她的额头,金色光芒聚于掌心,仙气缓缓注入她的灵台。片刻后,白浅的醉意稍减,神色也照比之前好了许多。
见此情形,墨渊对她稍有责怪:“这不到半日的功夫,你又偷偷跑去喝酒,就不能安心在寝殿歇一歇。你这身子刚好,元神也需要调养。真是越来越不让人省心。”
白浅与她师父半日没见,刚刚想告诉他,她去犒劳两位辛苦受罚的师兄了,还在凡界的集市上顺道买了师父更爱吃的桃花玉冻糕,打算给他做宵夜的。话还没出口,便被墨渊不软不硬地责怪了。
白浅眯起眼睛,待确认了面前的人真是她师父没错以后,才嘟囔着说:“我不过是去向师兄们请罪罢了,大家高兴,就多饮了几杯。师父若是觉得我有错,便让我与师兄们一起受罚吧,免得我心里有愧,觉得自己带累了他们。”
这些年恣意惯了,从没有人管束她。就连折颜惹到了她,她也是敢顶撞几句的。自己这做派,放在师父和大师兄这样一板一眼、规矩甚多的天族人眼中,恐怕做什么都是错的。就像当年夜华的母妃乐胥娘娘,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看不上她一样。若是当年风华绝代的少绾女君还在世,她师父也未必会瞧得上她这只不成器的狐狸。思及这些,白浅心里莫名有股邪火怎么也压不住,没来由的,便顶撞了墨渊。
墨渊被白浅的几句话噎住,顿时沉了沉脸色。叠风在一旁忙替白浅分辨:“师父莫怪十七,她才喝了酒,迷糊得很,刚刚又被我教训了几句,心里定是在同我赌气才会出言不逊。”
刚刚那些话一出口,白浅便有了悔意,不觉身子从墨渊身边往后撤了撤。墨渊见此情形,心里也有些烦闷,握着白浅的手又紧了紧,将她拉回身侧,携着她一同拐入大殿。
白浅刚刚从中庭步入大殿的门槛,左前方的高大石柱后面便飞速窜出一团火红色的光影,一下子撞在白浅的怀里,娇娇糯糯地喊着她“姑姑”。
白浅虽被墨渊的手臂及时揽住,却也被撞得踉跄后退了几步。待定下神仔细一瞧,怀中的那团火红,竟是她家那天下唯一一尾九尾红狐狸。
首发于2017-10-07
修改于2019-02-24
风月无边是什么意思 风月无边的含义是什么1、风月无边 fēng yuè wú biān 。解释:极言风景之佳胜。 出处: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无边,庭草交翠。” 示例:西湖~景,都在诗翁杖履中。 ★金·侯克中《过友生新居》诗 。宋 邵雍 《世上吟》:“光阴有限同归老,风月无涯可慰颜。”
2、“风月无边”是登山路旁的一块摩崖刻石,位于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历下才子刘廷桂题镌的。这实际是个拆字游戏,是“风月”二字拆去边框所得,隐喻“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幽美,吸引游人驻足观赏猜度字谜奥妙。
3、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即是清乾隆手书之“虫二”。湖心亭在西湖中。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万历后才称湖心亭。此亭于1953年重建,一层二檐四面厅形制,金黄琉璃瓦屋顶。昔人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说的就是湖心亭的景致,“湖心平眺”为古时候西湖十八景之一。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夜游湖心亭,被美景吸引,便题下了“虫二”二字,寓意“风月无边”。这两个字取自繁体字“风月”二字的中间部分,把外框去掉,变成“虫二”。
4、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5、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简介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