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 哪些人需要做冠脉造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经桡动脉穿刺的病员:术后要使患者术侧肢体放于胸前及相对制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5分钟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每2小时根据血运情况松绑绷带1次,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和血肿、术侧肢体皮肤的颜色与体表温度以及尺动脉和桡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果术侧肢体发麻、浮肿、皮肤颜色青紫,提示包扎过紧,应适当给病员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如果穿刺处有渗血、出血及血肿,提示包扎过松或位置不妥,应及时调整,重新加压包扎。
皮下出血一般可于2~4周自行吸收,必要时可予热敷或理疗促进血肿吸收。
2、经股动脉穿刺的病员:术后加强常规护理做好视、触、查、记等4个方面的工作。
视:砂袋是否移位,肢体位置是否恰当,有无活动障碍,局部皮肤是否青紫、苍白、肿胀、包块等。
触:是否有明显压痛、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是否触及搏动性包块,以区分血肿与假性动脉瘤。
查:观察时充分暴露穿刺口周围皮肤。由于术口出血往往既可进入腿部、股部术口的周围,形成血肿,也可以向皮肤表面渗出,可见敷料染有鲜红血迹或皮下瘀斑。
一旦发现血肿,应立即给予止血治疗。
记: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全身皮肤有无淤血斑,特别是受压、穿刺的部位、若有瘀斑血肿的形成,可用记号笔标记备以观察及比较等。
3、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血压及尿量的情况。
消除病人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刺激可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指导少量多次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减少对肾脏的影响。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血管的走行、数量和畸形;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的改变,包括冠状动脉的痉挛和侧支循环的有无;
同时可以兼顾左心功能评价。
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进行介入治疗;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并可以进行长期随访和预后评价。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症以诊断为主要目的分述如下:
1、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3、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5、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5、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双侧卵巢切除后,冠心病发病率增高。有人在102例在45岁以前做了双侧卵巢切除及子宫切除者进行了观察,以112例仅做子宫切除术者作为对照,术后均观察12年,前组发现冠状血管病变者26例;后组仅有5例。
心绞痛:前组为16例,后组为4例。
心肌梗塞:前组为5例,后组仅1例。故认为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或停止,冠心病发病率高。
关于子宫切除并发冠心病的危险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手术本身引起生理性或精神压力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也可能是子宫本身有一种尚未为人们所认识的激素功能所致,例如前列腺素的分泌,具有预防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这种激素很可能与卵巢分泌的激素起联合作用,同时按照观察,子宫切除术后所引起的冠心病与求偶素的应用及吸烟无关。这些病人在切除子宫前血浆胆固醇、血压、体重等大多正常。绝经前妇女切除子宫后与发生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仍是一项新的课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但对于绝经期前的妇女,如无特殊的妇科疾病的指征,切除子宫应当慎重。
更年期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45岁患高血压比患高血脂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此外,高血压初动脉粥样硬化有彼此促进的作用,据北京、上海等地的资料调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占62.9%一93.6%,而多数先有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致冠心病之作用机理尚未必定,一般认为,这是由于高血压使血管负荷加深,管壁损伤,通透性增高之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利用血管造影机,通过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这样就可清楚地将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显示出来,可以了解血管有无狭窄病灶存在,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决定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内科治疗),还可用来判断疗效。
这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但近年自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技术(IVUS)、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OCT)等逐步在临床应用,发现部分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显示正常的血管段存在内膜增厚或斑块,但由于 IVUS等检查费用较为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现在并不是常规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