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药材名称:丁香
名称出处:《
药性
论》
概况
异名:丁子香(《齐民要术》),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荃》),公丁香(《本草原始》)。
基源:为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丁香的花蕾。蒲桃属全世界有500余种,中国约72种。
原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Eugenia aro matica Baill.;
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历史:《别录》收载,称“鸡舌香”。
《齐民要术》谓:“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呼为丁子香。”
《唐本草》注云:“子似枣核,此雌树也,不入香用。其雄树虽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出昆仑及交州,爱州以南。”
《纲目拾遗》载:“鸡舌乃母丁香也。”李时珍云:“雄为丁香,雌为鸡香。”据上,本种即为丁香的花蕾,而果实称为母丁香。
形态:常绿乔木,高达10m。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
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为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状,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
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
种子长方形。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13页.0026条图)
生境与分布: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原产南太平洋的摩鹿加岛。
生药
栽培:丁香为热带潮湿森林植物,宜温暖和湿润气候,不耐寒,雨水需均匀而充沛;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佳。
用种子繁殖,秋季播种,按行株距17×10cm开沟点播,播后覆土盖草。
幼苗出土后揭除盖草,进行田间松土、除草和追肥等管理。当苗高10~13cm时,按行株距26×20cm带土移植。待苗高33cm以上时,再按行株距6×5m定植。苗期需搭棚遮荫。每年中耕除草多次,追肥4~5次,注意防寒保暖和叶枯病、根腐病的防治。
采集: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间,花蕾由青转红时采收。采下后除去花梗,晒干。药材王产于坦桑尼亚、马尔加什、巴西。中国有引种。
鉴别
性状:花蕾呈钉形,长1~2cm。
萼筒圆柱状,略带四棱,长6~14mm,直径约5mm,基部渐狭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渗出;上端有三角形萼片4片,长约3mm,红棕色或暗棕色;顶端花冠圆球形,直径4~6mm,花瓣4片作覆瓦状抱合,棕褐色;将花蕾剖开,可见众多雄蕊,花丝向中心弯曲,中央有一粗壮直立的花柱,质坚实而重,入水即沉;断面有油性,指甲划之可见油质渗出。
气强烈芳香,味辛辣,有麻舌感。以个大、粗壮、鲜紫棕色、香气强烈、油多者为佳。
显微 本品萼筒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有较厚角质层。皮层外侧散有2~3列径向延长的椭圆形油室,长150~200μm;其下有20~50个小型双韧维管束,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外围有少数中柱鞘纤维,壁厚,木化。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组成的通气组织,有大形细胞间隙。中心轴柱薄壁组织间散有多数细小维管束,薄壁细胞含众多细小草酸钙簇晶。 粉末暗红棕色,具强烈香气,味香而辣。
①纤维大多单个散在,也有2~3个成束,淡黄色或黄色。呈梭形,边缘平整或稍波状弯曲,一般长106~648μm,直径12~68μm,壁厚5~23μm,微木化,孔沟较稀或不明显,胞腔宽狭不一。
②花粉粒无色或微黄色。极面观呈三角形,赤道轴长12~20μm,赤道表面观呈双凸镜形,具3副合沟。
③草酸钙簇晶众多,大多存在于较小的薄壁细胞中,油室周围的薄壁细胞中常有多个簇晶聚集,也有数个簇晶连接成行。簇晶大小不一,直径3.5~26μm,棱角大多尖锐,少数角较钝,有的似方晶状。
④油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150μm,多破碎,分泌界限不分明,有的含黄色油状物。
⑤花托表皮细胞断面观呈类方形或类长方形,被淡黄色或几无色的角质层,厚5~26μm;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气孔微突出于表皮表面。
⑥花粉囊内壁细胞断面观类长方形,壁具条状或网状增厚;表面观类多角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平周壁具条状增厚。(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60)
理化:取样品粉末0.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中含16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醋酸乙酯-石油醚(1∶9)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液,于105℃烘干,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或黄褐色斑点。(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332页.图234-1)
加工炮制:除去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花蕾含挥发油16%~19%,油中主含丁香酚(Eugenol)80%~87%、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9%、乙酰丁香酚(Acetyleugenol)7%,其它微量成分有庚酮-2(Methyl-n-amyl-ketone)、水杨酸甲酯、α-丁香烯、苯甲醛、苯甲醇、乙酸苯甲酯、间甲氧基苯甲醛、衣兰烯(Ylagene)、胡椒酚(Chavicol)。
花中含有齐墩果酸、山柰酚、鼠李素、苯并吡酮类化合物番樱桃素(Eugenin)、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cugenitin)、异番樱桃酚(Isoeugenitol)[1,2]。
附 芽含番樱桃素。丁香还含丁香子酚、丁香子酚乙酸酯[3]。
药学杂志(日) 1971;97:1383 。
CA 1949;43:66211 1950;44:6181 1951;45.2002f 1970;73:101968j 。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6(2):83,6(6):270。
药理
①抗菌 在1 8000~116000浓度时,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对致病性真菌,即有抑制作用;在1.2000~1.8000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结核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②健胃 丁香为芳香健胃剂,可缓解腹部气胀,增强消化能力,减轻恶心、呕吐。5%丁香油酚乳剂可使胃粘液分泌量增加,而酸度则不增强;丁香油之作用稍差,连续应用,可使粘液耗竭,而恢复分泌需较长时间[1]。也有报道丁香浸出液能刺激犬的胃酸分泌[2]。
③止牙痛 丁香油(少量滴入)可消毒龋齿腔,破坏其神经,从而减轻牙痛。
④其它 丁香油0.5~1.0g/kg 给犬ig,有驱蛔虫作用,但常不能驱尽。丁香油酚给兔iv,可产生麻醉,但对小鼠sc则不能[1]。体外的肌肉标本上有抗组胺作用[3]。
毒性:丁香油大量(5g/kg)给犬ig,可发生呕吐而死亡(胃肠粘膜有溃疡、出血,肝肾瘀血及浊肿,部分肝细胞坏死)。
丁香油酚大鼠ig LD50为1.93g/kg[1]。
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3 。
中医杂志 1980;(2):68 。
CA 1981;95:143920x。。
药性
性味:辛,温。
归经:入胃、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少阴经。”
②《雷公炮制
药性
解》:“入肺、脾、胃、肾四经。”
功效温脾胃,降逆气,益肾助阳。
主治:脾胃虚寒,呃逆,呕吐,脘腹作痛,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肾虚阳痿。
①《
药性
论》:“治冷气腹痛。”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暸,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
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 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
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
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 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 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 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 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⑿《中药大辞典》:“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症。”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温脾胃,降逆气。
胃寒呕逆,吐泻,脘腹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李杲《用药法象》:“气血胜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气也。”
③《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干柿蒂,治伤寒咳噫不止。
②配甘蔗、姜汁,治干呕。
③配姜半夏、姜竹茹,治呕吐。
④配五味子,治奔豚。
⑤配桂心,治心痛不止。
⑥配牛黄、麝香,治高热昏迷。
方选和验方:
①《简要济众方》:“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30g,干柿蒂30g。焙干,捣罗为散。每服3g,煎人参汤下,无时服。”
②《百一选方》:“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30g。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20~30丸。”
③《圣惠方》:“治久心痛不止:丁香15g,桂心30g。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3g。”
④《刘氏小儿方》:“治小儿虚寒吐泻:丁香、橘皮等份,姜汁糊丸,绿豆大,米汤化下。”
⑤《全幼心鉴方》:“治小儿脾胃虚寒,呕吐不止:丁香、半夏末各3g,姜汁浸1夜,晒干为末,姜汁打面为丸,黍米大,用姜汤下。”
⑥《陈文中小儿方》:“治婴儿吐乳,小儿百日啐内吐乳,或粪青色,用年少妇人乳汁200ml。入丁香10枚、陈皮去白3g,石器煎10~20沸,细细与服。”
⑦《德生堂经验方》:“治反胃关格,气噎不通:用丁香、木香各30g,每服3g,水300ml,煎200ml,食前服。”
⑧《圣济总录》:“治风牙宣露,发歇口气:鸡舌香、射干各30g,麝香0.3g。为末,日揩。”
⑨《疮疡证治》:“治背痈早期:丁香、肉桂各30g,麻黄、细辛各15g,牙皂、半夏、生南星各20g,麝香、冰片各1g。共研细末,取少许敷贴于疮面上。” ⑩中医杂志 1991;(7):“治虚寒泄泻:丁香、木香、肉桂、白胡椒各10g,冰片5g。研细末,每用10g装布袋内,敷于脐部,再以布束腰1周,2日1换。”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胃寒呕逆:丁香3g,柿蒂6g。水煎服。” ⑿呃畏一二汤(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2))治呃逆病:丁香5g,郁金10g,柿蒂5只,旋覆花10g,代赭石15g,半夏10g,陈皮10g。煎汤服。 ⒀中医杂志 1988;(8):“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丁香9g,郁金9g,柴胡9g,枳壳9g,川芎9g,赤芍9g,板蓝根30g,甘草9g。煎汤,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⒁丁香苦参汤(湖南中医杂志 1989;(3))治足癣:丁香15g,苦参30g,大黄30g,黄柏20g,地榆20g,明矾30g,地肤子30g。煎水外洗,每日1剂,每剂煎2次,每剂可洗5~6次,每次洗15分钟。 ⒂丁桂散(浙江中医杂志 1985;(7))治痹证:丁香、肉桂等份,研末,加入适量汉防己末(或汉防己注射液)、生姜汁、米醋、白酒、面粉等,调敷患处。隔日1次。 ⒃江苏中医 1988;(2):“治瘰疬:丁香、千年健、金银花各15g,酢浆草10g,甘草5g。夏枯草50g。浸白酒中3日,每日服150ml,分多次服。” ⒄丁香散(广西中医药 1988;(1))治小儿泄泻:丁香30g,荜茇10g,胡椒5g,肉桂5g,吴茱萸5g,车前子(炒)20g。诸药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100~300mg,置入脐窝内。若脐突出者,则用食指轻按使之陷下后才放药,并以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患有脐炎或皮肤过敏者忌用。
单方应用:
①《千金翼方》:“治霍乱,止吐:丁香14枚,以酒100ml,煮取40ml,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
②《怪证奇方》:“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
③《圣惠方》:“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
④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3;(1):“治癣:丁香15g加入70%乙醇至100ml,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
⑤《肘后方》:“治暴心痛:鸡舌香末,酒服3g。”
⑥中医杂志 1988;(11):“治麻痹性肠梗阻:丁香30~60g,研细末。加75%乙醇调和,敷于脐及脐周,直径约6~8cm,以塑料薄膜、纱布覆盖。”
⑦《外台秘要》:“治龋齿黑臭:鸡舌香煮汁含之。”
⑧《梅师方》:“治乳头破裂:丁香末敷之。”
⑨《梅师方》:“治妒乳乳痛:丁香末,水服。” ⑩《圣惠方》:“治桑蝎蛰人:丁香末蜜调涂。”
食疗:
①《摘元方》:“治朝食暮吐:丁香15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含咽之。”
②《证治要诀》:“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1.5g。”
③《梅师方》:“治妇人崩中,昼夜不止:丁香60g,酒400ml,煎200ml分服。”
④丁香鸭(成都同仁堂)治脾胃虚弱,营卫失调,胃腹冷痛,反胃,呕吐,咳嗽,水肿:公丁香5g,肉桂皮5g,草蔻5g,鸭子一只(净重约1000g),加调料煮熟。
⑤丁香酸梅汤(《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呃逆,反胃,胆囊炎,胆道蛔虫症:乌梅500g,山楂20g,陈皮10g,桂皮1g,丁香5g,白糖500g,煎汤服。
⑥丁香煨雪梨(《中华食物疗法大全》)治疗慢性消化不良,反胃,恶心呕吐:雪梨1个,丁香10粒。雪梨剖开去核,放入丁香,文火煨熟,去丁香吃雪梨。
⑦丁香姜糖(《摘元方》)治胃寒型呃逆、呕吐、胃痛:白砂糖250g,生姜末30g,丁香粉5g。加水熬制成膏,切成50块即可。每日饭后食用数块。
⑧丁香糖(成都同仁堂)治呃逆,呕吐,寒性呕吐:白糖500g,公丁香3g,姜汁10g加水熬膏,稍冷,用刀划成小块。每日服3次,每次3小块。
⑨丁香露(《纲目拾遗》)治疗心腹冷痛,呕吐恶心,反胃,泻痢,消化不良:丁香200g,用蒸馏法取露。每服20g,1日2次。
医药家论述
①缪希雍《本草经疏》:“丁香,其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者,盖脾胃为仓廪之官,饮食生冷,伤于脾胃,留而不去,则为壅塞胀满,上涌下泄,则为挥霍撩乱,辛温暖脾胃而行滞气,则霍乱止而壅胀消矣。齿疳者,亦阳明湿热上攻也,散阳明之邪,则疳自除。疗风毒诸肿者,辛温散结,而香气又能走窍除秽浊也。”
②黄元御《玉揪药解》:“丁香味辛气温,温燥脾胃,驱逐胀满,治心腹疼痛,除腰腿湿寒,最止呕哕,善回滑溏,杀虫解蛊,化块磨坚。起丈夫阳弱,愈女子阴冷。”
③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丁香辛温暖胃,去湿散寒,辟恶杀虫,消痞解秽,已冷利,止冷痛,疗虚哕,补虚阳。制酒肉鱼蟹瓜果诸毒。古人噙之奏事,治口臭也。阴虚内热人忌之。”
蓝丁香的形态特征观赏园艺
红丁香的作用用途观赏园艺
红丁香的介绍观赏园艺
蓝丁香的繁殖方式观赏园艺
红丁香的分布区域观赏园艺
蓝丁香的品种分类观赏园艺
蓝丁香的介绍观赏园艺
丁香的生态习性观赏园艺
肥水缺乏可导致丁香过早衰老观赏园艺
红丁香的外形特点及品种简介观赏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