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陈卫衡:中医治骨病大有可为

陈卫衡:中医治骨病大有可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陈卫衡:中医治骨病大有可为

www.39.net  2008-10-19  39健康网    专家介绍:陈卫衡,骨伤科专业。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研究所)工作至今。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北京康复医学会传统医学分会理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全国股骨头坏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卫生局“骨坏死与骨关节病”专家组中医组组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伤科疑难疾病,尤其在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足部畸形、横弓塌陷等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有效、独特的系列治疗方法。  39健康网:陈主任你好,参加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对于您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以及这样的文化普及性的活动对我们的中医要事业发展有什么具体的影响?  陈教授:首先就我个人来说我很乐意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无论是对中医来说,或者对社会上的老百姓意义都非常的大,因为一直以来大家虽然知道中医,但实际上了解并不是很深的。有些人认为中医只适合治一些慢性病,有一些人可能中医只是起保健或者调养作用,中医到底能治什么样的病呢?并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通过政府的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在全国陆陆续续展开,我也已经是第二站参加了,活动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作用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谈一谈。  第一,当地政府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更加重视中医的。原来有些地区政府并不是特别受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次活动,我们看到整个卫生系统的领导都参加了,这对当地政府来说确实是一个触动。  第二是专业人员,不少中医从业者觉得搞中医没什么出息,因为不太受重视,觉得可有可无。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看到了我们确实还有一个广阔的市场,我们还有一些很多患者或者很多老百姓喜欢的地方,所以也是增强了这个专业人员的信心。  第三,老百姓受益,这是最大的受益,我想这也是这次活动最终的目的。无论是从现场的咨询情况,还是进行一些专业的培训,老百姓都会受益。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医,他需要的时候,他就会想到这些问题,想到会看中医。  最后,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应该怎么去体现?也许这就是一种方式,因为中国文化通过这次北京的奥运会,我们也能看出来确实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古老的文化怎么样跟现代文明、现代人的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年轻人都喜欢听周杰伦,不愿意听老歌,等到40岁以后才觉得老歌很有回味的价值。中医药的价值是不是只能在40岁以后的人才知道?甚至到六七十岁想体验养生的时候才去了解呢?这个活动,从发展中国文化上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作为我本身也非常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身体力行地来做一些对中医有益的事情。  39健康网:我们知道您从事骨科疾病的治疗已经有二十四五年了,中医在骨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有什么独特的优势,现在大家所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具体是怎样的,有没有疗效?  陈教授:就目前这个医疗状况来看,骨科在中医里面是最有潜在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全国有很多中医骨科专科医院你就能看出它的优势。在大城市,可能会觉得好象都是西医在做手术,但是在很多基层医院他们都是靠中医的一些简单的办法来治疗这个骨科的疾病的。总的来说,在50年代的时候,中医小夹板的优势占据到世界的领先水平。  随着科学的发展,西方的医学技术传进来非常快,对中医的有一些冲击。大家觉得似乎西医的治疗疗程更短一点,中医疗程似乎要长一点。但实际上,中医跟西医只是一些治疗手段上的不同,并不能互相取代。  39健康网:也就是说西医治疗骨科疾病不一定比中医快?可以这么理解吗?  陈教授:也可以这么理解,他们不互相取代。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治疗方法必须选择好它的适应症,才能最大极限地发挥效应。比如,车祸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手术急救的现代医学的方法来治疗,对于那些摔跤简单的骨折,就没必要动一些手术,可能用中医的方法会更好。  中西医结合应该说是目前一个方向,包括卫生部长陈竺也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国最具有特色的一个门医学,实际来对老百姓来说,他不管是中西医结合、中医还是西医,他们就要疗效。一个病人到医院来,如果你跟他说我这里只能做手术,病人可能会走的;如果只能做夹板治疗不能做手术,病人同样会走。病人既然上门,我们不论用什么手段都一定要给他治好,这时候就产生了中西医结合。  虽然说西医有手术,那也不能说中医就没有手术。西医之所以手术发展的比较快,是有几个基础的,比如说解剖基础、麻醉基础、抗菌素和输血这四个基础使的西医的手术发展的非常快。但是医学发展到这一种程度,中医的人对这些东西不可能、不学习,面对一个需要做手术的患者你不可能不,自然而然会产生中西医结合。  刚才谈到疗效的问题,我觉得掌握好适应症就一定会有疗效。记得很多年以前会把针灸、麻醉风靡一时。但有些人就觉得疼的不行,那不能说针灸麻醉没有用,只不过没有选好适应症,实际上有些部位针灸麻醉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拔罐、手法推拿也是中医很具有特色的一些疗法,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治百病,对于一些腰肌老损慢性病是很有疗效,但对压迫神经截瘫做就不合适。不能互相取代,如果选择好适应症的话就能显出疗效。  39健康网:您刚才提到一点就是接受我们中医这方面治疗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趋向于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近几年来有没有一定的变化,比如说越来越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可以接受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陈教授:举一个例子,有些人说推拿接受不了,太疼了,有些人说通常疼才好,疼点才治病!说这样话的两种人实际上是病的程度不一样,当你病的很轻的时候,甚至躺一躺疼就自己缓解的时候,任何治疗你都会很抵触的,所以他就觉得轻轻一推就很疼;当你这个时候本身你就疼的躺床上起不来的时候,我们怎么做他都不会反抗的。所以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得的什么病,而这个病中医有没有优势,得这个病中医治疗有优势的话,无论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都会找中医来看的。  我们不能说年轻人就不爱找中医,而是年轻人得的病少,年轻人得急病、摔跤或者骨折多,自然会想到去找西医的比较多。而老年人得的一些慢性病,西医他们也去找了,找完之后实在是没有好办法,或者说非手术不可,他们又不得不找到中医来。所以说在中医诊室里面的老年人多,而青年人少,而在西医诊室里面青年人多而老年人更少。  青年人更愿意找一些更快的方法,珍惜时间。他们觉得去找西医会更快一点,所谓快和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叫做疗程。从表面上看,比如说做手术会更快的,2个星期拆线就出院了,中医也许需要治一个月。但实际上,西医是把治疗和康复这两个时间分开算的。一个手术无论是腹部手术7天还是四肢手术14天,拆线以后,病人也是这样认为觉得病治好了,但这时候关节功能的恢复,还有身体的调整这个过程都没算进治疗的时间了。中医是治疗、康复同时进行,一旦好了,那也就是好了。  39健康网:谢谢陈教授精彩的解答,最后一个问题。一般医院大家想起来的时候都会说他救死扶伤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是谁来改善医生的生活质量呢?可能这就要求医院或者科室要做一个盈利的主体。那我们怎样打造一个创收性的民心科室呢?  陈教授:这个问题不是医生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某个部门所能解决的问题,我这里只是从医生这个角度来谈一点认识。希望咱们国家和政府在进行医改的时候,或者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听到我们作为一线人员的一些声音。  目前医院的状况是这样的,政府拨的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行政办公,占很少的一部分了。第二部分就是医务人员的基础工资。奖金各种补贴,都是靠医院来创收来发给医务人员的,医院同时又担负着发展的任务,你不可能说停滞不前,要买仪器,要引进设备,还有养老保险各种方面的开销。作为国营医院,大家都能明白这种负担是非常重的,这是大概收入的结构。  医生确实从心理上也是认为不能从病人身上多挣这个钱,包括我们的领导也会在跟我们说,我们要少收钱,我们要救死扶伤,我们要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不能开大处方,我们也是觉得这样的政策非常符合咱们这个天使的责任。但是,医院又需要生存,比如说作为某个科室的主任,这个科有20多个人,这20多个人每个月等着你来发奖金的话,他会有这方面的烦恼,我们怎么样来更多地创收,同时,又不能让病人负担太重?只能实际一点,提高自身的一个技术,吸引更多的病人,让病人量流动起来,那么将可能这个收入就会增加,而病人也不会有更多的负担。  39健康网:好的谢谢陈老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