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怎么办

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低怎么办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

第一种为多见,

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

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

“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

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

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1、在服用有可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的药物时,必须定期检查血象。当白细胞有下降趋势,应减少剂量或停止服用,并密切观察一个时期。

对已发病患者,应尽可能肯定其致病因素以保证患者今后不再应用和接触类似有害因素。

由于粒细胞减少与患者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因而要注意致病因素对身体的袭击,重在饮食、精神调理以加强抗病能力。

2、对于后天获得性粒细胞减少症,重点在于加强防护,如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苯等化学品者,应加强劳动保护,定期检查血象;慎用各种可能引起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尤其是氯霉素、氨基比林、抗甲状腺药及抗癌药等S对过敏体质者用药更应慎重;以往有药物过敏者,严禁重新使用同类药物。

3、对于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重点则在于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4、讲究生活环境和饮食等方面的卫生;

避免毒邪侵害,当知“避其毒气”,可以采取加强防范或避免与毒气接触,亦可采取药物预防,如接触放射线者可预先服用补骨脂、黄茂、女贞子、淫羊营等行之有效的预防药物。

5、对密切接触放射线或苯的人群(高危人群)应作定期检查。

6、对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的患者,要严密随访。

7、慢性白细胞减少患者,长期随访若血象稳定可不必服药。

对白细胞数较低而有症状者可选用利血生、沙肝醇、维生素B4等药物中的1-2种。

1、植物类食物:花生、大枣、核桃仁、山药、枸杞子、丁香、小茴香等。例如,大枣就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为了提高白细胞,可适当多吃。

2、食用菌类:蘑菇、香菇、平菇、银耳、灵芝、猴头菇等。研究表明,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类似地,如灰树花能“疗虚劳”。

采用灰树花萃取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2人,结果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进步(白细胞总数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转(白细胞总数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

3、动物类食物:海参、蜂王浆、羊奶、鸡蛋、鸽蛋、鳗鱼、甲鱼、鹅血、鸡血、鸭血、乌骨鸡、羊肉、羊肚、牛肉、牛或羊骨髓等。

例如,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1、病人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

2、临床表现以原发病为主。多数白细胞减少者病程常短暂,呈自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有头昏、乏力、低热、咽喉炎等非特异性表现。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而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易有反复的感染。

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时间和减少的速率直接相关。

鉴别诊断:

粒细胞缺乏与一般的白细胞减少表现完全不同,起病热、出汗、周身不适。几乎都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

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最易发生感染。黏膜可有坏死性溃疡。由于介导炎症反应的粒细胞缺乏,所以感染时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不明显;如严重的肺炎在胸片上仅见轻微浸润,亦无脓痰;严重的皮肤感染不致形成疥肿;肾盂肾炎不见脓尿等。感染容易迅速播散,进展为脓毒血症,死亡率甚高。本症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反应,可有相关的病史。停用药物经抢救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回升,表示病情好转。

慢性特异性粒细胞减少症:系慢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最常见的类型。

以中青年女性较多见,无明确的特殊服药史及化学品接触史。临床无症状或有疲劳、低热、盗汗或失眠等。周围血细胞及骨髓涂片检查均无特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