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陶杰(香港专栏作家)详细资料大全

陶杰(香港专栏作家)详细资料大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陶杰(香港专栏作家)详细资料大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杰,原名曹捷,尚有另一个笔名杨非劫,原籍广西,香港畅销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新穗诗社社员,也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他在报章杂志上(立场偏向亲欧美自由主义)经常发表以文化角度评论政治和时事的文章,以嬉笑怒 ... 的形式批评中国文化陋习及中港 ... 。

中文名:陶杰

原名:曹捷

出生日期:1958年8月17日

出生地:香港

祖籍:广西

职业:香港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

基本信息,个人简介,个人出身,从英伦回港后,个人荣誉,个人语录,婚姻&家庭,绯闻,投资失利,结怨黄毓民,两极评价,陶杰轶事,他人模仿,角色影射,写作风格,绘画,作品集,出版作品,访问系列,合著作品,节目主持,电台节目,电视台节目,电视广告,电视访问,电台访问,参与电视游戏,声音演出,颁奖,争议,个别评价,自辩,

陶杰(原名曹捷,1958年8月17日 -),另有笔名杨非劫、蒋一礁等,祖籍广西,香港出生,曾居于英国16年 ,香港专栏作家及传媒工作者,学贯中西,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称,并与林夕,梁文道以及陈志云被媒体誉为新一代“香港四大才子”。于电台、电视、报纸、杂志可见其踪影,其文章题材广泛,常以嬉笑怒 ... 的形式批评中国文化陋习及中港 ... ,以种族主义观点分析时事,立场偏向推崇欧美日文化,尤其以英国见称。遭到部分人士的不满,斥之为崇洋。曾接受“星期日大班”节目专访,称其本人只是“崇优”,此外他立场上倾向支持民主政制。 陶杰 “才子”二字在香江有特殊的意思,有才华的人并不一定是才子,你有才华但你郁郁不得志的话,你并不算得上是才子,顶多算一个书生。有才华又“捞得掂”的人才称得上是才子。不信且看一个金漆招牌——香江四大才子金庸、黄沾、倪匡、蔡澜。他们除了才华横溢外,财富也是横溢。

陶杰出身左派报业世家,1949年父母由中国大陆移居香港,父亲曹骥云为香港大公报副总编辑、母亲常婷婷为编辑;外祖父常书林为《珠江日报》记者。弟弟曹辉在中资公司工作。年轻时在香港湾仔长大。自幼接触古典文学,中学时开始投稿,作品发表在《新晚报》。曾以散文《屋之挽歌》夺得1976年全港中学生征文比赛冠军。《轮》及《挥春之二》分别夺得《时代青年》第二届征文比赛散文组冠军、第三届诗组冠军。《兵车行》及《勇士》分别被选为第五届青年文学奖诗高级组亚军,第六届青年文学奖诗高级组季军。 幼年时的陶杰曾经于香港左派学校培侨中学就读,后来转去岭南中学,17岁因会考成绩未达中六要求而到英国重读中五。中七毕业后,考入华威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得学士衔。又在伦敦大学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修读国际关系。硕士毕业后于英国广播公司任职八年,并任香港电台驻英记者。 1979年11月出版的《香港文学》双月刊中,有一个名为“曹捷小辑”的专访;当年他21岁,还在英国,当时他的笔名是杨非劫,主要写诗,写散文,也发表过素描画,得过多个诗词奖和散文奖。内容还提及他是当年一份文艺刊物《新穗文刊》的成员,专访简介形容他“个性沉默寡言,温文尔雅,性好艺术”。

1991年陶杰应查良镛的邀请回港任《明报》副刊副总编辑,兼写专栏《泰晤士河畔》,后来《黄金冒险号》。曾任《华侨日报》的副总编辑,1993年任英文日报《东快讯》的政治编辑。1994年9月15日在机场隧道发生严重交通意外,在医院深切治疗部逾月。车祸后,有一段时期为《东方日报》撰写社评及《功夫茶》专栏。又在香港电台主持每周节目《讲东讲西》,亦曾与刘天赐主持电视节目《犀牛俱乐部》(无线电视)和《斑马线上》(亚洲电视)及于《都市日报》撰写《光明顶》专栏。 现时,陶杰在香港《苹果日报》撰写《黄金冒险号》专栏,壹周刊的《坐看云起时》并在香港商业电台晚间担任主持《光明顶》。此外,陶杰亦与TOM出版集团大股东周凯旋合作,担任和记旗下内容供应商“威震四方”的创作总监,为和黄3G手机提供内容和担任《茶杯杂志》副顾问。

陶杰以 散文集《泰晤士河畔》获得第三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

找有光的地方,光就是希望。 哪里有品味,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家。 许多年前,你躺在她的星空下,你顿悟不出什么,世事往往如此;今天你明白了,却已经不住她眼神的一片云。

陶杰已婚,太太叫曾行之,洋名HELEN,人称曹夫人。两人在英国相识,由于陶杰太太自英国回港后一直没有工作,因此一家收入全由陶杰支持。 二人育有两子,取名“泰澄”、“泰颐”,意为心境清静平和。陶杰90代初回港,在1994年时曾遇上严重车祸,在深切治疗治疗逾一个月。从鬼门关捡回性命后,二人正式结婚。但陶杰婚后,仍不讳言自己风流成性,还曾形容自己的夫妻关系,是“一床两制高度自治”,又说“婚姻是刑期,要终身监禁,但有时要保释一下,出去放风、抖气,但总会回来向监狱长报到”。

于2004年8月10日,陶杰被周刊揭发其风流韵事。报导称,记者目击他涉携同一名年轻女伴离开九龙塘一所时钟酒店,更以“厕纸缠脸”的 ... 离开现场。 对于其风流传闻,陶杰全盘否认,直言是媒体故意抹黑,无中生有,更嘲笑说“呢个故事嘅破绽就系作得太夸张,呢啲咁无厘头嘅烂GAG连周星驰都唔会用啦!”。

陶杰早年为迎接长子出生,在金融风暴前夕在香港碧瑶湾购入一套千余万的豪宅,不久后即遇上 金融风暴,变成“楼蟹”,之后忍痛出售,净亏五百余万元。 另外,陶杰也曾听从在电台节目《讲东讲西》的拍档王一平牧师的意见,拿出30万投资股票,结果以失利告终。

在数年前,陶杰突然和香港立法会议员黄毓民不和,对于黄的指责,陶杰一脸无辜,直言对方被辞退完全与自己无关,并否认了对俞琤“擦鞋”以保饭碗一事。更因与黄交恶,被黄以及其冬粉谑称多个绰号如“十九才子”等。 面对火爆的黄毓民辱 ... ,向来唇舌不饶人的陶杰同样不甘示弱,对其处处针锋相对,常在电台节目或专栏中对之挖苦讽刺,两人至今未和解。

陶杰向来可以在两个立场极为对立的报社写专栏文章,因而受到的评价也非常极端,喜欢他的人可以极喜欢,讨厌他的人可以极讨厌他。

陶杰向来喜欢寓 ... 于赞,被他批评的人往往不会立刻发现,过阵子才会恍然大悟,可是当别人赞陶杰 ... 功了得,他却一概否认 ... 一事,还说自己从来就不 ... ,都是在赞人。 由于陶杰貌似香港著名演员黄秋生,故被笑称为“善良版的黄秋生”,而对方则是“邪恶版陶杰”。 曾因为错误引用了网友改编的假新闻而被香港讨论网站“高登”封为“2009年7月之星”。 曾在香港有线电视上试做“通识”模拟试卷,结果不及格。因而引起全城热门讨论的事情。 陶杰的“香港第一才子”的外号乃出自同是才子的梁文道之手。 陶杰早年的八幅画作被法国著名的品牌红酒木桐(Mouton Cadet)看中,被 ... 成八瓶 ... 版红酒包装盒,用作慈善拍卖,收益捐给爱护动物协会。

由于 陶杰文章辛辣,善于暗讽别人(即是网上术语曲线),此种风格令不少香港部落格仿效,但多被批评为东施效颦、「A货陶杰」,其中一个例子就是部落格周瑮在2007年于明报以暗讽的形式批评男网民的偶像nike,但由于出手太尽太明显,在网上惹来激烈批评。另一例子为袁弥明,她表示自己嚣张和刻薄的风格是受到陶杰所写的散文影响。

电影《内衣少女》中的一个叫“刁杰”的角色是影射陶杰。

陶杰作品主要以中文写作。他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对比喻法特别精通,把抽象感觉和概念化为立体景物,使笔下文字带有强烈视觉效果。并大量引用古今中外之文学作品和历史、艺术、政治、男女关系等知识,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元素融合起来。 陶杰热衷研究中国文化,特别对中国水墨画,戏曲京剧及古典文学如唐诗宋词较为欣赏。另外,他亦崇尚欧日文化,曾留学英国的他,对英国最为欣赏,但他强调只是崇优,因为一百五十年来,英国人才辈出,值得推崇。作品常见中西文化之比较,以赞颂西方文化来批评中国文化之弱点和缺失。对九七后港人治港的失败,亦常大加批评及表示不满,曾表示希望英国能继续管治香港。风格时而幽默,时而挖苦、夸张、反讽,特别是针对中国文化时事。喜以“小农社会”、“小农DNA”、“大唐人街”及“酱缸”等词描述现代中国人生百态、民族情绪及政治生态,时在报章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藉事件批评中国文化。社会上有人批评他言论过激和主观,也有人认为他一针见血说出事实。 陶杰认为写专栏要面对大众,大众有不同的阶层和知识领域,要写得较易引人共鸣。有时专栏文章写得通俗,被部份人认为是意淫和满纸淫秽的性比喻,不堪入目,其在壹本便利的专栏作风相似。1996年4月在《呼吸诗刊》专访中,被问为何不写诗,回答:“理由很简单,纯是市场因素。毕业回港后,我觉得香港的文风气退化了许多,与其写一些没有人会提起劲来读的作品,倒不如妥协一下,在市场容许的隙缝中,又不完全出卖自己创作原则的情况下,写一些较易引人注意和共鸣的作品。我现在写专栏,虽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但胜在有读者,每天有百多字给我抒泄感情。” 2003年4月2日陶杰在香港明报《黄金冒险号》专栏撰文《下台吧, ... 》,严厉抨击当时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 ,以及担任特首5年以来的种种失误。当时SARS疫情正处于高峰,疫症处理不当导致社区爆发并引致大量人命伤亡。文章指 ... “摧毁了香港人的尊严,葬送了一个繁荣的城市,是一手证明了‘英国人做得到的,中国人做不到’,为中国带来全新的国耻,如果你还爱惜你的国家,请你下台。”,引起颇大回响,当时特首办主任林焕光甚至罕有地致函报馆回应。该篇文章多次被引用,亦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及“非常林奕华”于舞台剧《东宫西宫》内引述,成为当时社会责 ... ... 文章中的其中一篇经典。 2007年在香港电台电视节目《想一想香港》中,曾这样讲述自己作品,“写专栏表达的方式最重要是浅白。我觉得我写的文字不是给内地人看,是写给香港人看,我对香港人有信心,因为香港至少到1997年是一个国际城市,香港有很多人到外国留学,很多人懂英文,他们的思想及内涵很西化,所以偏激的写作风格不是大问题。很多人其实因为内心深处有共鸣,但受不了我一支笔直刺深处讲出真话。” 在2011年9月下旬,陶杰在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旗下的新推出的免费报纸《爽报》内撰写专栏,兼有他本人声音读出其专栏文章。因内容涉及成人口味,而受到香港道德团体广泛的争议和批评,认为他的文章太 ... 不雅,会影响到小孩子,更被香港淫审处评为二级不雅,应刻封套。而陶杰面对种种的指控嗤之以鼻,认为自己的文章是属于品味高雅的 ... 作品,而非色情乱文。之后陶杰更在他任职的商业电台的节目《在晴朗的一天出发》中与香港“道德塔利A班”明光社社长蔡志森一起唇枪舌战讨论事件。

根据苹果日报2010年01月19日专访报导,陶杰除写作外亦爱绘画,而且水墨印象派风格各异,他称中学时期跟欧阳应霁的父亲─欧阳乃沾学画过生,所以画风也有受他影响。当年在告士打道的‘岭海艺专’学素描、水彩、粉彩、油画,至于国画,是看书后自学的,所以带点西洋风格。而画画是其业余兴趣,没想过要做画家。 于2013年3月28号发表杂文《女首相在远东》 剑桥大学解封前首相柴契尔夫人三十年前访问中国谈判香港 ... 的经过,除了一些饮食资料,没有什么进一步的内幕。

柴契尔夫人在回忆录里提过:对中国的 ... 缺乏好感,觉得这个中国老人毫无教养,在会谈中, ... 不断向柴契尔夫人喷二手菸,而且向痰盂里时时吐痰。柴契尔夫人认为 ... 缺乏对女性的起码礼貌,而英国的大使馆人员私下展开「热烈的争论」: ... 不停的吐痰,究竟是蓄意显示某等「天朝大国」的排场效果,还是这个人在本质上是一名歹徒(Thug)。

当然,一来英国人在清末已经见识过来访的李鸿章在皇宫里吐痰的中国文化,二来为了照顾中国人尊崇第二次解放了他们的「邓公」的民族感情,当时没有泄漏此一「机密」,但柴契尔夫人毕竟是西方文明国家的领袖,对于 ... 在痰涎溅落在痰盂的清脆水声中强硬宣布必须收回香港 ... ,而且出兵摧毁香港的繁荣也在所不惜,还是十分诧异,事后她说:「 ... 这个人真残酷(Cruel)呀。」如果知道英文的含蓄,就明白柴契尔夫人对 ... ,以及这个人统治的国家的观感,相当恶劣。

为免香港变成废墟──柴契尔夫人那一代政治家,目睹过赤柬侵占金边的一幕,知道极度情绪化的 ... ,做得出来──柴契尔夫人选择了高贵地让步。

英国应该放弃香港,因为当戴夫人从北京来香港的时候,在启德机场拉扯横幅 ... ,高呼「反对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并支持「民主回归」的,不是俗称的「 ... 」,而是以司徒华为首的香港民主党早期人士,他们是一群理想的知识份子,而且自称爱国。我当时在家看到电视新闻这一幕,觉得很好笑,对我的父母说:「呸,从哪里爆出来的这伙笨蛋呢?他们将会付出代价。」今天我回想起,也发现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柴契尔夫人在香港闹市参观,一帮小孩觉得她很亲和,笑嘻嘻的跟着跑,而柴契尔夫人也跟他们逗玩,气氛甚为温馨。后来的特区 ... ,发现这就叫「政治公关」,都极力模仿,可惜或因文化背景所限,你今天看看旧片,还是柴契尔夫人的表现更自然。

今天柴契尔夫人尚健在,只是脑筋有点不清楚。相对于她当年蓄意喷二手菸和吐痰的对手,柴契尔夫人失落了香港,但赢得了历史的好名声。但愿她多福而万寿。 在文章最后希望柴契尔夫人多福而万寿,结果十日后,也就是4月8号,柴契尔夫人去世。号称十日 ... 一人的香港第一咒 ... 小天王,一时间造成香港谈陶色变,各大名人害怕被此人祝寿而难逃十日诅咒。

皇冠出版社出版作品 陶杰作品

陶杰精选作品

明报出版社出版作品

其他(译作或评注)

讲东讲西(香港电台)(1995年) - (2003年) 光明顶 (广播节目)(商业电台)(2003年) - 在晴朗的一天出发:声音专栏-“陶言无忌”(商业电台) 在晴朗的一天出发:声音专栏--“早晨陶杰”(商业电台) 陶杰爱上子夜场(广播剧)(商业电台)

犀牛俱乐部(2001年,无线电视) 犀牛俱乐部2(2002年,无线电视) 1405郑和下西洋(2005年,无线电视) 细说名城 -英格兰之旅(2006年,无线电视,于1月15日播映) 细说名城 -波兰之旅(2006年,无线电视,于4月19日播映) 世纪天道行(2006年,无线电视) 刘天赐与陶杰主持节目 2006年世界格局回顾(2006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2006年香港大事回顾(2006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香港情浓霍英东(旁述)(2006年,无线电视) 人杰地灵(2007年,无线电视) 全民开讲(2007年,无线电视) 想一想香港(嘉宾主持;2007年,香港电台) 斑马线上(2007年,亚洲电视,于10月8日播映) My Studio(2007年,亚洲电视,于10月8日播映) 茶馆论 ... (2007年 - ,阳光卫视) 双对论(2008年,亚洲电视) 2008年世界大事回顾(2008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周日不讲理(2009年-,有线电视) CEO实话实干II(2010年,华娱卫视) 越扭越有计(2011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头条新闻环节:陶析新闻(2011 年-香港电台电视部) 大陶 ... (2011年)(Goyeah) 陶杰笑看风云 (2018年,亚洲电视)

楼上燕窝庄 (2006年,无线电视)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2007年) 马世良堂 保胃丹 (2007年) ... 广告(2010年) 安信信贷(旁述)(2011年)

《星期日大班》(香港NOW宽屏) 《才子爱佳人》 《CEO实话实干》(华娱卫视) 《国际时事纵横》(英文)(ATV) 《香港烂哒哒》

《塔利A班》 《新闻会客室》 《万FUN加油站》 《街头早点UP》(又名《街头大人物》)

《百法百众》(第二辑)(TVB)(2006年) (主持:郑裕玲 拍档:陈松伶 刘细良) 《证识第一II》(TVB)(2009年) (主持:张继聪 邓健泓 拍档:赵硕芝 林颖彤)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狮身狼面像

《2005年度香港劲歌颁奖典礼》(TVB) 《2009年饮食天王颁奖礼》(ATV)

与菲律宾的风波 2009年3月27日,陶杰以一贯嬉笑怒 ... 的笔风在《HK Magazine》杂志撰文《The War at Home》(家中之战),串连“菲律宾 ... 宣称拥有 ... ... ”和“菲律宾人在香港当佣工”两事。有菲律宾人最直段章取义,指陶杰形容菲律宾是“仆人国家”。事件引起当地政界不满,菲律宾 ... 局把他列入入境黑名单。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谭志强认为陶杰原意并非要贬低菲律宾人,而是嘲讽愤青的极端民族主义。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系主任梁天伟认为,菲律宾 ... 禁止陶杰入境是小题大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友金指出,根据国际惯例,若仅一个平民对某国发表侮辱言论,该国即高调发表外交声明并禁止该平民入境,极为罕见。他质疑菲律宾只是耍外交手段,背后最大的目的是借此宣示对 ... 的 ... 。 陶杰说他只是以虚构处境剧(实际上他并无聘用菲佣)形式讽刺一个财大气粗的香港小男人雇主。坦言下次写作会顾虑更多。陶杰在电视作公开道歉。发行《HK Magazine》的Asia City Publishing Group发表道歉启示,指“很多人从读出非文章本意,该公司愿意向读者保证绝对尊重菲律宾人。 “小农社会”论 陶杰评论中国人某些陋习时常用“小农社会”、“小农DNA(基因)”等论调,有人极之不满,也有人认为他一针见血道出事实。依照他的理论:“小农DNA”源于中国农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猜疑,眼前的农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饱,脑袋没有内容,不懂推理、逻辑,奴性重等等。

评论人梁文道曾这样评论陶杰:“他很聪明,文笔非常好,但问题是,我非常不认同他的写作 ... ,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一种玄谈式的民族性。我很不喜欢谈民族性,这是一个本质论的概念。作为一个知识份子竟一天到晚鼓吹民族性,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把现在的所有问题讲成是由于中国人的‘小农DNA’,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这种写作方式有什么意义?想达到什么目标?这就是我永远不会做的。”

反对他的人认为他言论偏激,他曾公开自辩说:“……你看孙中山革命成功,下令所有人剪掉辫子,很多人认为孙中山这个人很偏激,因为大家留辫子留了200多年,你为什么一下子剪掉?为什么不能够循次渐进,一天剪一点?,所以,无所谓偏激不偏激,自己再偏激,也比不上中国60年来 ... 的政策的偏激。现在的中国也有很多问题,建行宫,炒卖地产,吃穿山甲,吃娃娃鱼,这种行为,偏激不偏激?到外面买LV,一买买几十个,回来转卖,这偏激不偏激?”。他同时为两家死对头报馆写社论,如曾分别任职两家取向相反的报馆即苹果日报及东方日报,写出政见和意识形态南辕北辙的文章,有意见指他毫无文人的风骨。他坚称部分社论及专栏文章只是代表报馆立场,无不妥之处。他自辩并比喻:“就像律师上庭为一个人辩护,他必须把自己从自我的角色释放出来,做好律师的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