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1新生婴儿拉稀怎么办

婴儿喂食母乳时,正常每天大便次数会比喂食牛奶多一至二次,为黄绿色糊便;而喂食牛奶者,则为黄色成形便。

腹泻则是指粪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分变质而言。

腹泻小儿应调整饮食。如正在添加辅食的孩子要暂停辅食或减少次数与辅食量。幼儿应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小婴儿如有母乳应尽量吃母乳。

有恶心呕吐的孩子,除了应给易消化的食物外,要少量多次,缓慢喂水喂饭。

当腹泻呕吐特别严重时,可以少喂食物1~2次,现在不主张长期禁食,因为那样对小儿不利。

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脱水,因此液体的补充矫正脱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急性腹泻的情况下,小肠仍保有60%的消化吸收能力,因此紧早进食可以减轻症状、改进营养状况;

禁食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4小时,刚开始进食时考虑给予稀饭、马铃薯或富醣类的食物,避免太过油腻的食物。

腹泻的情况有很多种,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另外使用止泻药虽然能制止病情,那对小儿的肠道有不好的影响,使毒素不易排出而产生细菌,所以要倡导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孩子,肠道抵抗力都很好。

2新生婴儿拉稀有泡沫护理方法

宝宝大便有泡沫,有两种可能,一是宝宝哭闹时间过久,或是喝奶的时候吸入过多的空气造成的,二是宝宝肠胃消化不良,如果孩子还伴有吐奶,吐出的奶一有股酸臭味、或伴有未消化的奶块,或有腹胀(孩子平卧床上,腹部高于胸部),大便或伴有泡沫,无粘液或脓血,大便只是次数增多、便质还是黄色或带点淡绿色糊状的、或稀烂的,那就是消化不良,这时候建议你可以在肚子上贴上丁桂儿脐贴,再配合喝妈咪爱,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饮食,多喝小米粥,少油腻/

.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

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

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新生婴儿拉稀原因是什么

1首先当婴儿出现感冒症状的时候,往往会伴有拉肚子,像我家孩子七个月感冒时,就会时不时的拉点稀稀的屎,而且一般十次的样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和细菌感染造成的,这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2其次拉肚子和抗生素也有关系,有的孩子生病住院输入青霉素或是头孢后,就会出现拉肚子的问题,一般停药后拉肚子的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3另外,当宝宝喝太多也可能会使宝宝大便变稀,有些宝宝喝牛奶也会过敏也会拉稀屎,还有就是胃肠炎、寄生虫也会引起宝宝拉稀屎。

4新生婴儿拉稀吃什么食物

1、伤食型腹泻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

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2、风寒型腹泻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

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3、湿热型腹泻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

陈皮红枣汤:铁锅内放12只干红枣,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4、脾虚型腹泻

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

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5新生婴儿拉稀吃什么药能好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小儿的常见消化道疾病,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肠球菌、沙门氏菌属等。

细菌性腹泻就可能用到抗生素治疗,但是家长在家里也不要给孩子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医生对患儿抗生素的使用,都精确到要计算对应多少公斤甚至多少克的体重。

针对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传统用药为庆大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但这些抗生素对小儿负面影响较大,一般不主张用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禁用为宜。

近年来,临床应用阿莫西林控制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取得了良好疗效,且很少在小儿身上发生不良反应,被医学专家推荐为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首选抗生素之一。

阿莫西林属于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效果,口服吸收好,用法简便,儿童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分3~4次口服。

其不良反应很少,除了个别过敏患儿禁用外,几乎无其他显著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