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中国已知的大墓有哪些?

中国已知的大墓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国已知的大墓有哪些?

谢邀,说到大墓肯定是皇帝的帝王陵和一些王侯将相的大墓!下面我来说下几个知名的墓葬吧。

首先肯定是秦始皇陵,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帝王陵,这座耗时39年,动用人力将近80万建造的帝王陵当之无愧是中国第一大墓。秦始皇陵占地面积56.25平方千米,陪葬坑数量现已探明的就有400多个,兵马俑坑就在其中。目前只是发掘了部分陪葬坑,秦陵地宫并没有打开。

然后按照朝代顺序再说几个帝王陵吧。接下来就是西汉的帝王陵,是西汉十一位皇帝的陵墓。西汉是我国封建帝国的鼎盛时期,十分注重丧葬制度,汉代丧葬“视死如生”。可想而知,陵寝规模之大,陪葬品之多。但汉朝的墓被曹操的摸金校尉盗得十墓九空,目前还没有进行发掘。

再说下唐朝的陵墓。唐朝又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王朝。陵寝规模自燃不会小。其中唐太宗的昭陵和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皇帝的合葬陵乾陵比较著名,其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可能在昭陵中,但昭陵在历史上多次被盗,不知地宫是否还完好。乾陵没有被盗,而且是两位皇帝的合葬陵墓,据说里面陪葬品十分丰厚,目前没有发掘。

宋朝的就不多说了,本来陵墓很大,陪葬品很多,但是被盗后陵墓地宫都被毁坏,现在已经免费开发,但也很少有人问津。

接着是明朝的明十三陵,这个应该很多人知道了,就在北京。明朝的陵墓保存最为完好,只有一个定陵被考古人员打开了,里面陪葬品十分丰厚。有机会可以去北京明十三陵看下。

最后是清朝,清朝有清东陵和清西陵,是距今最近的皇家陵墓了,其中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建筑群,占地面积达到80平方千米。清西陵面积更大,是清东陵的十倍,占地面积800平方千米。在清朝的陵墓中乾隆的陵墓和慈禧的陵墓被盗最为严重,文物也丢失很多。

就先说这么多吧,有兴趣可以评论区追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88年的一天,内蒙古草原突降暴雨,接连几天的降水引发山洪,山上的泥土被冲刷下来,竟然露出了一座古墓。

雨停后,附近的村民按捺不住好奇心前去观看,这一看着实让村民们吃了一惊,墓中有大量的金银饰品。

村民们十分开心,想要将金器带回家,但有些法律意识的村民觉得这是文物,不能据为私有,于是就报了警。

警察接到消息后联系当地的文物部门,立即来到古墓中所在地,文物部门到达现场后,看到墓中的金银器皿。

初步判断这是古人的陪葬品,且墓主人应该是位女性,因为在墓中出现了许多女性的饰品,但不能确定墓主人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于是当地的文物部门通知了,内蒙古博物馆的馆长苏俊,苏俊立即带领考古队前去实地勘察,专家们发现这座古墓,坐落在阴山以北,墓室距离地面仅2米,且古墓没有封土。

各种瓷器物件散落一地,墓中的棺椁打开后,发现了一具尸骨

专家们将这具尸骨鉴定后得知,这座古墓的主人是一个19岁的花季少女,根据墓中陪葬物和铭文判断,这名少女是蒙古汗国时期,嫁到汪古部的一位公主。

汪古部是草原上古老的部落,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时,与汪古部相交甚密,墓中大批的陪葬品就能看出公主贵重的身份和家族对她的宠爱。

其中最有价值的要数黄金马鞍,马鞍是纯金打造的,外观大气做工精致,在马鞍的前方有一只泰然自若的驯鹿,悠闲的卧在花丛中,象征着公主的可爱与灵动。整个马鞍的主题很好的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的风俗,所以异常珍贵,如今这个马鞍也被作为国宝,收藏在蒙古博物馆中。

谢谢邀请。

那多了去了,每个朝代都自己的皇陵吧,现在基本都找到了。

朝代: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几十座皇陵吧,再加上大臣!就数不胜数了...

既然说到大墓,中国陵墓一般都很大,几乎任何一个王侯级别以上的墓葬,都可以称之为大墓,我们今天就说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迄今为止发掘的面积最大的墓葬——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陕西凤翔秦都雍城遗址以南雍水河北岸平地上,从1978年开始发掘,历经10年终于发掘完成。大墓平面呈中字形,东西长59.4米,南北宽38.45-38.80米,深24米,全场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发掘的面积最大的墓葬,出土珍贵文物三千五百余件。墓室底部挖曲尺形墓圹,分筑主副椁室,主椁室使用“黄肠题凑”,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墓内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其中300号石磬上刻有“天子邸喜,龚垣是嗣”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这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一座有明确的墓主的陵墓。

先秦墓葬的集大成者——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位于内陵园南部正中,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一段话“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据初步估计,地宫口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地宫面积1.8万平方米,估计地宫深度在50米以下。目前已经探明的秦始皇陵陪葬坑184座,其中有的已经发掘或者试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兵马俑。秦始皇陵是先秦陵墓制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帝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帝陵面积最大的陵墓——唐太宗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是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由于昭陵依山为陵,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陵园周长60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共有180余座陪葬墓,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昭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和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我们已知的昭陵地宫最著名的陪葬品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而地面建筑最有名的就是“昭陵六骏”了,遗憾的是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末年,朱温把唐陵几乎全部盗掘一空,只有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得以幸免。

当然,还有很多有代表性的墓葬,例如汉朝汉武帝茂陵、唐朝乾陵、明朝孝陵等,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