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一人患鼠疫身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甘肃酒泉市政府办公室17日消息,16日,玉门市发现一例鼠疫病例致1人死亡,目前死者遗体已按规范妥善处理。
截至17日下午,排查出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共计151人,已全部采取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性服药等措施,目前尚未发现异常症状。
据玉门市政府应急办倪主任介绍,目前隔离的151人包括王某就诊期间接触过的医护人员,至于对这些人的隔离时间,要视情况而定。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9天。被隔离的人如果在9天之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便可以结束隔离。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贺雄指出,我国的鼠疫防治专业人员对防控鼠疫有很好的经验;抗生素治疗有效;并且许多省市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发生本地病例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要密切关注输入性病例,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在我国发生人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鼠疫虽然凶险,但它是一种可用特效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战胜鼠疫的重要措施。
预防鼠疫的三大途径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
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二、切断传播途径
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
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三、保护易感人群
1.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
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
2.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
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延伸阅读】
比鼠疫更可怕的三类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搜集全球死亡数据,这些疾病都造成至少10万人死亡,前三名致死单一疾病分别是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尽管几乎所有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案例皆逐步减少,但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却以四倍的速度增长。
一、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
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二、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三、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
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