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崇拜的中国绝世天才,人品却不敢恭维,最后沦落为小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北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科技最为繁荣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也诞生了无数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有的在世界范围内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是日本人都崇拜的中国绝世天才,日本近代有名的评论家三上义夫在细数世界数学史天才时说:“他这样的人物,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才出了这么一个。”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能够让日本人如此崇拜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呢?这个人其实对于很多热爱历史的朋友都不陌生,他的名字叫沈括,其成就不光是在数学上,他其实称得上是一位全才,最著名的著作,就是那本堪称奇书的《梦溪笔谈》。
这本被英国人李约瑟称为“科学史上里程碑”的著作,涵盖了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不仅是对古人成就的总结,还包括了沈括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那个时代,闪现着天才般的光辉。然而人无完人,沈括这位在后世赢得无数称赞的科学巨人,在他那个时代却不受待见,他的人品让人不敢恭维,最后还沦落为了小人。
沈括出生于一个宦官之家,成年之后,他就走上了为官的道路。他处在的时代,社会矛盾激化,朝中以王安石为首的大臣,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锐意改革。沈括是一个实干家,他也加入了王安石一方,受到后者赏识。此时的沈括对功名利禄极为热衷,也正因为如此狂热,他逐渐做出了令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
熙宁六年,沈括受命出使江浙视察,接待他的人正是旧友苏轼。两人刚入仕途时曾在京中共事,此番老友重逢,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然而,此时两人的立场却是对立的。沈括是改革派的人,而苏轼则是站在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一边,虽然此时被贬,却是反对派的先锋人物。结果这次相逢,成为差点让苏轼丧命的“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沈括到杭州之后,就趁着与苏轼重逢的机会,把酒言欢,他其实怀着其他目的。酒酣耳热之际,沈括趁机与苏轼大谈朝中变法之事。苏轼比较耿直,在新作中露出了一些对变法不满的看法。结果,这些言论被沈括悄悄记了下来,整理成一份苏轼“诽谤”朝廷的言论,后来它被改革派的人利用,让苏轼身陷囹圄,差点命都没了,这件事的始作俑者,非沈括莫属。
沈括这一做法,确实非常不厚道,他出卖朋友,以求飞黄腾达,在人品上让人不敢恭维。自此之后,他的人生道路就开始走偏了,逐渐沦落为小人。
王安石得势期间,沈括溜须拍马,极尽奉承之能事,除了陷害苏轼,他还做了许多打击反对派的事情,俨然是改革派的一位干将。
结果,等到王安石变法失败,贬官外放后,沈括为了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马上摇身一变,开始贬低变法。他当时写了一份秘密报告,洋洋洒洒历数改革的种种弊端,呈报给宰相吴充。只是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连反对派都看不下去,许多人站出来弹劾沈括,他最终仕途无望,只能被迫辞官归隐。
此后,沈括的日子非常的落魄,不但受到世人的嘲笑,还经常被老婆数落,憋屈的过完了余生。因为他的不光彩行为,沈括死后居然连墓志铭都没有,可见当时的人有多么不待见他。要不是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掩盖了其人品上的卑劣,到了现在他可能已经湮没在了史书中,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