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是怎么回事,需要怎么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可能是不良生活或肝损伤导致,需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存在肝损伤,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保肝以及降酶的药物治疗。具体介绍如下:
一、不良生活方式: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中,以肝和心肌内的含量最为丰富,在肝脏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浆中,当1%的肝细胞被破坏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大量释放入血,使血液中该酶的活性显著增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值应小于40U/L,如果是轻度升高未超过正常值两倍,通常考虑是熬夜、过度劳累、吸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当去除诱因后,比如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规律饮食等,一般可自行恢复。
二、肝损伤:
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超过正常值两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肝损伤,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癌等疾病。
1、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采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类及核苷类药物,以此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脏炎症。
2、药物性肝炎:患者需停止服用引起该病的药物,必要时进行洗胃治疗,以免药物的吸收,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肝药物如益肝灵滴丸、双环醇片或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脂肪性肝炎: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戒烟戒酒等,同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甘草酸二铵胶囊、益肝灵滴丸等护肝药物。
4、肝硬化: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有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等情况的患者,建议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和劳累,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病毒药物、利尿剂、白蛋白等药物治疗。比如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恩替卡韦胶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对于并发腹水的患者则需联合使用利尿剂,比如螺内酯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必要时可输注白蛋白治疗。
5、肝细胞癌或肝内胆管癌:在发病早期或临床中期,都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对于进展期肝癌患者在术前或术后需进行辅助治疗,也可以作为晚期肝癌患者的独立治疗措施,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此外,急性心肌梗死、骨骼性疾病等,也有可能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微升高时,首先要排除是否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增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根据病因的不同,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