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残疾人的感人事迹

残疾人的感人事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残疾人的感人事迹

残疾人的感人事迹1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残疾人的感人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岁时,他因触电失去双臂,成为肢体二级残疾。1998年,他因成绩优秀,被特招进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学习财会专业。20xx年,他大专毕业,进入印刷厂当仓库管理员,后逐步成长为部门经理。

20xx年,他自考浙江大学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第二年考取法律职业资格。20xx年,他开始从事专职律师工作,20xx年,他创办浙江毅远律师事务所并担任负责人,20xx年,与原律所合并为浙江正昌律师事务所任副主任。小吕为现任政协苍南县第十届委员、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xx年,当选为中残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小吕为每年办理各类案件约80余件,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他热心公益,经常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帮助,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口碑;他积极参政议政,良好展现了残疾人代表、委员的风采。

小骆,男,汉族,1966年6月生,小学文化,家住左家乡蚂蚱河村,现任蚂蚱河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我常常忘了自己是一名残疾人,在我看来,不逃避现实,勇于拼搏,创业者也没有残全之别。”49岁的小骆,用艰难创业的奋斗过程诠释着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1982年,小骆因家庭生活窘境而辍学打工,当时吃苦耐劳,意气风发的他梦想着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命运跟他开了一次不小的玩笑。17岁时,他因意外,造成肢体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他迷茫过,消极过,折翼的雄鹰并没有因此断掉翱翔的念头,最终他选择勇敢的面对这一些,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18岁,他踏入社会这个大熔炉,与命运顽强抗争,一路摸爬滚打,一路风雨泥泞,在党和政府惠残政策的帮助下,他有了自己的房子,组建了温馨的家庭,创下一份拥有31个大棚的食用菌产业,叙写了身残志坚,质朴平凡的人生路。

“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残疾就碌碌无为过一生。”当我问起他的创业历程,小骆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他在创业前,除了种地没有赚钱的其他办法,20xx年,在参加完县残联组织的技术培训会后,小骆决定种植食用菌。刚开始的'他,一无技术,二无资金,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贷款10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当时的小骆在食用菌种植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在乡政府安排的老种植户的引导下,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靠着坚强的毅力,精心的经营,在第一年,食用菌便有8万元的收入。成功的第一步使小骆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小骆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和他一样的残疾人,生活依然很困难,小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在食用菌种植期间,他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坚强自信心。仅第一年,小骆发出的工资就达5万余元,他还积极动员周围村民种植食用菌,毫无保留的给予新的种植户免费技术指导,成为全乡残疾人自强创业的模范。经过三年艰难的打拼,小骆目前已搭建大棚31个,种植食用菌6万余袋,年收入达6万元,每年带动就业人数10余人。

残疾人本身就特别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而小骆却做到了去关爱别人。从他担任残疾人专职委员以来,在发展种植好食用菌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在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身残志坚的小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乐于面对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以平淡的心态面对人生,虽说在别人看来,他没有传奇故事,但他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开拓精神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常说,“是政府帮助我,找到了自食其力的路子,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我们更坚信,创业者没有先后之序,没有大小之分,更没有残全之别。身残志不残!身体的残疾给他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这压倒,他,一个平凡的人,他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残月依旧照乾坤!希望他的事迹给所有身患不幸的残疾人一个启示:弱者不是残疾人的代名词,怜悯和同情不是他们的期待,创造与奉献才是他们真正的追求!

目前,小骆的食用菌产业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他表示,他一定不辜负各级残联对他的期望,他争取把食用菌发展的更好,并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自强创业的新路,为创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2014年,为响应永嘉县“工商资本回归三农”的号召,小郑召集了一批在外永商回乡二次创业,联合成立了瓯美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家乡传统土特产“美化”、“品牌化”。公司一举成为永嘉县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他坚持在农产品原材料的收购上,让利于残疾人家庭,以高出正常价格的10%定向收购52户残疾人家庭所生产的各类农产品,平均每年收购金额达110余万元,为每户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两万多元。

同时,指导村民按照标准制作干货并统一收购,进行品牌包装后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此举惠及当地村民500余人,每年为他们带来15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小郑还开设了残疾人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免费提供网络电商培训,让残疾人实现创业梦想。

迄今培训残疾人士200人次,帮助16名残疾人实现自我创业、4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极大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历年来,他为地震灾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等捐款捐物达50多万元。

我叫陈xx,今年43岁。幼儿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下肢萎缩干瘪,开始只能靠一张小木凳挪步,后来靠双拐行走,从此我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长大后,我勉强上完了初中就因为身体原因辍学在家中,为了自食其力生活下去,我不得不四处求事。有一句话叫做“阳光总在风雨后,事业成功靠奋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从亲戚那里学会了服装设计和制造的手艺。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学习时,我格外卖力,在满师后凭着扎实的手艺功底,在镇江市区一家服装厂一干就是好多年。九十年代初,这家服装厂倒闭了,遭受双重打击的我并没有退却,靠着厂里给予的一笔很少的经济补偿,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买了一辆残疾车,用辛辛苦苦拉客的微薄收入作为启动资金,想自谋出路,开一家服装加工厂。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我任劳任怨,历尽艰苦,光是拉客就翻车过好几次,命都差点丢掉。

20xx年底,我在丹徒区政府和区残联的大力帮助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找到了地皮,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厂,盖起了新厂房,还购进了三十多台新自动缝纫机,在上党镇附近招收了二十多名有缝纫技术的女工和部分残疾人,一方面完善了服装厂的人员配备,搭起了框架,同时也解决了一批和我一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的就业问题。经过各方筹备,我的'“国方”制衣厂开张了。可“万事开头难”,创办之初举步维艰,由于对进货渠道的陌生,对顾客需求的不了解,我真是吃够了苦头,甚至一段时间入不敷出,但我并没有气馁,凭着自己精湛的服装设计手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渡过了难关。我的生意日渐红火,客户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边远地区和国外加工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xx年7月,我厂生产的第一批出口到日本的服装就赢得了对方的好评和称赞,10月初,又有一批出厂服装全部达标合格。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一个人常常需要兼顾里外的事情,忙起来一天只吃两顿饭,从早到晚,常常累得直不起腰,为的只是能够把厂发展起来,壮大起来。

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服装厂效益很差,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我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人活一口气,我要为残疾人这个群体争那么一口气!最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今年,服装厂的效益稳步回升,难关最终度过了,实实在在让我松了一口气。如今,面临发展的良机,我迫切地希望能够将厂发展壮大,我打算今年把服装厂申报福利企业,再招一批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到自己的厂里来就业。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是党和政府给了我们残疾人地位和尊严,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省委省政府和镇江市,丹徒区的领导都来慰问过我,鼓励我自强自立,将服装厂办好。我的心里暖和和的,下定决心要抓住机遇,再接再厉,不辜负大伙的期望。

服装厂创办至今,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经济方面,虽然我渴望扩大规模,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相应的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跘脚石。在这个节骨眼上,恳切希望各级领导能在百忙中关心一下,帮我解决一点实际困难,好让我这个展翅跃飞的小鸟不折翅夭折。有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度过困难,走出一条残疾人创业的阳关大道。

天道酬勤,我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回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风雨相随、寒暑奔波,唯有爽朗一笑。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志向,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在砚台镇汪家社区,提起方xx,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方xx,一个因车祸被夺去健全人生的不幸女人,一个肢体有残缺、行动有障碍的残疾女人,一个面对重大变故,自强不息的坚强女人。她,从社区群众那里得到的不是同情、怜悯,而是尊重、钦佩,是作为奋斗、拼搏的学习榜样。

  无情车祸,有情帮扶

她,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除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就是忙碌于料理家事、张罗日子。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原本清苦日子更加艰难,看病几乎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拖着不便的身体,方xx无法下田上坡,料理田间,照顾家庭;丈夫汪小春因此也不能心无旁骛的离家打工、帮补家用;大儿子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中,小儿子也到了入学的年龄,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怎么办?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载累累……

最初那段日子,身体的痛苦、精神的'压力,曾一度让方xx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几乎有了天塌下来的绝望和悲痛,那年她刚刚37岁。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的关爱下,她乐观起来、坚强起来,自信、坦然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没有了劳力,那就用技能改变生活,日子不还得照样过吗?”方xx坚定了信心、在党和政府支持以及亲友、邻居的关心下,开始了求学技能的道路。

  自谋创业,回馈社会

在培训老师的理论面授、实践指导下,方xx付出比健全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凭借凡事爱思考的性格和特别灵巧的双手,很快掌握了摩托车故障排检、维修的技能技巧。学成归来,方xx蒙发了在社区开办一间摩托车维修小店铺的想法,但即使一间小店铺,也要有资金啊。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党和政府、邻里乡亲又一次送来了援助。就这样,20xx年,她在汪家社区街面租赁了一间门市部,开办起了摩托车维修店,一家完全属于方xx的摩托车修理行挂牌了。由于诚信经营物美价廉,生意逐渐好转。

生活逐渐好转后的她,却一次次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她没有忘记,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来源于社会、大家的帮扶,她勤学专研,技术娴熟。帮邻里乡亲修车,他总是收取零件成本和少许的维修费,遇到残障人士,她还经常免费维修。她懂得,再造为人的恩情,她还不完、谢不尽……

同时她积极为残疾人在自主创业方面出谋划策,先后带动1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人生道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人生最强音。作为一名残疾人,方xx深知残疾人生活的痛苦,为了让那些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能够自立自强,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谈到未来,感恩铭记

当问起方xx这一生最难忘的是什么时,她总是激动地说:“当一个人身处困境,孤单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一双温暖友爱的手!当一个人绝望消沉,万念俱灰的时候,最期盼的是什么?是一颗炙热滚烫的心!这些,在我遭遇车祸的那些年,拥有的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终身受用。我唯能做的是把自己所学的维修技术无偿的传授乡亲、服务乡亲。”方xx是一名残疾人,可她从来没有主动向党委政府提过什么要求,却总是怀揣感恩的心,默默地奉献着爱心,感染着别人。

小刘,男,现年56岁,临城县东镇村人,肢体残疾。原临泉水泵厂正式职工,在工作期间因一次事故造成右臂部分缺失,20xx年企业改制,成为一名失业工人。自强不息的他,经过15年的不懈奋斗,成为一名拥有60多人的服装厂厂长,其中安置残疾人8名,在奋斗中奉献着人生的智慧。作为残疾人代表,参加了20xx年邢台市第六届残疾人代表大会,先后被评为“临城县残疾人创业典型”、“邢台市残疾人创业标兵”。

  失业后的彷徨

小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在水泵厂任业务科科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的事故使他的右臂造成残缺,为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吃饭要学着用左手,曾经开车技术熟练的他,连普通的自行车都骑不了,他沮丧过,一度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屋漏偏遭连夜雨,偏偏正在这时,20xx年企业改制,他失业了,成为一名下岗工人。没有工作对他的创伤是心理上的,加上身体上的,他受着命运双重的考验。七尺男儿——家中的顶梁柱要坍塌了。

他躺在床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闷头大睡,把家人吓坏了,母亲的'呼唤他不理睬,妻子把饭放到床头他不知觉,他在考虑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右臂残缺了,他还有大脑还有双腿还有左手,企业改制是国家的形势所迫,失业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家中的妻儿老小都期盼他的照顾,人生在世,要有志向,对家庭对社会要有责任心,他越想越激动,心态的转变使他变了一个人,从此,他踏上艰辛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执着

他只身一人来到石家庄了解市场行情,他只想走出当前的困境,挣钱就行,了解过餐饮业,小吃店,服装店,在石家庄住了三天,就要回家的时候,大哥刘立民邀请他吃饭,问他的打算,他说想开一家服装店,卖服装。大哥赞成他的创业精神,同时开导他说:“卖服装不如做服装”,立国一脸愕然,大哥说:“办个服装厂,专做学生校服”。“可是我不会裁缝啊?!”“学啊!”“卖服装谁都会,竞争压力大,做服装虽然起步难,但今后生活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有了技术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到你这个岁数,还想二次创业?”立国觉得大哥的话有道理,于是在大哥的帮助下,在石家庄学习了三个月的服装裁剪,这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对于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来说,身体的残缺是不可抵挡的困难。

三个月学成之后,他到了家乡,由于没有资金新建厂房,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东拼西凑了10万元,把自己的老房子进行了整修,购置了20台缝纫机,安置工人12名,东镇服装厂开业了!他做人低调,诚实,做活精细,价格合理,很快他的.服装“穿遍”县城各个学校,从此,本县学生校服不用再跑到外地去定制了。

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服装厂的事业上来,青春的激情再次燃烧,缝纫机全部换成电动的,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各种各样的图标都能制作,厂房进行了扩建,石家庄,山西、河南等地中小学也慕名而来,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

  美好的未来

他的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实现梦想。20xx年县政协组织全县政协委员对立国服装厂进行了视察,他的创业精神得到政协委员的普遍赞赏。

上帝为他关闭一扇门总会为他开启一扇窗,如今,他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在牙更建立了分厂,他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安置工人60名,为8残疾人安置了适合的岗位。他说:“我是一名残疾人,知道残疾人创业的艰辛,我要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创业精神影响和感动着周边的每一个人,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信心和希望!

小王(公益群网名木石),承德县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公益群内主要组织者。一直利用节假日等公休时间,积极参加扶贫、助学、敬老、助残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使命,不计回报,任劳任怨。

她对残障人群尤为关心,每年“六一”儿童节“助残日”,都会与志愿者一起到特教学校,为孩子带去衣服、学习用品、蛋糕等节日礼物和祝福,鼓励他们自信自强自力,与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为帮助别人做点利所能及的事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

协会已发展志愿者20xx余人,注册会员133人、会员单位8个,设县特教学校和县光荣院两个爱心基地和一个合作单位河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承德教育基地。先后开展“情系困难户,爱心暖万家”“一对一助学”等系列活动300余次,筹集善款90万余元,征集物资5万余件,扶助对象达千余户(人)。

初见小康,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石家庄将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的老板竟然是个残疾人。而的的确确,就是这个小康,用他残缺的身躯为八旬老母和妻儿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身残志坚再苦也要干事业

小康1968年出生,一岁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了右下肢的终身残疾。而从小康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18岁中学毕业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小康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他显示在一个村里当起了装卸工,装卸沙土、砖块,这种工作连正常人都会觉得又苦又累的,刚刚走出校门的他,双手很快就磨出了许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时,咬咬牙又走出家门。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个村办搪瓷厂当起了工人,后来调到了业务科跑业务。在这段时间里,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饱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同时,他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受触动,于是,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一再创业十几万元“打了水漂”

1994年,小康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令许多人羡慕的业务工作,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和冷嘲热讽中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创业。在广安街市场,他租下摊位搞海鲜批发,因为没有经验赔光了近万元的本钱。那段时间,家人的责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他去了印刷厂跑业务,每天骑着破自行车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正定和石家庄的路上。

随着阅历的增加,小康心中的创业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又开始筹备创业的事情。没有资金,他就从亲朋好友手里借来了十几万,于1997年筹建了物资供应站。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毫无经验的他被人骗了,十几万元转眼间打了水漂。外面还欠下了很多外债,要账的人整天赖在家里不走,弄得家无宁日。为了还上小康创业所欠的外债,贤惠的妻子罗菊英就用自己当村医院护士的每月几百元工资,除了用于老母亲每月必须服用的药和家庭开支外全部还了债。“那段时间,简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严重受挫!”小康自己总结道。

  自强不息创业终成功

两次创业的伤痛时刻刺痛着小康的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梦并没有破灭。2003年,当他把重新创业的想法跟家人一说,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妻子甚至以离婚相威胁。然而,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小康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倔强的他擦干眼泪,拖着残缺疲惫的身躯又一次奔波在创业的征程上。

2004年,小康决定成立一个工贸公司主要经营化工生意。项目考察、公司占地、人员手续都有了头绪,可是资金又遇到了困难,他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支持他的表哥,谈了自己的想法后,通情达理的表哥很快帮他从朋友那里筹措到了20万元,他自己又从朋友那里筹集了一些,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工贸公司开业了。从此以后,小康日夜吃住在公司里,凭借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他很快打开了自己的产品销路。他总结之前的失败教训,精打细算,诚信经营,理性管理,和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并取得了国内多家优质化工产品的代理权,公司当年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个事业一起抓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慢慢地,小康还清了所有债务,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呢?在常人看来,扩大企业经营是第一位的,而小康却决定用自己的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2004年由于小康热心帮助残疾人朋友,被石家庄南高营镇残联指派为南高营村残疾人联络员,负责村内100余名残疾人的各项工作。这个工作其实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的。由于之前没有任何资料和信息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打交道,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是他却看得比公司业务还重要。由于村子比较大,住得比较散,小康自己行动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难。为了方便联系,他做了联系卡发放到每个残疾人手里,并给每个人做了档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残联表彰。

一方面是小康的事业顺风顺水,一方面小康的爱心事业也是处处开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小康捐款2000多元;2009年全国助残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费组织了由南高营村残疾人和河北东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残疾人参加的游园活动;为沧州重病村妇倪玉艳捐款1000元……

小陈,平阳城西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中共党员。多年来,在从事残疾人工作中,她不畏艰辛,拄着双拐,挨家挨户对社区309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为198位残疾人申请了困难补贴;为115位残疾人申请了护理补贴;为30多位残疾人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帮9名残疾人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让30多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

小陈时常帮助不识字的残疾人填写申请表,为出行不便的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障碍者提供代办服务。

节假日和残疾人日,还组织开展慰问残疾人、组织志愿者助残等活动。她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残疾人,连续多年获得县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20xx年平阳县“最美助残人”,20xx年昆阳镇残联工作先进个人,20xx年鲜花送雷峰最美平阳人。

20xx年,患有听力障碍的管新民参加了市老年大学摄影班,从此,便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多年来,他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用镜头记录多彩的生活和伟大的.时代,作品曾荣获国际聋人摄影展金奖、中国残联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等,还被市体育局与温州网聘为特邀摄影记者。20xx年,被温州市委宣传部授予“温州十佳摄影师”荣誉称号。

当无人机航拍面世后,他成为了温州首批无人机航拍的飞手,并受到中央电视台采访。

如今,在温州公益助残活动中,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处处看见他用镜头记录下残疾人的自强风采、志愿者的爱心善举、大爱之城温州残健共融的文明景象。

小王,温州市盲人协会副主席、苍南县盲人协会主席。

1982年,20岁的小王,因双眼患视网膜脱离症完全失明。但他没有消沉,练就了一手编织竹具的绝活,维持了全家人的`俭朴生活。

1992年,他赴杭参加省残联盲人推拿培训班,通过一年的艰苦学习,熟练掌握了中医推拿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毕业后,借钱在县城开设了全县首家盲人推拿诊所,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现已发展到两家推拿店,员工30多人,床位50多张。20xx年,他参加北京“中国百强推拿按摩师大赛”,在高手云集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个人赛金奖。他先后免费提供食宿、免费培养学生上百名;

他受邀参加县教育局讲师团,以《励志成才,自强不息》为主题,为中、小学校免费演讲上百场,还为教育基金和贫困学生捐款数万元;20xx年,他牵头成立种植合作社,主动承包老家100多亩荒山,注册资金100万元,决心带动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小海三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中断学业。1994年,进入电子行业,从学徒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中层管理者,并自学电脑知识,获得国家认证初级技能证书和电脑办公自动化二级证书。

20xx年,他成立了洞头区航飞电子孵化中心,搭建起提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体平台,带领十余名残疾人从事电子加工,同时启动“孵化”工程,持续滚动、孵化和培育、辅助残疾人创业的载体,利用掌握的'技能开授焊接技术、电子技能等课程。焊接班30多人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初级技能证书。

他还牵头中、高级培训落实、创业项目推介和创业信息咨询等,培养、输送残疾人人才进入企业。因此获得了“洞头区最美劳动者”和“洞头区兰小草式人物”殊荣。

小林从小患病致肢残,后又不幸经历了车祸,坎坷的人生没有改变她的乐观坚强,没有抹去她对艺术的'追求。自担任鹿城区心灵馨残疾人艺术团团长和温州市社会福利企业协会秘书长的六年来,她积极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带领艺术团开展特殊艺术演出及公益演出近200场,足迹遍布温州各个县市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充分展示了特殊艺术风采和残疾人自强精神。

她创作的作品与组织编排的节目在市、省、全国各类艺术大赛和残疾人艺术汇演上,频频摘金夺银,不仅多次获得省、市“特等奖”和“金奖”,节目还登上了温州首届春晚的舞台。她参与编剧的中国首部福利企业微电影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公益微电影奖”。

小高,现在兴隆县农业银行工作。20xx年7月,他了解到本县榆树沟村刘志江突发重病致残且家庭陷入极度困难。刘家女儿刚考入大学,儿子在上小学。不幸降临,单靠柔弱的妻子种几亩地生活,收入廖廖无几,为了给刘志江看病不但花去了仅有的积蓄,而且还向亲朋借了很多的钱。那是20xx年2月,刘志江在自家栗子树上剪枝时由于树杈突然折断从十几米高的树上掉下,正巧摔在石包上,当时晕了过去,住院诊断为腰以下截瘫,他是顶梁柱,他家的.生活就此崩溃!刘志江住院了一段时间后,回到家每月的针药费都要花费千元,加上女儿每年一万多上学费用,对于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高了解情况后,立即召集同学筹集资金,对刘志江家庭雪中送炭。近两年累计捐助款物三万余元,并承诺一直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同时他还资助其他3名学生,圆梦助学,大爱无疆,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