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接见陈香梅女士(图据环球时报)飞外记者 薛维睿据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3月30日..." />
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去世邓小平曾盛赞: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知性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去世邓小平曾盛赞: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知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去世邓小平曾盛赞: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知性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邓小平接见陈香梅女士(图据环球时报)

飞外记者 薛维睿

据华盛顿邮报3日报道,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遗孀陈香梅3月30日在华盛顿家中过世,享年94岁。

陈香梅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华侨女性。她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夫人,也是第一位走进美国白宫的华裔,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先后8位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1972年,被选为全美7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981年,邓小平和陈香梅见面时曾说:“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2015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陈香梅颁发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在几天后举行的欢迎宴上,英烈促进会的秋鸣女士作为代表见到了陈香梅,秋鸣在接受飞外记者采访时表示,那次见面很难忘,“香梅女士为中美友谊做了很多贡献,她的爱国情怀一直感染着我们。”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香梅

女记者和指挥官

1925年6月23日,陈香梅出生于北京。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是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母亲廖香词从小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曾赴法国、意大利学习音乐和绘画。

陈家一共六姐妹,陈香梅是家里的老二。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家人流亡香港,陈香梅寄读在比利时修女管理的圣保罗女书院,后来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

1944年,陈香梅加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为中央社的第一任女记者。抗战结束后,陈香梅调往上海中央通讯社工作。

同年10月,陈香梅与陈纳德相遇。当时陈香梅19岁,陈纳德51岁。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沈光耀加入的那只空军即是“飞虎队”,其中那位“飞虎队”指挥官的原型正是陈纳德。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纳德

陈纳德原为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员,1936年被宋美龄任命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中国建立属于自己的空军。

1941年,由陈纳德(龙吸水是什么意思?中国跳高名将张国伟退役后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表演花式喝可乐,这个“绝活”被称为龙吸水。网友调侃张国伟是国家一级龙吸水运动员,也有网友称赞张国伟是龙吸水第一人。)担任队长的空军队成立,因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而得到了“飞虎”的别名,成为抗战后期中国空军的唯一主力。在对日的31次空战中,“飞虎队”共击毁敌机200余架,自己仅损失14架,并从日本手中夺回了对中国西南省份的制空权。

1944年,陈纳德已经是美国第14航空队司令官,彼时陈香梅刚从岭南大学毕业,虽然只是初出茅庐的女记者,但由于英语流利,陈香梅奉命采访陈纳德。

事实上,陈纳德与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早前已在美国相识,香港沦陷后,六姐妹去了昆明,陈应荣便请求陈纳德就近照顾几个女儿。

在采访中,陈香梅与陈纳德渐生情愫,成为恋人。1947年,陈香梅和陈纳德在上海结婚。在当时,国人对中外联姻皆持保守态度,尤其陈香梅的父亲陈应容,无法接受女儿和好友的婚姻,她曾写道:“我们从1944年初识,直到1947年12月底,除夕前一周才得到外祖父母、父亲和继母的准许。”

陈香梅后来在自传里说,“我们的婚姻缺少‘相容因素’的任意一种,若是事先我们求教于专家,他们善意的忠告必是‘不可一试’。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美国杂志拍摄陈香梅与陈纳德拥吻照片

虽然困难重重,陈香梅还是毅然与陈纳德在一起。这样的结合不光在中国是大事,在美国也是轰动一时,杂志甚至专门派记者来采访,拍下了二人在窗边热吻的照片。

1947年12月21日,在美国将军陈纳德的私寓,23岁的陈香梅和58岁陈纳德完婚,婚礼上布置了1000朵白菊花的花架。婚前,蒋介石和宋美龄祝福了这对新人,大喜之期又派外交部次长叶公超专程从南京到上海致贺。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香梅和陈纳德在抗战的硝烟中相知相恋资料照片(图据人民网)

“我看着美国历史在我眼前演变”

1958年,陈纳德去世。

四年后,陈香梅撰写了回忆录《一千个春天》(A Thousand Springs)这本书在纽约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一年之内,销了22版。

在书中,她公开了自己在陈纳德病危时写的信,“我们根深蒂固地愿偕白首,只为我们的爱不仅是表面上的美好,而是灵魂的真实。亲爱的,我真情地、深深地、完整地爱你,一如你之爱我。”

陈纳德在回信里写道:“我已在你身上获得丰富的幸福,了解与挚爱,远胜世上许多男人。我是如此的幸运,上帝在我晚年还这般仁慈地对待我。”

两人感情如此深挚,以致陈纳德离世后,陈香梅虽然只有33岁,但从此再没有结婚。虽然不少人怀着各种目的向陈香梅求婚,她皆以微笑回应:“我要葬在阿灵顿军人公墓陈纳德将军的身旁,不能改名换姓。”

料理完丈夫的后事,陈香梅既没有投奔旧金山的父亲,也没有依靠散落美国和台湾的姐妹们,而是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去往华盛顿。此后,她独自在华府这个政治中心打拼,不仅站稳脚跟,还成为华府政治圈内最有影响力的华人女性,被称为“具有魔力和神秘力量”的女人。

事实上,她性格里一直都有自立的因子。初到美国时,为了快速融入社交,她给自己定下3个目标,一是充实英语能力,二是入乡随俗,尽快了解美国的文化历史,三是学会“打桥牌”这项社交基本技能。

她很快发现了演讲的重要性,为了强化讲话能力,她日复一日的练习发音。很快,大家都说她比美国南方人还要南方人,而演讲也成为她的第二职业。后来,罗斯福总统夫人的演讲经理人柯斯顿·列做了陈香梅的经理人,她每场演讲,都可以获得5000美元的酬劳。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1963年,陈香梅接受肯尼迪总统委任

1960年,陈香梅第一次为尼克松助选,以失败告终。不过,她意外收到了肯尼迪就职大典的邀请。

两年后,陈香梅被委任为中国难民救济总署主席,这一举动,在肯尼迪是宽容和智慧的体现。对于陈香梅来说,这是美国总统委任给她的第一件事,也是她政治生涯的开始。1963年,陈香梅的名字被印在华府的“绿皮书”上。

1969年,尼克松竞选上任,在组阁时曾派人问陈香梅,是否有兴趣加入新政府,陈香梅拒绝了;福特也曾请陈香梅入阁出任财政局长,专管发行美国公债和签订新钞票,她还是拒绝。

/strip/quality/80/ignore-error/1|imageslim"/>

陈香梅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她打定主意,只参政,不入阁。正是这种态度,反而让她能够在政坛游刃有余。

自肯尼迪之后,一直到克林顿,陈香梅在美国政府担任了不少职务。虽然多半是闲职,但她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日渐加深。

主持了尼克松的就职典礼后,陈香梅每四年都会成为这里的座上嘉宾,她曾说:“我坐在前排,看着美国历史在我眼前演变。”

邓小平:全世界只有一个陈香梅

1981年,陈香梅在离开中国大陆32年后再次回来。这一次,她是作为里根总统的亲善特使,接受邓小平邀请,前往北京访问。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她收到了舅舅廖承志的一封信,信里廖承志代表邓小平同志欢迎她回国访问,日期越快越好。

陈香梅激动万分,立刻向里根总统请示。里根很高兴,立即写了亲笔函,请她转交给邓小平,并让她以特使身份访华。

1981年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中,陈香梅握住了邓小平的手。她与邓小平亲切握手的照片立刻成为中、美两国各大报章的头条新闻。

在欢迎宴会排座时,邓小平让陈香梅坐在第一贵宾的位置,他说:“陈香梅坐第一,参议员史蒂芬先生坐第二。因为参议员嘛,美国有100来个;而陈香梅嘛,不要说美国,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这之后,陈香梅为两岸关系解冻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1989年初,她在台湾组团赴大陆访问,她的举动被评价为“开风气之先”。

在最近这些年,陈香梅虽然高龄,但仍然在大洋两岸来回,促进文化交流,还设立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

在她的自传《春秋岁月》里,她记录下自己在各地的见闻,处处流露出对祖国的感情。在一次回国后,她写道,虽然自己远嫁美国,但永远无法忘记同胞,“对于祖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观点上的一些改革和变化都使我无法忘怀,无法置身事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