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芍药,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切薄片干燥,即生芍药;文火炒至微黄,即炒白芍;用黄酒喷淋,文火微炒,即酒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炒制,即土炒白芍;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即焦白芍;
别名白芍,
性味:苦、酸、微寒,无毒。
归经: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一、养血敛阴,治疗肝血亏虚、月经不调、胎产诸证、体虚多汗等证;
二、平抑肝阳,治疗阴虚动风证、肝阳上亢证;
三、柔肝止痛,治疗肝及诸痛等证。
配伍应用:
一、肝血亏虚,可见面白无华、眩晕耳鸣、爪甲不荣等症。
白芍味酸入肝,善养血敛阴,故常用治肝血亏虚诸证。又因其性微寒,故以血虚有热者用之为宜。若与熟地黄、当归、川芎同用,则既有补血、和血作用,又无寒凉滞涩之虞。
组方四物汤,为补血之要方,治血虚诸证,无论属寒属热皆可以此加减为治;
二、妇女肝血不足,冲任亏虚,可致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以及胎前产后诸疾。
白芍味酸微寒,通过养血、敛阴、柔肝,又有良好的调经止痛作用。亦为调经之要药,尤以血虚有热或兼肝旺者用之为宜。
前述四物汤,此方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治上述妇女肝血亏虚所致诸症,均可以之加减为用;
三、体虚多汗有盗汗、自汗之分。睡则汗出,醒则汗收,谓之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所致,治当滋阴、退热、止汗。
白芍酸敛微寒,善养血、敛阴而止汗,故可治盗汗;白芍与桂枝、生姜、大枣同用,即《伤寒论》所载桂枝汤,可治风寒表虚有汗证;白芍与桂枝、附子、生姜、大枣同用,即《伤寒论》桂枝附子汤,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汗出不止;
四、热病、久病或误用汗下,阴血被伤,水不涵木,可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肌肉瞤动,甚至瘈疭,以及脉气虚弱等证,治当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白芍味酸散寒,既养血柔肝,又善平抑肝阳,故常常选用,并参与滋阴养血、平肝息风之品同用。
另外,取白芍养血柔肝之功,与黄芪、桂枝、生姜、大枣等同用,又治血痹、肌肉麻木不仁,如《金匮要略》所载黄芪桂枝五物汤;
五、肝为刚脏,体阴用阳。
阴血亏虚,肝阳上亢,可致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重足飘等证。
白芍养血敛阴而平抑肝阳,且性微寒兼清热,故治肝阳上亢证常用;又常与清热凉肝、息风止痉的羚羊角、钩藤、菊花、桑叶,以及滋阴、凉血、清热的鲜地黄等同用,如羚羊钩藤汤;
六、肝藏血,主舒泄,主筋。
肝血亏虚、肝气不和、筋脉失养,可致胁肋脘腹疼痛,或四肢拘挛作痛。
白芍既善养血敛阴,又长柔肝止痛,故治上述肝急诸痛,每每用之,常与缓急止痛的甘草同用,以增强药力,即《伤寒论》古方芍药甘草汤,此方以芍药配甘草为基本配伍,与其它药伍用,可治如肝郁血虚而致的胁肋作痛,或妇女乳房胀痛,脘腹挛急作痛,还可用于治疗四肢拘挛作痛等诸痛证。
用法用量:参照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