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因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发率不断上升,一旦发病可损害到脊神经根以及周围神经健康,还会累及到颅神经。由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危害性严重,大家需关注自身健康,且要全面普及该病的相关起因,那么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具体有哪些呢?
1、感染
约有70%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因感染而发病,且在发病前的八周可出现前驱因素,半数以上者可产生呼吸道以及胃肠道感染症状。如患者存在有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情况,则会产生腹泻不适的表现。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染因子,比如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可提高该病的病发率。
2、自身免疫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可由细胞免疫介导而引发,而后期时多为体液免疫介导。大多数患者的血清以及脑脊液当中能够测得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继而破坏神经,最终出现了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单相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后应当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可在急性期间使用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有免疫球蛋白,也可使用激素药物来治疗。但该病无需进行手术治疗,如病情不断发展,且用药后没有任何的疗效,则要考虑血浆交换治疗,但产生的治疗费用较大,很多家庭无法承受。
上述就是引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起因,大家要留意自身的健康,需警惕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等症状的产生,身体发病后不容忽视治疗工作,应当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及早处理才能控制病情发展。此外要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提防继发感染等情况的发生,严重者应当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