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本文关键词:核辐射,相关知识

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本文简介:核辐射的相关知识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观事实,是正常现象。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辐射定义

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辐射。

核辐射标志

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皮肤沾上后烧伤明显。

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γ辐射和X射线相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

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功率

正常本底地区

照射量升高的地区

核爆炸

宇宙射线

***

2.0

宇生放射性核素

***

***

陆地辐射:外照射

***

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

***

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Rn

1.2

10

吸入220Rn

***

0.1

食入222Rn

***

0.1

总计2.4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核爆炸

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

放射诊断

***

放射治疗

***

医用同位素

***

放射性废物

***

核爆炸落下尘

***

职业照射

***

其他辐射源

***

核电站周围

***~***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

职业照射

20

50

公众照射

1

5

注:中国将颁发的标准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外照射防护方法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

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受照射时间的控制、增大与辐射源

间的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控制内照射原则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

控制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如何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要是:

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防止伤口被污染。

核爆炸

β粒子防护

β粒子、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

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γ粒子防护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c)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

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核辐射效应

核爆炸头10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物体的

核辐射防护

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由于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又称贯穿辐射效应。

早期核辐射主要由弹体内核反应产生,或从裂变产物中释放,或由中子与空气作用产生。

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能量),其单位为戈[瑞],指每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

早期核辐射可直接或间接使物质电离,造成辐射损伤,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件。

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使摄影胶片感光和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

早期核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即使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事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

早期核辐射穿过物体时期强度将被削弱,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来防护,工事和重型兵器本身对早期核辐射效应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辐射环境

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

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放射性活动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

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毫希/年。

带夜光表每年有***毫希;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约***毫希;每

天抽20支烟,每年有***毫希;一次X光检查0.1毫希等等。

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

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全人类集体辐照剂量中,3/4来自自然界。

约1/5来自医疗及诊断,核电的份额是1/400。

假定全球人类的预期寿命为60岁,则每天抽一包烟将减寿7年,而核电的影响是减寿24秒。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放射性污染源。

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

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浮于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α射线(粒子),人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射性气体氡,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

氡是肺癌的一个致病因素。另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氡,特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经监测表明,室内氡气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氡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氡浓度的良好措施。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选择地使用。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

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谨防饮用水受到核污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

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遍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的放射性污染。据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中含氡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

因此,各地有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

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含有U、Th、Ra、210Po和210Pb。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

如果必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佩戴金银首饰是人们,尤其是女士们美容化妆的重要生活内容。

殊不知经常佩戴首饰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容易患“首饰病“,即皮肤病。

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首饰制品,这些首饰制品的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大。

据报道,美国专家在检验了几千件首饰后发现,其中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严重地损害,如果长期佩戴,有可能诱发皮肤病或皮癌。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放射性物质测定。

室内摆件虽然体积和重量均较小,但它们是“宠物”,紧密贴近人,其放射性有时也会伤人:

宝石,有名贵的金刚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猫眼以及普通宝石水晶、玛瑙和石榴石等。

这类宝石经检测,尚未发现有高放射性的,例如水晶,是石英晶体,放射性就很低,玛瑙放射性也不高。

玉石,包括硬玉和软玉以及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刻的矿物和岩石,如辽宁的岫岩玉和新疆的和田玉,广东的“广片”,浙江的“青田玉雕”,天津的“彩玉雕”和湖北的“松石雕”等。

其中如大理石以及与之相近的云石、汉白玉、东北红、东北绿、曲纹玉、桃红、艾叶青、曲阳玉等,及其制品都是由灰岩变质而成的,放射性都很低。

“夜明珠”,据悉,一是由重晶石中的部分钡置换镭后,并经加工而成的,夜能发光,有强的放射性;

二是由萤石经加工而成,在加热或在紫外线照射下显萤光以及在受到铀照射后,可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

三是由某些含磷的物质加工而成,一般具放射性;四是由某些材料加工而成;五是由辐照而成。

“夜明珠”是否具伤人的放射性,一要看放射性安全证明,二要经过实测,并以国际或国家标准来衡量。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

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具体的说: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

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

多次吐、泻,休克,白细胞数急剧下降。

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损伤。

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6

周内死亡;

***~***: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预防核辐射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

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

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受到辐射才能吃碘药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此后,如何防辐射,成为众多博友的热议话题。

微博上传言,吃碘盐、提前吃碘药能有效保护我们不被核辐射危害。

对此,浙医一院职业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慎永提醒:“千万不要盲目购买碘盐、碘药服用。”

“日本地震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核辐射。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常用的防辐射措施,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根本起不了作用。

受到辐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洗澡。”

高慎永主任医师说道。

他说:“碘盐里所含的碘是极其微量的,吃碘药也必须在受到污染危害之后,一天一次,每次一颗碘化钾。

自行购买提前吃,反而会对自己身体造成危害。”

而在新浪微博上,@科学松鼠会也提醒博友:“普通民房虽无法保持微正压,但紧闭门窗仍能避免部分放射性微尘进入。

若身处放射性区域,进入室内后可将外套外裤集中放置,然后使用清洁水源冲洗身体。

冲洗法可去除核沾染物,当然必须保证冲洗水源没被污染。勤洗手,避免内照射也是关键。”

专家谈如何预防核辐射

2011年03月16日

18:22

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国际在线消息: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中国已经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的报道,但是依然有很多民众担心可能会受到核辐射,也有人开始纷纷购买碘片来预防,但是也有报道说不能轻易地服用碘片,各种说法众说纷纭,大家到底应该怎么来防止受到核辐射,我们接下来再来请教一位专家,连线的是阜外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报道说,有一些民众开始购买碘片来防辐射,今天上午香港卫生署也表示,为了应付一旦发生核辐射事故,香港已经储存了14万粒碘片,以备不时之需。

那您从医学的角度来跟我们解读一下,碘片能够随便服用,它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防护作用?

何作祥:碘片一般来讲,不应该随便服用,因为从辐射来讲,碘是甲状腺所需的一种物质,它可以在体内摄取放射性的碘的时候有一些摄取作用。

如果我们在有放射性的碘进入到人体内,我们用碘片可能会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但是从目前来讲,所谓核污染,主要是空气或者是环境中的放射性,那么这些放射性对甲状腺,包括对整个人体脏器的损伤,如果用碘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以我们不应该轻易的服用碘片,而且服用碘片可能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因此老百姓不要盲目地服用碘片。

主持人:假如这个副作用,但是说没有受到核辐射却又服用了碘片,会出现什么样的副作用?

何作祥:当然碘片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方说我们盐里面也都加有碘,这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面都会摄入的一些物质,刚才我已经讲了他对于像这种外环境里面的辐射它是没有任何预防作用的,所以没有必要。

另外一个就是说服用过多的碘片肯定也是对人体,虽然说不会有严重的副反应,但是也会有一定的不良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重视的。任何药物或者我们吃东西过量的服用肯定会有不好的作用。

主持人:假如现在有一些人可能已经服用了碘的话,您对这样的人有什么建议?

何作祥:应该说服用一定量的碘片,就像我们的吃盐的碘,这个对人体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副作用。

主持人:只要停下来就行了。

何作祥:

第一,使用碘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过量的服用碘可能也会有一些不良的反映。

主持人:总之,现在服用碘也没有用,所以大家不要去服用了。

另外我们看到日本一些地方的核辐射都出现了超标的现象,但是不同的地方超标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这种不同程度的辐射超标,对于当地的民众来说需要采取什么样不同的防护措施吗?

何作祥:老百姓对于辐射的超标应该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首先在自然界就存在放射性。当然在这种所谓的自然灾害以后,我们的环境的辐射性明显的增加,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是跟辐射的剂量,随着辐射剂量的明显增加才会出现的。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觉得放射性的水平高就会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

我们一定要根据权威机构专业的专家的建议,比方说我们辐射超标的水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应该注意。当然这种注意不要到高辐射的地区或者是地方去,另外就是说要注意一些不必要的公共场所。或者还有的就是注意我们的个人卫生,避免我们的放射性的物质进入到人体里面。

主持人:像戴口罩这些管用吗?

何作祥:戴口罩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个口罩不是普通的口罩是我们医用的口罩,空气里面有放射性的话,那么可能会。

核安全小常识: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介绍,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

隐蔽是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

撤离是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

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还可实行服碘保护,即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

服用稳定碘产生负效应的危险,对单次服用而言很小,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

受到大剂量辐射会有什么后果?

短期内接受1Gy也就是约1000mSv剂量以上的辐射,人体会产生急性辐射病的症状。在此剂量以下,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可见的症状。

切尔诺贝利有134人被确认受到了1Gy以上的严重辐射,并诊断为急性辐射病。

后来有28人在3个月内去世,有14人在10年内去世。这是非常可怕的后果;但这也意味着还是有一部分人,即使受到了严重的辐射,在10年后还是存活的。

全球自45年到81年的核试验,共向环境排放了960PBq的放射性铯;对比之下切尔诺贝利释放的是60PBq。

如果大部分人类在这种环境中还没有受到显著危害,那么目前为止泄露量远低于切尔诺贝利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就不值得对自身健康过度忧虑。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会存在多久?

有多危险?

如果水蒸气中含有的放射物质是N和Cs的同位素的话,会迅速降低辐射强度,随风扩散后,对较远地方影响不大。事实上,即使没有核电站,自然界中也有天然的辐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氡气,人体辐射和去医院看病需要的检查。

天然的辐射和人类排放的辐射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剂量小就无危险。但是如果反应堆堆芯熔化破裂,裂变产物中,碘141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半衰期约为30年,这两样尤其是后者是比较致命的放射性元素。

从核污染的严重性来说核电厂泄露比核弹爆炸更严重。

一般来说,以放射尘污染的严重程度排序,聚变弹(氢弹)<

裂变弹(原子弹)<

核电厂泄露

因为核电厂泄漏出来的很多都是超长半

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例如聚变产物钚,半衰期长达几百上千万年,钚有二十种放射性同位素。

其中寿命最长的有钚-244(半衰期为8080万年)、钚-242(半衰期为***年)及钚-239(半衰期为***年)。

其余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都低于7000年。

动物组织内只要含达每公斤数毫克的钚就能致死。

核电站会像原子弹一样爆炸吗?

核反应堆是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爆炸的。

这个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核反应堆的燃料铀不纯,它们没有能力产生原子弹式的爆炸。

虽然核弹和核反应堆都是以铀为原料,但两者对纯度的要求完全不同,从地下挖出来的天然铀含***的铀238和只有***的铀235,而只有后者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

生产核弹时,你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去除杂质铀238,要求铀235的纯度在90%以上,而反应堆中一般只需要稍微3%左右提纯的铀,正如烈度白酒可以点燃,啤酒却不能点燃的道理一样,反应堆即使失控,也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不是说反应堆已经停止了,那么为什么还要降温散热?

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可控裂变在一开始关堆成功时就停止了,只是有大量的余热和同位素衰变的少量继续发热需要冷却。

如果冷却泵没坏,这点热本来根本不是问题。

现在冷却泵坏了,还一直持续不断产生低水平的热量,把反应堆压力容器里的水都蒸发了,没有水冷却,这点热足够最终融化堆芯,造成烧穿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事故。

一旦烧穿压力容器,融化堆芯到了很厚(1米3混凝土加12毫米钢板)很大的安全壳里,可以用喷水的办法包住放射物质,继续降温。

按设计这个时候堆芯会冷却固化,预置在安全壳里的去氢剂会把氢和氧结合生成水,减低壳内压力,最终形成稳定的状态。

如果说核电站并没有泄漏,那么测量到的放射性从何而来?

最先出事的福岛一号核电厂二号反应堆使用的反应堆是由GE设计的沸水堆,原理和我们平时用的蒸汽压力锅类似。核燃料对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汽化,然后蒸汽驱动汽轮机产生电流,然后蒸汽冷却后再次回到液态,然后再把这些水送回核燃料处进行加热。

紧急降压直接排除炉内蒸汽会有放射性物质泄漏,但这都是里面的包括非常小剂量的铯和碘同位素,衰变的快中子,空气、水反应生成的氮、氩放射性同位素等,不到几秒就衰变光了,没有危害。只要堆芯没有熔化和破裂,就不会有大问题,实际上相比之下,四号反应堆的乏燃料池起火才是个更迫切的大麻烦。

核电站事故一览

1957

年9

月29

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65

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

名居民。

1957

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

39

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

65

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9000

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000

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

1979

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而使冷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1979

年8月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1000

人受伤。

1986

年1月6

日:美国俄克拉荷马一座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结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

人住院。

1986

年4月26

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云团直抵西欧,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

爆炸最终导致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受到的核污染最严重。

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

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通过风力、雨水等传播途径,污染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等一些堪称世界上最富饶的土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6000平方公里土地无法使用,400多个居民点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以及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2011年3月14日: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

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已确认遭核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

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