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不是秀文笔,而是对自我思维的修炼和升级!

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不是秀文笔,而是对自我思维的修炼和升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为什么要写作?写作不是秀文笔,而是对自我思维的修炼和升级!

关于写作,十年前我的认识是只有那些文笔很好的人才写作,

从毕业一直到现在,每年我花费买书或者知识付费的投入不低于5000元,家里的纸质书卖了一堆又一堆,渐渐地也开始买电子书,减少纸质书的存储空间。

前些年一直写东西,但都没有公开的发出来,随着这些年自媒体的发展,我意识到,读了这么多东西,不写出来,价值很小,东西写出来,拿出来给大家看,会有更大的收获。

写作的好处

一、写作是对思维的修炼

就写作本身而言,写作可以 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总结能力,而且写作是深度思考的工具

对我来说,写作是深度思考的工具,以前想问题很肤浅,为使自己想问题更透彻才下力气去写的。

在写作过程中我会看大量的内容,文章写出来了,对某个问题想的也就比较透彻了。

单纯凭空想是很难把问题想全,想透彻的,因为人的脑力有限,想全并记住每个方面很难,也许现在想到了一个方面要是不记下来过会就忘了,再想可能怎么也想不起来。思想需要载体,需要记录,写作是最好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把头脑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都提取出来。

二、写作是一种云交流

人为什么很难跳出自己的圈子?从物理空间来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生产关系。就像农民被固定在农田里一样,一辈子就是耕种交粮,生儿育女,这就是他一生的圈子,如果跳出去,他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工人也是一样,他的一辈子就是工厂,工厂就像农田一样牢牢的束缚着他。

其次,每一个社会里面,信息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信息的交流可以促进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从物理空间来看,一个人在物理空间接触的圈子和信息是有限的。

但写作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写作是云交流。打通了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通过写作,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的人员交流。

这些反馈和交流,给了我更多思考问题的角度,给我提供了不同的素材,让我有了更多的样本的积累,进一步促进了我的写作,进而给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写作的一些看法

一、很多人看了往往也写不出来,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开始写作的人都会遇到这个爬坡期,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以为内很多人的写作就是高考的那800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此外,很多人其实是阅读消遣类的书籍,所以要想提高最主要的还是你要去做,当你积累了下来,你可以在这个领域积累一定的势能。在阅读里面,你的专业是什么,你要当做一项长期的事业去做。你需要长期的研究,长期的投入。

二、一定挑最好的内容去阅读

书籍是最好的载体,什么样的内容是好的内容呢,经典的书籍,是知识的原点。

吴伯凡老师说过,我不怕一年读100本书的人,我怕那种把一本书读了100遍的人。经典的书籍每一回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而且,经典书籍会让你思维的源头上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三、记笔记,并且定期做整理。(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回忆)

看过了不是你的,说出来才是你的。阅读要在一个垂直领域,你扎透了,才会更快。需要有一点匠人精神,要信息积累的效应,没进步说明你还没到达那个临界点。

四、 对一些话题进行一些日积月累的积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这个话题进行积累和采样素材,全方位地立体化描述和认识。描述多了,也就能根据不同场景应用起来了。

我的写作心得

一、关于写作,有些人说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

这其实是一种 错误的说法 ,有些内容你当然可以写出来,不需要发表出来,等内容成熟后再发表未尝不可。

但前提是你要形成一种习惯,习惯先养成,再谈质量。

不然后面的都是0,很多人放弃,就是一直纠结写出来的东西要精彩,要一炮而红。

任何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一定是现有数量堆积起来的习惯和依赖,再有细致的雕刻和精进。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拖延的文章,很多人拖延的心理是完美主义和惧怕,因为完成的事情=能力=表现。但拖延就是安慰自己完成的事情,并不是我的能力的真实表现。

二、在情境中学习并输出

「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 人的学习受到情景制约或者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通过学习所得,你写成文字输出,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从学习科学的角度讲,从「情景学习」出发,它的要点有:

找到学习共同体: 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你开始写作的那一刻,会找到相同的圈子。 隐性知识显性化: 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称之为策略知识,通过写作,就是把这种隐性知识进行程序化操作的过程。 模仿榜样: 在现实情境中很难找到的榜样,在网络上通过写作可以进行交流,而相同的圈子和情景,不仅可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可以与更多的人进行链接。 三、逐步进阶

写作,养成习惯永远是第一步,不要追求质量,而是数量堆积起来的习惯。

第二步,考虑写作的系统化、有深度、有理论。 成系统保证思考的宽度,想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深度是找到问题的各个方面后把每个方面都研究透彻,努力看到本质。

写在最后

说这些并不是说大家都去写作输出,最简单的可以写出来不发表。

通过写作给人一种思维的锻炼和练习,有时候有些话在嘴边,能零零碎碎的的说出来,但是一旦落笔却无从下手,其本质是想法和思维还没形成体系。

通过类似写作的形式,把思维落实在纸上,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和认知的提升,并不需要多复杂的形式,我们大多数人一辈子并没有那么多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做多大的成就,通过思维的训练和所看所得,以一种看得见的形式落实下来,对自己对孩子就是一种教育和教导。

我就是通过对自己孩子2年的行为和问题的记录,对我自己教育孩子有一种引导,根据我这些年的阅读和教育孩子的问题,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我会逐渐地把这些整理成文章写出来,对那些需要的人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