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拾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
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
韩山拾得讨厌他爹。
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
班上几个蛮横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
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
叫你爹来!
" 韩山拾得绝食三天。
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
韩山拾得回到学校。
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他不起身。
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
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
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
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
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
他晕了。 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
"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 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
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
等到我参加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 赫有名的山哥。
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
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
韩小山回头扔了句脏话。
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上敲成两段。
两伙人打起来。
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
韩山路过瞅见。
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
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
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
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
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
让县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
韩小山一战成名。
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
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
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
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
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
1990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
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
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
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
"就在那一天,我真正长大成人了。
" 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
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是主要市场。
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
"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这种境界是和尚修的。
"韩山拾得脸上的笑容不无嘲讽,"猪什么都能忍,到头来还是要挨上一刀。
" "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
"我问。 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
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
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
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
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
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
羽绒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
" 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
" "是呀,你认得她?
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级宾馆一样。
县搬运站的老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
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