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芸个人资料:张吉芸与老公李晓华的爱情故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张吉芸个人资料:张吉芸与老公李晓华的爱情故事
张吉芸是香港华达集团董事长李晓华的妻子,了解张吉芸,我们可以从李晓华的创业人生路上了解。
李晓华在苦难和挫折中积淀人生
他的崛起,是中国腾飞的一个缩影
——香港华达集团董事长李晓华的创富之路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
●1973年,回北京,当过锅炉工、炊事员。
●1979年,开始经商。
●1985年,赴日本留学。
●1986年,创立自己的公司,在香港、日本等地经商。
●1990年,返大陆投资,建立多处实业。
●1993年,设立“李晓华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同年8月,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和平使者”的荣誉称号。
●从1986年至今,任香港华达集团董事长。
李晓华的法拉利传已捐献博物馆
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11位,拥有个人资产2.5亿美元。
苦难和挫折是一种经历,但它更是一种财富,李晓华正是在苦难和挫折中积淀着自己的人生。
李晓华在吉祥胡同小学和北京22中读书时,学习成绩并不优异。1966年厦天,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也照样参加红卫兵造反,上街游行、写大字报,忙得不亦乐乎。
1969年,他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浩大洪流,参加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奔赴北大荒,在荒林沼泽地开荒种地。那时候,只有17岁的他,真的认为自己是在干革命大事业。他和大家一样住帐篷和土坯盖的“干打垒”房子,一块干庄稼活,当过炊事员,开过拖拉机,一起在寒冷的北大荒洒下思乡泪。
在北大荒,李晓华还谈过恋爱,但因家庭条件太有差而告吹。
1975年,回城无望的李晓华费尽周折转到与北京为邻的河北省涿县农村插队。幸运之神与磨难也许就是从此开始的。
在涿县,李晓华当上了公社企业的推销员,如果说起他经商的经历,倒可以从这时候算起。凭着属兔者的机敏与天生的经商才能,李晓华使企业产品的销量上升了10倍。
一次,李晓华的父亲病了,他匆匆忙忙赶回北京,经人介绍,他要到西直门外的海军医院去打人买药,要找的人是位姑娘,叫张吉芸,父亲是中央警卫局的首长,住在中南海。张吉芸出身将军门第,而李晓华是工人的儿子,只身插队,仍在农村。他们之间的出身门第与社会地位差距太悬殊了。但这一对青年男女,却不顾一切地真诚而热烈地相爱了。社会的偏见,家庭的阻力,使他们的爱情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谁听了都为之动情的故事。为了爱情,张吉芸甚至以死抗争……
1978年,李晓华终于返回北京。托人奔瞳,在灯市口一家银行科研所找到一份烧锅炉的差事。小锅炉不大,只供十几间房子取暖,活儿还不算太累,但冬天一过,只好失业了。后来,又在经贸部出口大楼食堂当炊事员。每天的工作是揉面做馒头,虽然是累点,倒也驾轻就熟,因为他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过炊事员。
1979年,头脑灵活的李晓华在揉馒头之余,开始偷偷摸摸地做起了生意,像成千上万白手起家致富的人所经历的那样,干点倒买倒卖的事。李晓华出师不利,只因贩卖16块电子表,就被判处了三年劳教,尽管因为胃病,李晓华并没在团河农场呆上多久,但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单位除名。
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利益都挣满,挣该挣的钱,让利于人,见好就收,这是他的经商原则。
生存的本能,驱使李晓华寻找各种发展的机会。
他第一次到广州进货,正值T恤衫、变色眼镜走俏,虽然利润丰厚,但他并未为之所动。他来到广州商品交易会陈列馆,站在一台美国进口的冷饮机面前凝视了许久,然后问道:“小姐,冷饮机怎么卖?”服务员说:“没有货。”
李晓华灵机一动,找到了经理,先交朋友,请他吃了顿饭,又送了几条名牌香烟,这才把冷饮机买下。当他把冷饮机运回北京时,几乎囊空如洗了。
没有多久,就进入夏天了。他把这台新鲜玩意儿,运到北戴河海滨。他向当地人介绍说:
“这是新玩意,在中国是第一台。如果你们同意,你们出场地、人员,办营业执照,我出设备。赚钱各拿一半。”
于是这个临时的冷饮“合资公司”开张了。来避暑的人们,游完泳了、玩累了或在太阳光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汗排起了长队。五角钱的饮料一杯接一杯,那种清凉甘甜劲儿直沁心脾。这成了北戴河海滩浴场一大景观。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实实在在地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商业敏感和决策能力充满了信心。
这个夏天他净赚了十几万元。
秋风乍起,北方寒冷,冷饮机终于可以休息了。李晓华的心思又活了起来,他想:今年在北戴河独领风骚的冷饮机,明年肯定不会那么新鲜了,于是他决定改弦更张,另辟蹊径,准备将冷饮机卖掉。
当地的合作伙伴听说李晓华的冷饮机要出手,急忙找到李晓华说:“我愿出一万元买下。”李晓华却用原价将冷饮机卖给了合作伙伴。
这年冬天,满怀喜悦的李晓华漫步街头,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现代生活的勃勃生机。敏锐的李晓华又一次感悟到,物质生活的改善必然唤醒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长期处于“极左”禁锢中、看腻了样板戏的中国人,渴望着多姿多彩的文化娱乐。这正给商务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利用手上这笔“原始积累”干起了一项从未有人涉足的新买卖,购买了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做起了放录像的生意。据说当年河北省仅此一家,改革开放之初的人们禁不住港台武打片、言情片的诱惑,排队买录像门票成了当地一大景观。人们挤破脑袋也要进去看一看。一块钱一张的门票,有时被炒到十元。
1984年,当中国大陆上众多的人正争当“万元户”时,李晓华已经是一位百万元的“大款”了。
大智慧者往往见人所未见,凭着敏感的直觉李晓华感觉机会即将来临。
李晓华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结识了一位忘年之交,他就是原北京市一商局副局长宋学进。这两代人也许有缘分吧,两人一见面几乎无话不说。有一天,两人促膝畅谈,老宋说:
“你听我说,我是做了一辈子生意的人,旧社会当过店员,新社会当过营业员,在西单商场当过经理,又在一商局当副局长。在做生意上,我是前辈,你是晚辈。那么我告诉你:要学做生意,先得学做人。纵观古今中外成功的商人,无一不是道德修养非常好的人,这点是肯定的。做商人可不能只满足于几十万元的生意,要做就要做大生意……”老宋继续说道:“你现在的文化水平太浅了。要学做大生意,应该出国去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虚心向外国人学习经商之道。要有志气成为中国的大商人、爱国的商人,将来为国为民效劳。”
宋学进一席肺腑之言,使李晓华茅塞顿开。
1985年底,年已34岁的李晓华毅然告别娇妻幼子,东渡扶桑。他一面在东京国际学院学习,一面在中华料理店刷盘子,又到日本商社打工,留心学习日本的经营之道。
有一天,他无意中发现老板桌上的报纸有条不起眼的新闻,“中国生产的‘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价格一路上扬。”
凭着敏感的直觉,李晓华感觉到机会即将来临。他立即返回国内。
数日后,北京‘101’毛发再生精厂门前来了位中年汉子,他走到门房前打听道:“我想买‘101’,在哪里办手续?”
门卫告诉他:“一年以后再来吧。”第二天,这汉子又来到“101”毛发再生精厂,被门卫放进去了。他找到销售科,一个办事员接待了他。他说明来意,接待人员仍然告诉他:“一年以后再来吧。”
第三天,一辆当时京城尚不多见的新款式奔驰280直驶进“101”厂大门:“海外华侨李晓华先生慕名来访。”
于是,西装革履的李晓华被礼貌地让进会客室。谈不多时,李晓华了解到“101”厂职工上下班和领导公务活动有缺少交通汽车的困难时,便说:“只要贵厂在一个月后供应我。‘101’,我捐赠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轿车。”
协议在厂家的满意中达成了,从此,李晓华便与“101”结成了生意伙伴,并成为“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经销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