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体格发育评价的三个方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一、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婴儿期是
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
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规律,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两年发育较快——神经系统发育先快后慢;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前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慢-快-慢);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先慢后快。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发育相平衡。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比如说运动发育为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出生后运动发育的规律是:先抬头(2个月)、后抬胸,再会坐(6个月)、7月翻身、8月爬;9月站、123岁走跳跑。
(2月抬头6月坐,7月翻身8月爬,9月会站成正果,123岁走跳跑。)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的生长“轨道”不会完全相同。
2孩子体格发育评价的三个方面
(1)发育水平:对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进行横断面测定评价,就是将孩子在某一阶段时间的某一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值与正常参考人群值相比较。此比值就是孩子的发育水平(它一般可分为上、中上、中、中下、下五个等级)。
如果孩子的某一指标大于或者小于正常人群测量参考值的最高或者最低标准,父母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以便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
(2)生长速度:每次对小儿的体重或者身长测量后,要进行动态纵向观察(比如生长监测),看其每月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这种连续纵向的测量观察,可以跟随孩子的自己生长轨迹,及时发现生长偏离(增长过快、过慢或者不增长)情况,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3)匀称程度:对小儿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比如:医生通过对小儿的坐高/身高比值进行评估,可以看出小儿下肢的发育是否正常,以此评价孩子的身材发育是否匀称。
用孩子的体重(kg)/身高(Cm2)即KAUP指数,来评价孩子是否太胖或者太瘦等。
3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一、体重 体重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的最重要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因为体重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可以受多种因素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的影响。
体重在出生头3个月增长最快,一般为月增长600~1000克,最好不低于600克。
3~6个月次之,一般月增长60 0~800克。6~12个月平均每个月增长300克。
1岁后儿童生长速度明显减慢,1~3岁儿童平均每个月体重增长150克。1岁后儿童的体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体重(kg)=年龄(岁)?+7(或8)
二、身长 身长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营养、疾病等)对身长影响不明显。它主要受遗传、种族和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身长的增加同体重一样,也是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年增长25厘米。第二年平均增长10厘米,第三年平均增长4~7.5厘米。
幼儿期儿童的体型由婴儿期的肥墩型向瘦长型转变。这期间躯干稍长些,下肢稍短些。幼儿期后,四肢的增长逐渐快于躯干的增长。一岁以后平均身长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 +80(cm)。儿童的身长与体重都可以用国际卫生组织的标准来评价。
4一个月宝宝的体格发育
体格发育
体重 此时的婴儿体格生长速度非常快,比出生时重了700-1000克。
刚满月时体重约为4公斤(4000克),快到两个月时增加到5公斤(5000克)。
身长 比出生时增加2-3厘米,男婴平均为56.95厘米,女婴平均为56厘米。
头围 男婴为38.2厘米,女婴为37.47厘米。
胸围 男婴为38厘米,女婴为37.32厘米。
神经精神发育
运动机能 俯卧时能将下巴抬起片刻,头会转向一側;
觉醒时,显得十分活跃,会慢慢地转动头部,伸胳膊,蹬腿,身体有些伸展运动,能蠕动身体。
视觉 婴儿能注视片刻离他20-30厘米处的物体和母亲的脸。
触觉 有物体碰触他的手心时他会抓住(称之为握持反射)。
听觉 听到母亲的心跳声会安静下来。近旁约10-15厘米处的响声会引起孩子的警觉,头会转向声源。
能区别人的语言声和非语言响声,以及不同的语音。
母亲和婴儿说话,他能注视母脸片刻,出现反射性微笑,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
5宝宝的营养状况与体格发育
一、体重是衡量宝宝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一项指标。
按一般规律,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应为3千克,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增加0.6千克;6个月以后,平均每月增加0.5千克。
宝宝出生6个月时,体重应为出生时的2倍,1岁时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后体重增加速度减慢。
但是,从近年来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国内婴幼儿体重的增加已大大超过一般规律,这与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密切关系。不少宝宝3个月时体重就能达到出生体重的2倍。
宝宝体重增加虽然是健康的重要标志,但也要注意不能营养过剩,以免引起肥胖。
二、身高是反映宝宝近期与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为50厘米,1岁以内增加50%,为75厘米;1-4岁内再增加25厘米达到1米。
宝宝身高增长的速度很快,所需要的营养也相对较多。
日本儿童目前的体格状况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日本人身材矮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重视营养,日本儿童的平均身高增加很快,从109.1厘米飞快增长到114.5厘米。
三、牙齿是衡量宝宝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宝宝出生后6-8个月开始出乳牙,1岁时萌出6-8颗,2岁至2岁半时出齐,达到20颗。宝宝牙齿的健康与钙、磷的供给关系很大。在这一时期如果缺钙,将会导致严重的牙齿钙化不佳,影响咀嚼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