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属于择期手术,是将病变组织进行切除的一种术式,主要用于治疗腹膜后肿瘤。该类肿瘤起初因无明显症状,就医常较晚,部分患者就诊时肿瘤已侵及邻近器官或重要血管,因此主张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加大手术难度,不利于术后愈合。
1.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方法较多,根据切除范围可分为根治性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以及姑息性切除术。(1)根治性切除术:是指切除整个腹膜后肿瘤病灶,达到肉眼及镜下无肿瘤残留,常用于良性肿瘤者。
(2)联合脏器切除术:将肿瘤病灶与受累的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适用于恶性肿瘤如无远处转移者。
(3)姑息性切除术:是指部分肿瘤或包膜内肿瘤切除,其效果等同于活检加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差。
2.还可分为开腹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两种,具体如下:
(1)开腹腹膜后肿瘤切除术: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大严重的患者,因为开腹切除术比较直观,操作方便,便于切除肿瘤,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长。
(2)腹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适用于良性肿瘤,累及范围较小,或者为早期恶性肿瘤且未扩散者,有术中损伤比较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无绝对最佳手术时机,当有明确适应症时,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应在确诊后尽快实施。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费用与医院、地区、病变程度、术式、肿瘤类型等因素有关,一般在正规三甲医院用大概手术费用在1万元-2万元。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手术费及相关检查和药费,可以按医保报销,具体报销比例以当地医院为准。
1.术中大出血:腹膜后肿瘤的体积常巨大,血供丰富,与大血管关系密切,但多为推挤、压迫、包绕。术中如损伤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可迅速将大部肿瘤切除,留下血管壁上少许瘤组织,在良好的显露下看清出血部位,进行处理。在复发肿瘤术中,大血管周围粘连较多,打开血管鞘,在鞘内游离以保护血管。氩气刀电凝止血对渗血有效,但侵及腰大肌、骶前静脉丛或椎外静脉系前丛的情况,应迅速切除肿瘤,用大纱垫压迫,确认非大血管出血,填塞宫纱或纱垫压迫止血,确切记录宫纱或纱垫数量,并将其一端置于切口外,术后3-7天拔除,此时切勿清除残存的肿瘤组织,否则将招致凶猛的大出血。如患者身体状况尚好,可于术后3个月,再行肿瘤切除。
2.损伤直肠:巨大腹膜后肿瘤占据整个盆腔,直肠受压、操作空间小,如有术中出血等情况,易于导致直肠损伤。在理想的术前肠道准备前提下,可以一期修补,否则可行修补和近侧结肠转流术。可疑损伤者、术中直肠注气或亚甲蓝液,明确有无损伤。
3.损伤泌尿道:输尿管被推移在腹膜后肿瘤中极为常见,多为弓状向前或外侧移位,因此麻醉后置入输尿管支架可指导手术,若发生输尿管损伤,可行对断吻合术,并放置引流,术后3-4周膀胱镜下拔除支架导管。膀胱三角区严重损伤应行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吻合困难者行膀胱切除与双侧输尿管回肠吻合回肠造瘘术。
4.损伤神经组织:良性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切除多不困难,一般不会损伤多条脊神经,恶性者切除困难、损伤概率较大。盆腔腹膜后肿瘤可压迫股神经或坐骨神经,股神经损伤表现为伸膝功能障碍,术后需坚持进行功能锻炼,一般2年后可恢复不扶拐行走,否则行部分屈膝肌伸肌化;突入坐骨大孔后方的腹膜后肿瘤切除时易于损伤坐骨神经,造成足下垂,随时间推移可有部分恢复。
1.术后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因恶性肿瘤或术中出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瘤床巨大或肿瘤部分切除术后残留肿瘤创面,渗血难以自止;术中大血管损伤修补后再次破裂;巨大腹膜后肿瘤切除后相对术前腹腔内压力下降,负压增加;结扎线脱落等。应遵医嘱给予大量止血药,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检测中心静脉压及每小时尿量,保持腹腔双腔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液性状及总量。可根据患者引流液选择输同型浓缩红细胞、新鲜血浆,滴注止血药、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垂体后叶素、补充维生素K,及葡萄糖酸钙后,若出血不止,血压依然难以维持正常,应再次开腹止血,术毕应妥善放置引流管。
2.血栓形成及栓塞:多见于静脉破裂修补或行血管移植术的患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华法林、尿激酶等药物治疗。
3.肾功能不全:原因包括一侧肾脏术前已无功能,术中大出血造成肾缺血,术后低血容量造成肾灌流不足,肾脏本身存在疾患或误用具有肾毒性药物。避免术中、术后大出血,维持血容量平衡,避免使用氨基苷类抗生素等肾毒性药物。
4.胃肠道并发症:此手术时间长,对腹腔干扰大,部分患者合并脏器切除或损伤,因此肠蠕动恢复较慢,需较长时间胃肠减压处理,此间注意肠外营养支持及水电解质平衡维持。
1.肢体活动障碍:股神经损伤可造成伸膝功能障碍,术后若未坚持功能锻炼,可能会影响正常行走;术中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足下垂,损伤严重者难以自行恢复。
2.术后复发:即使根治性切除,术后也可能复发。与肿瘤巨大,无法达到1cm的无瘤切缘;由于切口过小或麻醉欠佳,粗暴操作等导致肿瘤破裂;术中大出血,仓促止血,结束手术导致肿瘤残留;分叶状肿瘤向四周间隙浸润,无法根治性切除;穿刺活检导致肿瘤播散;术时已经存在腹腔游离种植灶等原因有关。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其影响生育与畸胎瘤的情况及其手术操作过程是否损伤卵巢有关,若腹膜后畸胎瘤,没有累及卵巢,且术中也没有损伤卵巢,在行切除术之后,通常也不会影响生育。畸胎瘤起源于潜在多功能的原始胚细胞,多为良性,但恶性病变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的趋势,所以建议腹膜后畸胎瘤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快实施手术治疗,以避免良性畸胎瘤因未及时治疗而导致恶变,同时可降低肿瘤感染、破裂、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1.凡诊断为腹膜后肿瘤而瘤体不是太大、基底不宽,且尚未固定者。
2.初次探查未能切除的肿瘤,如在探查后经放疗或化疗,肿瘤明显缩小并估计有可能切除者。
3.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若尚能移动且无禁忌症者,也可争取二次手术切除。
1.高龄、全身衰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2.有心、肺疾患伴严重功能障碍者。
3.远隔部位确定有肿瘤转移者。
4.有大量血性腹水者。
5.肿瘤巨大,且粘连固定者。
患者和家属需要准备的事项如下:
1.家属应了解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必要性、手术原理及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及时准备住院必需品,以及陪伴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
2.患者术前应配合护士做好皮肤准备,留置胃管、导尿管,并配合护士进行肠道准备。
3.医生会详细同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以及麻醉前需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血液检查:术前需要完善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细胞了解是否存在血液病、感染性疾病,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另外,还需要做凝血四项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自身的凝血功能等情况,排除手术禁忌症。
2.影像学检查:术前作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双侧肾功能及输尿管移位情况,因为有时需合并切除一侧肾脏;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可以了解肿瘤血供情况,并可进行栓塞,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做动脉数字减影造影可以了解肿瘤血管情况,估计粗大肿瘤血管的解剖位置,以便术中控制这些血管,减少出血。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前一般需要禁食水。为避免术中或术后出现不适,建议术前保持空腹6-8小时,具体时间以医生嘱托为准。
一、开腹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1.体位与麻醉:根据肿瘤位置选择适当的体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单,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手术。
2.切口:可采用经腹、经胸腹或经腰部斜切口。肾区以外的腹膜后肿瘤,可根据肿瘤大小和部位选择各种类型的腹部切口。上腹部的巨大腹膜后肿瘤,开腹后发现有必要时,可经肋间或切除一段肋骨改作胸腹联合切口。
3.探查、分离显露肿瘤:探查清楚肿瘤与周围组织、脏器及重要血管的关系。术中宜切取小块组织送冰冻切片检查,以助诊断。
4.保护大血管免受损伤:有些大肿瘤开腹后可先用粗针穿刺,较多液体,包括血性、脓性或尿样液被抽出后,瘤体变小,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率和减少血管损伤率。
5.分离肿瘤粘连:通常先从四周分离与肿瘤的粘连,再逐渐向其基底部分离,边分离,边压迫止血,见到血管,应逐一结扎或缝扎。
6.缝合:腹壁切口冲洗干净后,分层缝合、腹腔内放置烟卷或双套管引流。
二、腹腔镜下腹膜后畸胎瘤切除术
1.体位与麻醉: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单,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手术。
2.手术切口:术中取脐左缘小切口长约2cm,逐层切开进腹。
3.置入Trocar:置入10mmTrocar及腹腔镜镜头,探查腹腔,未见明显异常。左肋缘下腋前线水平置入10mmTrocar为主操作孔,左锁骨中线脐上2cm水平、右侧同前位置共置入3个5mmTrocar为牵引暴露孔。
4.暴露肿瘤:将胃大弯向中线方向牵拉,游离结肠肝曲,打开十二指肠降段外侧缘,游离十二指肠、胰头后方间隙,暴露肿瘤。
5.切除肿瘤:暴露并离断肿块内下侧起源滋养血管,将肿块完整游离并切除。切开肿瘤,见肿块内多隔分隔,内含黄色脂肪样分泌物及骨性、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结构,考虑为畸胎瘤。
6.缝合:撤出镜头等术中器具,缝合切口。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可行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估计不需开胸者,以持续硬膜外麻醉较好,但应作好气管内插管准备,以应开胸的需要。在一开始打麻醉药的时候有疼痛表现,术中一般不会出现疼痛。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操作复杂,用时较长,约为3小时左右,手术时长还和患者年龄、配合度、并发症等有关,因此具体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实际情况为准。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若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在术中会一直保持意识清醒状态。若是进行全身麻醉,患者一般会在术后10-30分钟开始苏醒。
1.术后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局部摩擦和潮热。
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汗液污染切口。
3.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规律作息。
4.术后应保证引流管通畅,避免其弯曲、打折。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麻醉药效消退后,伤口会有疼痛及淤肿情形,严重患者可适当服用止痛药物;如腹膜后肿瘤导致血管受累并行血管切除、血管吻合或重建时,术后应遵医嘱应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饮食应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还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体内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若无异常症状,恢复较好,通常住院7-10天,即可出院,若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则可能需要继续对症处理并观察。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一般1个月左右即可恢复正常生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患者清醒后家属可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1次,术后次日生命体征平稳,疼痛不明显,家属即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可由室内逐渐过渡到室外,运动方式主要以慢跑、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以不引起患者任何不适为度。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根据医嘱复查,或在出院前后重复做一次CT检查,作为术后情况观察的基础。在术后3个月开始B超检查随诊,一旦B超检查发现可疑,则需要进行CT检查。若为脂肪肉瘤,B超难以发现小的病灶,复诊时建议行CT检查。若出院后出现伤口渗血渗液、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复诊。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局部复发或种植转移的概率可达60%,多发生于2年内。复发之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率约为60%。但复发肿瘤因解剖关系欠清楚,多为恶性肿瘤,且与周围器官紧密粘连,所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出血多、创伤大,往往需联合脏器切除,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极为重要。若多次复发,肿瘤组织分化有进一步恶化趋势,但依然可以尝试手术切除。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除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外,还应定时更换切口辅料,注意术区的卫生,保持切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同时适当运动,忌烟忌酒,饮食上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对术区造成刺激,影响其愈合,甚至造成其感染,最后在引流管未拔掉之前,还应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其弯曲、打折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