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如何提高性商?

如何提高性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如何提高性商?

在采访这个题目之前,悄悄做了个有趣的测试:在MSN上给9位熟识的朋友(无任何医学背景)发了一个相同的问题:请解释什么叫“性商”。

收到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被性所伤”、“性用品商店的简称”、“寻找性用品的商机”……忍俊不禁之余,陷入了沉思。

性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半遮半掩的话题,但是,你不能否认,性除了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外,同时,它还是一个全面衡量人类心理、生理、健康等各个方面的标准。

国人“性商”远低欧美

根据性商的指标测定,专家们得作出一个结论:中国男性的“性商”远低于欧美男性。

英国某项全球性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成人一年性行为次数平均是97次,美国人为124次,中国人则仅有63次。而据中国有关部门2000年的调查,目前20至60岁的中国男性在婚姻或同居中,只能把每月超过1次的性生活频率维持到平均43.9岁。到了47.7岁时,频率便低于每月1次。到了55.9岁以后,中国男性则一年连一次性生活也维持不了,性生活基本停止。

中国男性中有1.47亿人患有勃起障碍,40至70岁的男性中有此疾病的更达到52%。由于男性雄激素的缺乏,中国男性的更年期已经大大提前。他们认为,除了饮食结构不同外,历史、社会、教育背景也是导致中国男性“性商”远低于欧美男性的原因。

关于中国女性性能力方面的调查目前尚未见到,但因为男性性能力问题的存在,导致中国很多婚内女性得不到性满足。亚洲性学联会副主席刘达临曾对我国目前的性满足程度做过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满足,1/3表示勉强满足,1/3表示不满足。很多夫妻虽然知识层次、文化素养比较高,但对于性的认知度很低。即使性生活不和谐,双方也很少进行交流,总觉得难于启齿,并未把它当成事儿。直到双方生理上都出现了问题,妻子怪丈夫阳痿,丈夫怪妻子性冷淡,婚姻也出现了危机。因为对性问题没有科学和坦然的态度,有的女人甚至一辈子都体会不到性的快乐。

目前,中国女性的性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性观念比较保守;第二是性冷淡。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对性没有科学和健康的认识,所以不能充分享受性的乐趣;既然性生活毫无乐趣而言,性冷淡也就不足为奇了。

提高性商专家支三招

如何提高自己的性商?专家认为应该对症下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注意营养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性生活卫生等等,尽可能杜绝各种疾病的侵袭。

医疗专家研究表明,国人的性功能之所以呈下降趋势,是与国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密切相关的。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一些人刚到中年就患上了老年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等。青年人也因为生活没有规律、吸烟酗酒等,而透支着健康。

人的各项机能是一个整体,性并不能超脱在外,身体哪个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人的性欲指数和性能力,所以,保持健康、做到精力充沛才是提升自己“性商”水平的第一要义。

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性知识,科学地认识性。

与欧美人比,中国人的性健康教育和相关的知识能力远远落后。

其结果是中国人对性健康明显无知,对性疾病持有回避心态。

由于缺乏性知识,不少女性结婚多年还不知道性高潮是怎么回事,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其实作为生理机能的一部分,性就像饮食一样正常而自然。而和谐的性爱正是维持夫妻之间亲密情感的最微妙、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三是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当一部分中国人对性仍然讳莫如深时,另一部分人的性观念已经相当“超前”了,于是婚外性行为、一夜情等现象不断出现。这不仅造成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的蔓延,也侵蚀着人们的心灵,败坏着社会的风气。

其实,那些自以为开放的人从性自由中很难得到温存而持久的情爱,而在貌似欢乐的纵欲背后,往往有着更多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何况,以谎言和人格的堕落作为代价换取性本能欲望的满足,实际意味着性道德的丧失。

所以,健康的性观念弥足重要,它的内容可概括为节制性欲、忠于配偶以及正确使用避孕套等。其实,不论男性或女性,都需要有一个倾心相爱、在最危难的时刻也不会离开自己的终身伴侣。

性商有四方面综合指标

据介绍,欧美人10岁就开始接受性生理教育,但大多数中国人到高中时才有机会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其中也很少涉及性和性健康方面的内容。

所谓性商(sexquotient,简称sq)包括人的性健康水平、性生理能力、性心理调适及性互动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它不仅是医学层面上的,而应该是以生理为基础,包括心理、文化、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综合判定指标。

就男性而言,它既包括“性渴望度”、“勃起功能”、“持久能力”、“性爱频度”等自身能力,也包括帮助配偶达到性愉悦的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运用一定的手段,保持健康心态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实习编辑:陈雪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