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相关推荐
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显著,学习成绩差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过度、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动机过强、学习成绩不理想、注意力涣散、记忆减退及考试焦虑等问题。
扩展资料
人际关系问题
同高中阶段相比,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学习,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目前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比较严重,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现为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关系疏远,唯我独尊,猜疑心理很重,嫉妒心强。与此同时,又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一些大学生既渴望交往又害怕交往,导致产生孤独、自卑、恐惧、烦恼、抑郁等不良症状。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性格敏感多疑,不愿或害怕与他人交往,常感到自卑、孤独和寂寞,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乏味,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情绪问题
进入大学后,社会角色的换位引起许多心理冲突,一些基础相对较差、能力相对较弱、个性不够坚强而又不能正确对待挫折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种消极情绪,从而产生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易出现情绪困扰,主要表现为:
3.1抑郁对任何事都感到悲观失望、郁闷、寡欢、意志消沉、自卑内疚、失眠等,它出现的原因大多是客观性的,如考试失败、情场失意、交往困惑、亲人病故、奖学金未评上、入党没批准等等,这种抑郁情绪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轻度的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严重的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造成严重后果。
3.2焦虑通常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罪恶感的增加等,是由几种情绪混合而成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入校后,有些同学发现大学并非是自己理想中的“伊甸园”,现实并非如他们憧憬的那么美好,开始感到失望,过分担心将来,紧张和焦虑过度,严重者还会导致身心疾病,如忧虑症、神经衰弱、恐惧症、疑病症、强迫症等,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3.3自卑一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实践,因而抑制了自己的才华和进取的时机。自卑感的产生大致是由于缺乏社交能力、事业及恋爱屡遭挫折、家境条件不好等造成的。
3.4冷漠一般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既不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也不多管闲事,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对学习成绩满不在乎,对集体活动不热心等等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