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3人捡万元现金并归还失主,拾金不昧是义务吗?《民法典》怎么说

3人捡万元现金并归还失主,拾金不昧是义务吗?《民法典》怎么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3人捡万元现金并归还失主,拾金不昧是义务吗?《民法典》怎么说

案例故事

在某市豪德市场做生意的周先生,在城南嘉园小区戴先生家串完门回家途中,在自家车库附近不慎丢失皮包一个,内有现金人民币1.2万元,另有银行卡、身份证和各种票据若干,去物业调监控也没发现任何踪迹。

就在周先生以为丢失的皮包再也找不回了的时候,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当天晚上7点多,在滨江中学读初一的李宾婧雯和在百灵鸟小学读五年级的妹妹李宾婧晗,以及在玉潭中学读初一的喻帅兰三个要好的朋友。

从外面回到所在小区,三人在小区的步道上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捡起来一看,是一个皮包,打开发现包内竟然有大量的现金。

于是,三个孩子就站在原地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见到失主。李宾婧雯于是将此事告诉了爷爷李文财,李文财遂决定将此包上交到物业公司。

随后,戴先生皮包失而复得,周先生感慨万千,连连表示想不到,并对三位学生的行为表示赞赏,还表示要给就读学校送去锦旗。

民法典

《民法典》第314条有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因此拾金不昧是法律义务。所以,今后如果你还认为自己把捡到的物品上交,是一种“拾金不昧”的高尚品格,那可就大错特错咯,你得明白,那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

《民法典》生效后,现有的《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收养法》以及刚刚所说的《婚姻法》一共是9部法律,在《民法典》正式生效的那一刻,也同一时间被废除。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真正关心每个公民的法典,其中的各项规定更加的公平公正,更加的贴近我们老百姓的生活。

《民法典》可以说是一位“大管家”什么事情都由它管,管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什么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邻里纠纷,人格保护,侵权理赔等等,可以说从人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一切在民法典中都有据可依。

从2021年1月1日开始,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的民法典时代,我们不能落后,要及时的学习法典中的各项新法规,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在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烦,减少损失,懂得更多的法律常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民法典》一共有1260条法规,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最基本的吃穿,到人生的大事生老病死,都囊括其中,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中的很多新法规,都将给我们的生活产生非同凡响的影响,比如:“居住权”,“抚养权”,“养老”,“就业”等,都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所以一定要及时掌握,避免损失,在关键的时刻,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在是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守法懂法。在自己家中放一本《民法典》,没事看一看,也是受益无穷的。《民法典》非常实用,如果说哪本书是我们必备的,那就是这本书了。

《民法典》和《中华大辞典》《上下五千年》可以并成为“家庭必备藏书”,今天不光是《民法典》再加一本《法律常识一本全》让你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生活更轻松。

《法律常识一本全》举出了很多的案例,有分析有解读,把死板的法律条文变得更加生活鲜活,浅显易懂。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