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必须要知道的育婴小技巧

必须要知道的育婴小技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必须要知道的育婴小技巧

10~6月龄宝宝的绿色育婴宝典

0~6个月宝宝特质

对母亲的依恋

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而言,母爱绝对是最珍贵、最重要的精神营养。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他(她)已经能在心里感知母爱,并能用他(她)自己的语言和笑容来表达其内心世界了。

触觉的发展

宝宝出生之后,最先成熟的是触觉,新生宝宝触觉器官最大,全身皮肤都特别薄,皮下神经往往更为敏感。

嗅觉的发展

嗅觉在宝宝出生后也开始迅猛发展,它是宝宝探知环境的必要途径。

听觉的发展

新生儿24小时后对刺激声有反应;

3个月时会辨别声音的方向,并转头过去;4个月时听到喜欢的声音会笑;6个月时能分辨家人的声音。

视觉的发展

婴儿的色彩细胞很敏感,即 1个月时可注视人脸或鲜艳的玩具;

2个月时目光能跟随移动的物体90°;3~4个月时目光能追寻活动的物体或人180°;6个月时目光可以追随落地的物体。

味觉的发展

3个月左右,婴儿的味觉功能开始有了质的飞跃,舌头两侧的味蕾已经逐渐形成。

小嗳妈妈讲述关于0~6个月宝宝的绿色养育宝典

纯母乳亲喂

母乳是妈妈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母乳亲喂不仅有利于宝宝健康,更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是对这个年龄段宝宝最绿色的养育方式之一。

母乳中的能量、水分、营养足以满足0~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若起初哺乳不顺利,妈妈也别急,让宝宝频繁地吸吮即可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益处:母乳拥有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且易于吸收。

母乳能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腹泻、呼吸道疾病及改善过敏体质。在母乳亲喂的过程中,还能促进母亲与宝宝的情感交流,让宝宝对母亲产生更好的依恋情感。

有爱的触觉刺激

宝宝的触觉最为敏感,所以妈妈们应从宝宝出生后就多对其进行拥抱,每次洗完澡要对宝宝进行抚触,或在平时用柔和的手法触碰宝宝的肌肤,让宝宝感觉到父母浓浓的爱。

益处:肌肤接触是母子间的情感交流,能使宝宝的心理得到安慰,并促进其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的发展,有助于孩子在长大后不焦躁,抗压能力变得更强,心理也更健康。

简单的嗅觉刺激

对于6个月以前的宝宝,利用一些简简单单的方法就可以刺激其嗅觉。比如,常带宝宝去大自然里闻闻花草树木的气味、泥土的芬芳、河水的泥味、海水的气息。

平时,也可以试着在宝宝面前放上各式水果,让他熟悉一下水果的味道。

益处:用最简单、最绿色的方式,利用各种自然的气味来提升宝宝嗅觉能力,从而提高其脑部对气味的灵敏度,促进大脑的发育。

自然的听觉刺激

6个月之前给宝宝听各种玩具的声响、华丽的音乐,都不如带他去大自然听听鸟叫、虫鸣、风声、溪流声等来得更好。

益处:大自然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孩子的身体更健康,也为其听觉带来多样化的良好刺激。

丰富的视觉刺激

婴儿的色彩细胞要比成人敏感很多,色彩辨别能力也很强。

要给孩子丰富视觉刺激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色彩是最复杂的,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物体,他(她)的视觉就会自动地吸收并对其进行分析,这比单纯地给他(她)看图片要强得多。

益处:在婴儿视觉发展初期,接受多少视觉刺激,是可以影响到他(她)内在视觉发展能力的。

大自然中丰富的色彩正好可以满足婴儿这一能力的发展。

关键就是要早接触。

科学正确地添加辅食

妈妈应该科学地DIY适合宝宝月龄的辅食。

6个月起可以给宝宝适量添加辅食,条件允许的话,妈妈可以自己买食材,亲手为宝宝制作辅食。

另外,应该随时了解宝宝的营养需求,要科学而正确地添加辅食。比如添加蛋黄时,可以同时添加一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橙汁,这样有助于铁的吸收。

益处:妈妈亲手制作辅食,有利于确保食物的新鲜度,同时也无添加剂,给宝宝吃得更安心。

科学护理娇嫩肌肤

0~6个月,宝宝皮肤发育还不完善,脆弱而敏感,抗酸碱性和抗干燥的能力都比较弱,因而在皮肤护理上要很有讲究。

一定要给宝宝使用不含香精、色素、矿物油等添加物,蕴含天然植物成分,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益处:绿色、天然的的护理用品能清洁并滋润孩子娇嫩的肌肤,让孩子的肌肤更绿色、更健康!

2必须要知道的育婴小技巧

1.接触育儿法

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需要非常接近自己的婴儿。

保持婴儿期的密切接触,这不仅能够抚慰孩子,还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安慰和安抚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察觉到有人照顾她,此外,和宝宝保持近距离的接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让我们有警觉,警惕宝宝身体的任何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检测疾病的迹象,从隆隆的肚子检测绞痛、胀气的心律失常,或察觉心脏异常的声音和先天性心脏疾病等等。

2.宝宝哭了怎么办

如果你的宝宝开始哭了起来,他们正在试图传达他们需要的东西。

它不应该被误解为有胁迫或操纵的企图,也不是被激怒了,检查你的宝宝,看看有什么不对的情况,婴儿的哭声,可能会因为弄脏尿布、出牙、过热或过冷的温度或身体疾病,如胀气和肚子疼。

有些时候宝宝似乎不会停止哭泣,即使我们给他拥抱。

这时要仔细检查宝宝的身体状况,他们是否发烧?

他们是否腹泻?

3.沟通

无论什么时候和孩子沟通都是很重要的,即便孩子不会说话,但他可以听到我们说话,用一些简单的言语,和孩子进行沟通,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开发有帮助,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4.让宝宝探索周围的环境

不要让他们仅仅在婴儿床或婴儿围栏内活动,在家里危险的地方弄一些安全防护措施或安全屏障,在地板上铺上垫子或地毯,分散他们的玩具鼓励宝宝用爬行接触到它们,为了使这个过程更愉快,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他们喜欢玩和探索。

这将使我们能够学习宝宝用来表达他或她自己身体语言的其他手势。

3育婴十大经验

1、吃睡最好养成规律

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本领”。

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是在出生2—3个月内,通过和妈妈一起生活逐渐形成。

新妈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婴儿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入睡;不足3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达15—16小时;而3个月以后的宝宝每天睡眠时间要达12—13小时。

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哺育规律,婴儿最好每隔2—3小时喝一次奶,也就是说每天喝奶次数要达到8至12次。

如果婴儿表现出烦躁不安,而父母筋疲力尽,说明这时候并不是喂奶或睡觉的“正确时间”。此时,父母不要刻意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

一些工具也有利于安抚孩子,比如转动缓慢、声音柔和的床铃等。

2、开辟一块“安全育儿区”

家有小生命,安全恐怕是所有大人最关心的问题了。

事实上,家庭安全护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家里开辟一块理想的“安全育儿区”,在这里给宝宝换衣服、尿布时,不用担心磕碰、污染等问题,还可以把宝宝常用的物品、用具等放在附近,以方便寻找。

家长要格外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给婴儿换尿布的台子要大一点,地方不能过高,以防父母意外将婴儿跌伤。

第二,婴儿洗澡室温以24℃—26℃为佳,水温不宜过热,家长的动作要轻柔而迅速,澡盆必须清洁消毒,向澡盆中倒水的顺序应该是先冷后热,以免烫伤婴儿,澡盆必须经常放到室外晾晒。

第三,护理婴儿时,至少要保证视线或手有一样不离开婴儿。

3、分床不分室更独立

宝宝要不要和父母同睡,是年轻父母们经常讨论的话题。虽然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多数育儿专家并不推荐小婴儿和父母同睡,这是因为不仅父母容易吵醒婴儿,而且成人呼吸的二氧化碳量大,容易让孩子呼吸污浊空气。

更严重的是,如果家长睡着之后压到孩子,很容易引起婴儿窒息、甚至婴儿猝死。

因此,新生儿应有自己的床铺,但是要与父母在同一房间,即“分床不分室”。婴儿床应该足够大,并且不能太软,否则不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睡觉时父母应将还不会翻身的小婴儿包裹好,但宝宝的手和手臂要可以自如活动。

宝宝学会翻身后,床要大到足够他们移动,但是周围要做好安全措施以防婴儿跌落。

4、打造自娱自乐空间

很多父母特别害怕“离开”宝宝,其实,让宝宝懂得自我寻找娱乐,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突破。

虽然婴儿需要全天候看护,但家长也要给他们独自玩耍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会想办法对抗寂寞,过分关心,只会阻碍他自我发展及学习新事物的机会。

父母要做的,是制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大人的监控和观察下,鼓励宝宝自我玩耍,比如孩子睡醒后,不要马上抱着他走动、玩乐,可以留给宝宝一点“个人时间”,看看他自己想做点儿什么。

这短暂的“冷却”时间,能让看护人员稍微休息片刻,也让婴儿有机会自得其乐,学习如何独自“打发时间”,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5、宝宝的专属成长轨迹

“我家宝宝会抬头了”、“我家宝宝长牙了”……

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凑在一起“比较”各家的孩子。

虽然生长发育有着“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等一般规律,但家长更应该意识到,每个婴儿都有自己特定的发育时间表,并不会完全按部就班。

因此,家长实在没必要拿自家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而是应该为宝宝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高兴,并且仔细观察他们的成长变化,摸清专属于自己宝宝的“成长轨迹”,比如,我的宝宝身体比较强壮,协调性不错,但开口发声和说话较晚;

我的孩子可能很早就开始走路,但个子长得小。如果孩子与同龄儿相比差异太大,则可以向儿科医生咨询。

6、视听享受促进感官发育

6个月以前,婴儿都处在发育的基础阶段,父母应该理解并遵循这一“自然”过程。

比如,两个月大的新生儿只能看到视线20—25厘米以内的物体、分辨黑白两色,对触碰的物体并不会有切实的感受。

如果跳过基础发育的必要步骤,会对孩子的感官发育等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1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将粗线条的物体放在婴儿床上方,让他跟着看,慢慢刺激视觉发育,逐渐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吸引他;

3个月以后,宝宝开始喜欢聆听音乐和妈妈的声音,在给他换尿布、洗澡时,可以对他唱歌或说话,这些语言是他最初的交流工具,睡觉时,也可以放些柔和的摇篮曲帮他放松。

7、不让过早“开发”伤害孩子

激烈的社会竞争,让越来越多的父母高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因此,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父母,就开始热衷于“开发”和“教育”他们的孩子,似乎这样孩子就能“领先一步”。

但需要提醒的是,婴儿——特别是还不满3个月大的新生儿,他们是一天一天慢慢长大的,这一过程通常无法通过人为加快。

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等,并不等于要让孩子早认字、早读书和早学习。

婴幼儿阶段,家长更应该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和认识世界的能力,逐渐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情绪、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比如,通过让宝宝抓握自己的手指、摸不同材质的玩具等,练习触觉和运动能力。

拔苗助长,只会让宝宝无助、家长焦虑。

8、共同玩耍交流情感

婴儿出生后到1岁,是父母和孩子建立情感纽带的“黄金期”。

不能误以为这么小的婴儿只是需要睡觉吃奶,不需要情感上的沟通交流。

一方面,要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哺乳、洗澡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孩子,和他目光交流。

此外,宝宝对触摸格外有反应,尤其是哭闹时,抚摸可以让他知道有人在关心他。

另一方面,要陪婴儿一起玩耍。这既是孩子的天性,也能促进身体和大脑发育,掌握各种能力。

家长可以带着宝宝认识各种物品、颜色;把玩具放在宝宝手边引诱他去抓握;用不同的表情吸引宝宝,让他试着观察和模仿等。

9、新手妈妈放松自己

很多妈妈分娩后,会有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包括担心婴儿的安全、新生儿不好照料、身体不适,以及激素水平改变等。

因此,保持身心平和,对新妈妈非常重要。

首先,不要把全家所有人的精力都单纯放在宝宝身上。

家人,特别是爸爸,要多给妈妈鼓励和支持。

其次,大量进补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甚至焦虑,多吃新鲜的蔬果、多喝温开水更有利于调整身心状态。

最后,别要求自己24小时“全职”,要适当休息、调整和倾诉。

10、新手爸爸多参与

现代家庭中,我们越来越强调爸爸的作用。

照料新生儿也不例外,爸爸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比如哄宝宝、换尿布、给宝宝洗澡、带他到户外活动等,都是爸爸可以胜任的工作。

爸爸特有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激起孩子对外界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外部世界;而且孩子会在爸爸的引导下,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

要知道,建立亲密关系的“黄金期”一去不复返,新爸爸们可以通过游戏、玩具等和宝宝互动,消除“婴儿很难照料”的恐惧心理。

4新手爸妈要注意的六大育婴秘诀

1、吃和睡要养成规律

吃和睡是宝宝出生后首先要学会的第一个本领,婴儿应该建立相对稳定的睡眠规律,这通常要在出生两到三个月内,通过与妈妈一起生活逐渐而形成的。

新妈妈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帮助宝宝养成规律:宝宝尽量在晚上9点以前入睡;不足三个月的婴儿每日应保持15个小时左右的睡眠;而三个月以后的宝宝尽量保证12个小时左右的睡眠。

同时,新妈妈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母乳,每隔两到三个小时喂一次奶,让宝宝吃得规律。

而过程中如果婴儿表现得烦躁不安,而父母又显得非常疲惫,则可与宝贝一起调整至正确的时间,但一定要有规律。

2、分床不分室,让宝贝更独立

大多数的育婴专家表示父母最好不要与宝宝同睡,这是有道理的。

如果父母与婴儿同睡,容易吵醒婴儿,降低婴儿的睡眠质量,同时成年人的呼吸也会对宝宝造成呼吸污染,另外,有些父母睡觉不老实,很容易挤压到婴儿,这些都是父母不能与宝贝同睡的原因。

因此,宝宝出生后就应该有自己的床铺,最好是靠在父母床的旁边,这样宝宝一旦有什么问题,父母第一时间都会感知到,另外婴儿床要选择足够大些,不要铺得太软,否则不利于宝宝骨骼的发育。

3、给宝宝自娱自乐的空间

虽然婴儿需要全天候的看护,但是家长也要给宝宝独自玩耍的空间,让宝宝懂得自我寻找娱乐,这会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突破。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会想办法对抗寂寞,父母的过分关心只会阻碍宝宝自我发展和学习新事物的机会,偶尔留给宝宝一点“私人空间”,宝宝会慢慢学会如何独自“打发时间”,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4、共同玩耍以交流情感

宝宝自出生后便与父母紧密交流,不要以为宝宝还那么小只知道睡觉吃奶,其实宝宝也需要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哦。

父母与婴儿接触的过程中,眼睛一定要看着宝宝,宝宝能感觉得到父母是在关爱他,同时可以带领宝宝玩耍,吸引宝宝试图观察和模仿,让宝宝从中学会认识物品以及开发大脑。

5、新手妈咪要放松自己

宝宝出生后,妈咪除了开心和喜悦之外,还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包括自身的身体不适、对新生儿的照料、以及担心婴儿的各种心理等等,因此,新手妈咪要尽量放松自己,保持身心的平和很重要。

首先,新手妈咪不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宝宝身上,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调整自己;

其次,补充营养可以让妈咪赶走心烦意乱的情绪,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补充营养的汤汁,有助于调整身心状态的恢复。

6、新手爸爸要多参与

如今,我们越来越多地强调爸爸的作用,对新生儿的照料也不例外,例如给宝宝换尿布、洗澡、陪宝宝玩玩具等等,爸爸们应该积极地胜任哦。

爸爸的参与与互动,会格外引起宝宝的注意,而且宝宝会在爸爸的引导下,获得对世界的认可和信任,可见爸爸的参与是相当重要呢!

5细数错误的育儿经验

1、孩子咳嗽需镇咳!错!

有些家长平时很关注小孩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小孩咳嗽就很着急。

有育儿经指出,小孩咳嗽要及时治疗,先把咳嗽压回去,这就是所谓的镇咳。其实,这也不是正确的育儿经。

咳嗽是小孩常见疾病之一。很多咳嗽并不需要太过担心,更不需要服用镇咳药。“什么时候才吃药?这要看咳嗽对小孩身体影响程度。”

其实儿童咳嗽,有时是将炎症、痰排出体内,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就和吐痰一个道理。

只有小孩持续咳嗽,且已经影响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像夜里咳不停,才需要服药止咳。

对于小婴儿没有力气咳痰,因此服药也不是镇咳,而是为了祛痰、驱咳。痰驱走了,咳也就走了。而镇咳只是简单压制,很不利于小孩子康复。”

针对现在市面上有些含可卡因成分的止咳药,马恒灏提醒家长朋友,在选购时千万看清药物成分,千万不要选购这类药物给小孩吃。

2、儿童没必要总上医院!错!

儿童生病后该不该去医院,社会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认为不应该多去,认为多去医院容易引起儿童疾病的过度治疗,会使儿童产生耐药性和恐惧感,并且导致儿童过于娇气,更容易生大病。

一种观点认为,有病就应该到医院细致咨询、检查和诊断

医院可以常去,一旦发现儿童身体出现疾病征兆,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咨询,以免对延误病情。特别是儿科医生在开处方、做检查时都会比较慎重,很少会产生过度治疗。

相反,作为家长,儿童出现健康问题后,不及时向医生咨询,想当然地处理或治疗,往往会给孩子一生都带来危害。”

3、儿童小磕小碰没关系!错!

小孩一旦出现小磕小碰,只要没有伤筋动骨,很多家长就不着急担心。

他们认为,谁都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小孩不应该太娇惯。这种说法有其道理,但往往会导致家长对儿童伤害的不重视。

“知道美国小孩最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吗?

儿童伤害。现在国内,儿童伤害已经成为儿童致死、致残的第四大因素。

前三位分别是感染、肿瘤和先天性疾病。我估计在国内儿童伤害的影响还会扩大和上升。”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医院的急诊科,接诊的儿童伤害病例都在不断上升。

导致儿童伤害的原因有很多,车祸、小玩具、电器等等,世界在儿童眼里是未知的,儿童对世界是好奇的,是一直在探索的。马恒灏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许许多多事物都会造成儿童伤害。

“我接诊过一名小患者,被很多家医院诊断为肺炎,但按肺炎治疗一直不见效。

最后我通过给他照CT,才发现是这名小患者不知什么时候肺部误吸入一只钢笔帽。取出钢笔帽后小患者痊愈。如果没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温馨提示:

孩子健康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地相信所谓的育儿经和过来人的经验。

因为这些育儿经和经验,往往都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为很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有意义的指导,但每个小孩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具有共性的东西有时候并不适应自家小孩。

对待自家小孩,应该熟悉掌握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有选择性地利用育儿经,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

孩子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能力,就会有很多问题会被父母忽视,也会有些问题被父母放大了,这些错误的育儿经验,父母们要吸取这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