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基因”引热议 科普专家解读背后奥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近来一则新闻被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从579名中国高校学生身上提取头发样本,检测分析一种名为5-HTA1的基因,这种基因有两个不同的类型,携带“G”型基因的人比携带“C”型基因的人单身的可能性高20%,前者迅速被人们命名为“单身基因”。
“单身基因”并非玄而又玄
许多人乍一听“单身基因”的说法,感到实在是玄而又玄。
数百人的DNA差异多如繁星,而独独用其中一处的差异来对单身与否进行解释,是不是太过儿戏?
如果了解一些科学家工作的背景就能明白,前面提到的那项研究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不过是在科学共同体整体研究的背景下,一种合乎常理的研究探索,其原理也朴实得让人哑然失笑。
实际上,该研究的基础来自此前已知的血清素(5-羟色胺)的重要生理功能。
血清素和抑郁症、信任、亲密感等密切相关,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和浪漫爱情关系相关。
而科学家们发现,5-HTA1基因可以影响血清素的浓度,拥有“G”型基因的人,其血清素水平会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