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多名乘客遭窃是真的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2017年12月29日北京飞往捷克布拉格的国际航班上,发生了一起盗窃案。据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近日消息,多名中国乘客和两名外国乘客钱款被盗,数额较大,目前该案已顺利解决。海南航空公司则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事发后乘务组配合警方进行处理,同时提醒游客注意财产安全。
警方逮捕一名盗窃嫌疑人
2017年12月29日,北京飞往布拉格的海南航空HU7937次航班上发生一起盗窃案。据新华国际报道,距离航班降落还有30分钟时,一名女乘客去洗手间回来后,发现包里的欧元不翼而飞。随后,空乘人员通过广播让其他乘客帮忙寻找,紧接着,更多乘客相继报告丢了钱,最多的丢了5000多美元。此外,还有乘客发现脚下有500欧元或者300多欧元被攒成了团,疑似被扒手扔掉了。一名北京乘客称,扒手是一名亚洲面孔的男性,看上去40多岁。飞机降落后,布拉格机场警方逮捕了嫌疑人,并追回所有丢失的财物,归还了失主。
另据布拉格当地媒体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该案疑为团伙作案,另有至少两名嫌犯转机白俄罗斯,布拉格警方已经通知俄方,扣留另两名嫌犯。昨天,北青报记者联系到了国际航空法专家刁伟民教授。刁伟民教授指出,“国际扒手”并非首次出现,“前几年有些犯罪分子会盯上这样的机会,专门购买机票到飞机上偷窃。虽然购票有成本,但犯罪分子因为屡屡得手,所以愿意铤而走险。”但他表示,总体来说,飞机上出现大面积盗窃案的概率较低,因为团伙作案较易被发现,盗窃行为容易暴露。对于在国际航班上抓获的盗窃嫌疑人如何处理,刁伟民称要根据1963年《东京公约》,也就是《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某些行为的公约》的规定来进行处理。根据《公约》第二章第三条规定:航空器登记国有权对在该航空器内的犯罪和所犯行为行使管辖权。公约不排斥根据本国法行使刑事管辖权。
刁伟民教授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嫌疑人的盗窃行为构成犯罪,国际社会存在“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根据两国是否缔结双边引渡协定,或者引渡回中国,由国内司法机关刑事制裁,或由当地司法当局进行起诉。刁伟民表示,尽管飞机上出现盗窃案不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如果旅客护照、身份证或者其他钱财被盗,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不便,因此,他建议旅客随身携带重要证件和物品,在下飞机前检查随身携带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