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黄一宁教授介绍了他们所作的关于TIA抗凝治疗的研究。

黄一宁教授介绍了他们所作的关于TIA抗凝治疗的研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黄一宁教授介绍了他们所作的关于TIA抗凝治疗的研究。

首先黄教授对TIA的定义和流行病学作了简要的阐述,明确了这样一个概念:针对TIA病人积极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脑血管病,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比较常见,一旦发展到脑梗塞则治疗比较棘手,因此对有危险因素的人群积极进行二级预防十分重要。

TIA病人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群。目前,我国对TIA仍沿用如下诊断标准:由于缺血引起的短暂性局灶性脑功能缺失,累及一个血管系统,持续小于24小时。

黄教授还介绍了一个新的概念,即CITS:指症状持续小于24小时,但有形态学的改变,因临床上难以鉴别故仍归为TIA的范畴。事实上,TIA的发病率并不低:正常人群中每1000人每年发病为0.31~0.64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递增,75岁以上年发病率达每1000人2.93。而且TIA虽症状不重,但预后很差:据报道,TIA的病人有三分之一会发生脑梗塞,还有三分之一不断有新的发作;TIA发病后两年,大约有5%的病人会死亡,发病后4年更有约10%的病人死亡。了解TIA的病理机制,有助理解如何选择治疗血管狭窄影像学的发展,如MRA,多普勒等,使我们能很方便地看到病人血管和内在血流的情况。研究发现:50~60%的TIA病人有颅内或颈部血管的狭窄,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常见,一般颅内和颅外血管狭窄病变的比例为3:1。而且有血管狭窄的病人比没有血管狭窄者出现卒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就狭窄分布的情况而言,TIA病人90%血管病变发生在颈动脉系统,7%的病人病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3%的病人两个系统同时受累,血管受累的部位与病人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TIA发作的机理黄教授详细地阐述了TIA的发病机理:1。

微栓塞:最常见,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形成微栓子,可位于主动脉弓,颈动脉系或颅内的大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微栓塞临床上引起的症状持续小于30分钟,因为这种动脉栓子小,很快被血流冲到远端或发生自溶。微栓塞形成以后,可引起血管收缩,使远端血流减慢,还可激活凝血酶引起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加重血流阻塞。由于微栓塞是引起TIA的重要因素,所以抗栓治疗在TIA治疗中十分重要。

2。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等会引起血管痉挛。

3。血液动力学改变:主要是指脑灌注的下降,低血压、体位改变等系统因素可引起,血管狭窄也可引起。

4。血液成分的改变:主要是凝血与抗凝的失衡。现有TIA的治疗选择黄教授认为应根据病人病因、临床、全身状况、影象学所见及血液学检查而选择个体化的治疗。

现有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用于保护脑灌注,预防心脏,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用于频繁发生TIA,严重血管狭窄或进行性卒中的病人。

如何评价不同的抗凝药物呢?

华法令治疗有3~4%的病人会出现出血等并发症,但目前公认华法令用于房颤病人,可预防约70%的病人发生脑梗塞。普通肝素并不单纯作用于凝血系统,它还通过许多途径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它促使内皮细胞释放活性物质,增强纤溶酶原活性,起到纤溶的作用,所以普通肝素可用于抗栓治疗。然而普通肝素治疗时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强的抗IIa的作用,从而增加出血的机会,达3~4%,这使它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低分子肝素是在普通肝素基础上发展的抗凝新药,它抗Xa的作用比抗IIa的作用大5~25倍,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两倍,生物利用度更大,达90%,而且可促进释放内源性物质参与抗血栓作用。

低分子肝素对血小板几乎没有作用,也不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因而出血的机会小于普通肝素。当然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一样有剂量依赖的出血危险。多种临床试验证明低分子肝素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有效,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用于肺栓塞的治疗也有效,而且比普通肝素更加安全。

速避凝对TIA的治疗效果基于对TIA发病机理以及对低分子肝素治疗作用的研究,黄一宁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速避凝对TIA治疗效果的研究,目的是观察速避凝控制TIA发作频率和预防脑梗塞的效果,以及速避凝的安全性。

基本方法黄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方法。

病人被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速避凝治疗,后转为阿司匹林治疗;另一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病人的入选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符合TIA的诊断标准;为了证明TIA发作频繁,要求病人入组前10天内有过2次以上的发作;每个病人都要进行CT检查,以排除脑梗塞;每个病人都证明有肯定的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达50~60%。表现为定位不明确症状的病人被排除。主要的观察项目有:TIA发作持续时间和频率;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病史;有否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烟就嗜好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检查;TCD,UCG,颈部血管彩超,头颅CT检查;部分病人还作了MRA,DSA。随访一年,主要记录指标包括:治疗前后TIA停止发作,继续发作,脑梗死发生,死亡或换用其他治疗的人数。终结的指标包括:经CT证实有脑梗塞或脑出血,因治疗无效而不得不换用其他治疗。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方法。

治疗组给予速避凝0.4ml皮下注射,每日两次,连续治疗10天,此后改用阿司匹林0.3,每天一次。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0.3,每日一次。所有的病人均给予最佳治疗条件。

结果黄一宁教授介绍研究的结果:总共收集了59例病人,平均年龄约60岁,随访时间为一年,期间有一人失访。

速避凝治疗组28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组31人。

两组病人从年龄、性别、平均年龄到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血管病发病情况进行比较没有区别。

影像学检查显示血管病变的分布:74.1%为颈内动脉系的狭窄,8.6%为后循环的狭窄,还有17.2%为前后循环同时受累;对临床症状进行分类发现:表现前循环症状的占81%,表现为后循环症状的占17%,而两者均有所占的比例很小。

随诊脑梗塞的发病例数:治疗后的10天,3个月和6个月,治疗组发生脑梗塞的例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而到一年的时候,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随诊TIA仍发生的例数:第10天时,对照组仍有很多病人反复发作,差别有显著意义;3个月时,两组间差别仍存,但无显著意义,需注意的是3个月时,有4名对照组病人因症状不能控制而改用速避凝治疗(3例)或手术治疗(1例,内膜剥脱术),随后症状有所改善;6个月时,对照组反复发病的人数仍显著高于治疗组;但到一年的时候,这种差别不显著了。随诊TIA停止发生的例数:在10天,3个月和6个月时治疗组的停发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到一年的时候,这种差别消失了。

比较不同时间TIA停发病人在两组分布的百分比:10天,3个月和6个月时,停止反复发生TIA的病人在治疗组比例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到一年后这种差别消失了。随诊过程中死亡两人:治疗组死一人,于3个月时死于肺癌;对照组死亡一人,于一个月内死于脑梗塞。

分析结果黄教授指出:10天后速避凝可控制TIA发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发作停止,继续发作和脑梗塞的发生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别;到3个月时,发作停止和继续发作的例数有明显差别,但脑梗塞和死亡人数无显著差别;6个月时的情况和3个月时类似;到一年后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无显著差别。相关分析显示,10天和6个月时,病人预后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显著的相关性;3个月时的预后与治疗有关,但差别无显著意义,因为当时有4例病人更换了治疗;6个月到1年后预后和治疗无显著关系。还有一些因素与病人的预后有关:有失语者,10天内易出现梗塞;有心脏病史或糖尿病史的病人6个月内易梗塞;男性患者则3个月内易梗塞。

最后黄教授还谈到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也能有效改善症状,但内科辅助治疗十分重要,无论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应常规予速避凝治疗10天。

结论最后黄教授总结说:本研究观察了明显颅内或颅外血管狭窄伴频发TIA的患者,发现脑梗塞的发生频率较高,随诊一年内有25%的病人发生脑梗塞。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比单纯使用阿司匹林组明显降低TIA复发率,脑梗塞发生率。在治疗后10天内效果最明显,3至6个月也有显著差别。但6个月到一年两组病人的TIA,脑梗塞的比例无显著差别;研究病例数较少,但发现低分子肝素无明显副作用,无一例病人因颅内或其他部位出血而影响治疗;此外,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血管内膜剥脱可改善供血,但术后抗凝治疗也是防止血管再狭窄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