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小姐称谓,看我七十二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报道说北京丰台区右安门街道最近规定“小姐”为禁语,外来人口称“同志”。有关人士对此解释说,像“小姐”现在有了一些歧义,不方便称呼。
“小姐”何罪之有?
世界动荡,“语词”也跟着左摆右摇,概言之,一个字:“变”。女大十八变,小姐也七十二变。其实,对于“小姐”自古就无定称,宫婢、侍姬、姬妾、艺人叫小姐,解放前,只有有钱人家的女儿才叫小姐,改革开放初期,在一些很正式的场合,对有身份的女子叫小姐,到八十年代后期,卡拉OK、夜总会等逐步流行,到这里的女性多为比较时髦、前卫的,这里的女性理所当然被尊称为小姐。
人没有不喜欢听好听话的,后来凡是女士都称“小姐”,人家是“丫环”,听人称呼声“小姐”,心里也舒服。这个“创意”很成功,所以“小姐”的称呼兴盛一时,得到最快最大面积的推广。随着娱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娱乐场所的老板便想出了用年轻女性“三陪”来招揽顾客,这时,小姐的内涵逐步缩小,并最终锁定在“情色”上,小姐的称谓没变,但性质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女性们对小姐的称呼也开始反感并最终拒绝使用。
我周围朋友抱怨说,现在来最难的是不知怎么称呼陌生女士们。中学生以下还好说,不分性别,通称“小朋友”即可。
以我的年龄,对比自己年长的女性,熟悉的称呼一声某大姐,不熟悉的直接喊一声大姐,对那些风华正茂的年轻女性,熟悉的可以张姐李姐地叫,对同邻的称呼,小程小宋地喊,但对陌生女性,可没那么简单了。
在一些场所,你如果贸然称呼“小姐”,恐怕会遭白眼。
为了避讳“特殊行业”,现在又流行称女士为“美女”。甚至,广东一家餐厅还出了明文规定,要求营业员对女性顾客(无论实际长相)一律称呼“翠花”、“美女”。这不正是“小姐”风行前的情景再现吗?
“小姐”七十二变,折射的是社会现实,当然,变的岂止是“小姐”一个?比如一个“同志”,本是指“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一个政党的成员”现却被染上了“同性恋”的色彩;亲切的“农民”成了“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机关领导人本来都是“××长”,现在也时兴叫“老板”了,“老板”也许没有“小姐”这么刺眼,但名不符实,这不,就连个卖大碗茶的,也是“老板”。
语言是社会文明的符号,所以我觉得,要消灭歧视,关键是要提高受歧视群体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否则,多么动听的称呼,到头来都会变味,“小姐”就是一个例子。
“小姐”七十二变,只能说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大伙可都盼着呢,什么时候能取得“决定性成果”,收复失地,还小姐以清白,到哪儿,仍大大方方地叫女性朋友:小姐,您好!小姐们欣然而笑地答一声:您好!那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