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最近有关“保温杯”的言论可算是火了一时,激起相当一部分90后的共鸣。
杀猪刀?不,不要这样说,90后们会伤心的,他们接受不了自己已经不再是最年轻的那一批人。感觉自己仍旧可以蹦蹦跳跳,大喊大叫。可在寒冬的风中手捧着保温杯,又忍不住感伤起来。请温柔一点修饰,岁月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留下它的痕迹,或浅或深,在不经意间留下疤痕,造下创伤。
这个有点夸张,不过恰到好处的表现了90后已看破世态,无心在细小的问题上纠结。失去的,就是激情
,还有锐气。
淡然,表达出了自己的心态就好,反正我说过了,怎么回复就是你的意思了。再也不会为芝麻大的小事忐忑不安,淡泊而平和。
游戏而已,不必当真。生活中比掉段还可怕的事情多了去了,经历过了,也就看透了。
失败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取经验再来一次而已。
“嗯,还好。”尽管心中千言万语,也觉得没有说出来的必要了。在深夜独自静静的思考回忆,如此,就挺好。告诉他们,又能怎么样呢?自己的路,终究还是要自己走。
效率提高了,知道抓住某个事情的要点了。再也不会为了一本武侠小说熬夜看到太阳升起,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身体跟不上。
人一生下来,环境的作用就是非常大的,有些人起跑点就是别人的终点站,无法改变,无从改变。性格,品质,都是靠环境养成的
。
扎心了,不激动,不忐忑,反正来都要来了,害怕有毛用?还不如养好身体,以最佳的状态应战。
“花枝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及时享乐,自己想买的东西优惠的时候就得买没商量!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是感叹时光无情,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拉伸生命的宽度。
共勉。
我不知道别的90后如何,我作为90后最后一年的,勉强算是九零后的成员吧,我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不少,熬夜现在已经不行了,超过十一点半,第二天绝对黑眼圈加头晕和失眠的状态,并且,早上不吃饭,贫血状态,扛着几十斤的东西到二楼都困难,还有就是掉头发,现在也不敢乱花钱了,家里催结婚催得紧,在我这五六线小县城,结个婚最起码各项标准四十万起步,每个月起早贪黑也才几千块钱,家里一起努力,一个月顶多万把块,房子什么的都没有,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了,所以说压力山大啊,还不如出家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