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苯丙酮尿症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主,年龄越小则预后越好。
患者主要低苯丙氨酸饮食以及服用药物为主,对苯丙酮尿症患者进行疾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四氢生物蝶呤(BH4):是苯丙氨酸氢化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作为电子载体起还原剂的作用,主要用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者,但费用较高。
该法不仅能增加患者对苯丙氨酸的耐受性,而且可降低患者对饮食疗法的遵循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主要用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型苯丙酮尿症,用以维持脑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剂量要从小剂量逐渐增加。
3、左旋多巴(L-DOPA):为多巴胺的前体药物,本身无药理活性,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经多巴脱羧酶作用转化成多巴胺而发挥药理作用。
改善肌强直和运动迟缓效果明显,主要用于四氢生物蝶呤缺乏型苯丙酮尿症。
二、手术治疗
本病治疗重点在于饮食和药物,无手术治疗。
三、营养治疗
主要适用于典型苯丙酮尿症以及血苯丙氨酸持续高于1.22mmol/L的患者。
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到幼儿期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苯丙氨酸需要量,2个月以内约需50~70mg/(kg·d),3~6个月约40mg/(kg·d),2岁约为25~30mg/(kg·d),4岁以上约10~30mg/(kg·d),以能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0.12~0.6mmol/L(2~10mg/dl)为宜。
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营养治疗可以使毛发色素脱失恢复正常,但对智力进步无作用。
在限制苯丙氨酸摄入的营养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血中苯丙氨酸水平及副作用。
四、其他治疗
1、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限制患者饮食可导致血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DHA水平较低,可能对神经发育产生一定损伤,所以需要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预防必需脂肪酸缺乏,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身体对DHA的代谢需要。
2、大中性氨基酸:大中性氨基酸包括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这些大中性氨基酸可与苯丙氨酸竞争,与脑部L型氨基酸运载体结合,抑制苯丙氨酸通过胃肠黏膜和血脑屏障,进而降低苯丙氨酸在胃肠道的吸收,并减少其进入脑部的量。
3、糖巨肽疗法:糖巨肽是来自源于干酪乳清的天然蛋白质,其苯丙氨酸含量低,但富含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也可作为患者低苯丙氨酸食物的来源,含有糖巨肽的食物比传统的低苯丙氨酸食物口味好,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患者对饮食的遵循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