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国慢性病,我国居民的慢性病情况

中国慢性病,我国居民的慢性病情况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中国慢性病,我国居民的慢性病情况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1、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5%,糖尿病患病率为9.7%。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

2、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

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标准化处理后,出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1.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02 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 1992 年的 37 克增加到 44 克,脂肪供能比达到 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 47%,明显低于 55-65%的合理范围。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2.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 17.3%和 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 14.4%。生长迟缓率以

1 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 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 A 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 15.2%;

2 岁以内婴幼儿、60 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 24.2%、21.5% 和 20.6%。

3-12 岁儿童维生素 A 缺乏率为 9.3%,其中城市为 3.0%,农村为 11.2%;维生素 A 边缘缺乏率为 45.1%,其中城市为 29.0%,农村为 49.6%。

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 391 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 4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 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 1.6 亿多。

与 1991 年相比,患病率上升 31%,患病人数增加约 7 000 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 20.4%、18.8%、21.0%、19.0%、20.2%和 12.6%。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 30.2%,治疗率为 24.7%,控制率为 6.1%;与 1991 年的 26.6%、12.2%和 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准。

2. 糖尿病患病增加

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 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 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 2 000 多万,另有近 2 000 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

与 1996 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 20 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 4.6%上升到 6.4%、中小城市由 3.4%上升到3.9%。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 22.8%,肥胖率为 7.1%,估计人数分别为 2.0 亿和 6 000 多万。

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 30.0%和 12.3%,儿童肥胖率已达 8.1%,应引起高度重视。

与 1992 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 39%,肥胖率上升 97%,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