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瓜的木瓜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诗经》中的“投我以木瓜”,并不是我们现在吃的木瓜。我们现在通常吃的木瓜是“番木瓜”,《诗经》中的木瓜是蔷薇科的木瓜(有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光皮木瓜三种)。差别大着呢!
我们吃的木瓜其实是“番木瓜”
我们通常吃的木瓜是“番木瓜”,金黄色或橘红色的,里面有黑色的籽。番木瓜是原产热带的水果,十字花目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大型草本或软木质小乔木。
番木瓜是上图这样的,它的花很小,果实大,堆积在木瓜树上。番木瓜大约在唐代才传入我国,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番木瓜美容保健、味道香甜、营养价值高。
《诗经》里的木瓜是“木瓜海棠”
诗经植物木瓜是指蔷薇科的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有三种:毛叶木瓜(木瓜海棠)、光皮木瓜、皱皮木瓜(贴梗海棠),花朵漂亮,观赏价值很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蔷薇科木瓜的果实比番木瓜小些,硬,味道或酸或涩,口感差,不能鲜食。做中药用的一般是指皱皮木瓜(贴梗海棠),比如有名的宣城木瓜。
木瓜和番木瓜,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只是因为都叫木瓜,以致于很多人都给弄混了。
欢迎关注“漫行草木间”,喜欢记得转发。草木心,乡间味,细细品,漫漫行。
这是一首描绘爱情的古诗,“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你珍贵的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你,而是想一辈子跟你好!”瞧瞧,三千年前的情歌,已经是这么直白!
但是,难道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有了木瓜这样美味的食物了吗?在我印象中,木瓜是是热带、亚热带作物,而春秋时中原地带怎么就有了木瓜了呢?
查了有关资料,原来我们现在吃的木瓜,其实正式学名叫做“番木瓜”,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一带。中国主要分布在两广及东南沿海地区。
番木瓜
关于番木瓜何时传到中国,有人认为,番木瓜传入中国,最晚也应该在12世纪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根据《唐语林》此书记载的一个故事:湖州有个郡守为朋友饯行,有人送来一个番木瓜,由于人们都末见识过就相互传观赏玩。当时在座有个太监就将番木瓜收藏起来,说此果宫中都还没有应该先拿去进贡才是。太监收起木瓜后很快就乘船回京了。郡守为了此事十分懊恼,深怕太监回宫后皇上怪罪下来。这时,在旁助酒的一个官妓就说请不用担心,估计这个番木瓜过一夜就会抛到水里去的。不久,送太监回京的人果然回报番木瓜次日即溃烂已经抛了。郡守听后很佩服官妓的见识,经详细询问后才知道番木瓜是难于长期保鲜的,特别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经好多人的手触摸过更不易久藏。
(“崔涓守杭州,湖上饮饯,客有献木瓜,所未尝有也。传以示客,有中使即袖归,曰:“禁中未曾有,宜进于上。”顷之,解舟而去。郡守惧得罪,不乐,欲撤饮。官妓作酒监者立白守曰:“请郎中尽饮,某度木瓜经宿必委中流也。”守从之。会送中使者还云:“果溃烂,弃之矣。”郡守异其言,召问之,曰:“使者既请进,必函贮以行。初因递观,则以手掐之。此物芳脆易损,必不能入献。”守命有司加给,取香锦面赍之。”)
那么,既然番木瓜是最早在唐代才传入中国的舶来品,那么《诗经》中所记载的“木瓜”又是什么呢?南宋朱熹《诗经集注》中说:“木瓜,楙木也,实如小瓜,酢可食”。
《诗经集注》
楙字,读máo。按百度百科的说法,这种木瓜属蔷薇科,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味芳香。产于山东、陕西、河南(桐柏)、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果实味涩,水煮或浸渍糖液中供食用,入药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果皮干燥后仍光滑,不皱缩,故有光皮木瓜之称。这符合《诗经集注》中说的“酢可食”(用醋腌制后可以吃)的说法。
《本草纲目》中记载:木瓜“性温,味酸。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最佳”,因此又有“宣木瓜”之称。宣木瓜在中医作为一味药材,常用于治疗风湿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病症。
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新媒体投票工具!共享投票,一个完全免费的投票创建平台,在共享投票平台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跨平台投票(PC端+手机端),或者是仅微信参与的投票。共享投票平台的投票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面向组织机构的公益投票、面向公司群体的大众投票、面向内部人员开放的“指定用户”投票、面向特定人群的“邀请码”投票,还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口令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