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问答

怎么查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尿症的发病机制

怎么查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尿症的发病机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怎么查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尿症的发病机制

(1)典型PKU:先天性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

绝大多数本病患儿为典型PKU。

(2)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型:是由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GTP-CH)、6一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TPS)或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HPR)等酶缺乏所致。

(3)一过性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多见于早产儿,是苯丙氨酸羟化酶成熟延迟所致。

(4)苯丙氨酸转氨酶缺乏:虽然血苯丙氨酸含量增加,但尿中苯丙酮酸及羟苯乙酸可不增高,给予负荷量的苯丙氨酸口服后血酪氨酸也不增加。

(5)二氢蝶呤还原酶缺乏:酶活性完全或部分缺乏,除影响脑发育外可使基底节钙化。

(6)二氢蝶呤合成缺陷:缺乏甲醇氨脱水酶或其他多种酶。

(7)持续性高苯丙氨酸血症:见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异构酶缺陷或典型苯丙酮尿症杂合子,血苯丙氨酸增高。

1、细菌抑制试验(Guthrie试验)

此法是应用最早,最经济实用的血苯丙氨酸半定量方法。

原理:枯草杆菌ATCC-6633的生长需要苯丙氨酸,如在含有苯丙氨酸拮抗剂

β-2噻吩丙氨酸培养基上,枯草杆菌不能生长,当放入血滤纸片标本时,血中的苯丙氨酸与培养基中的抑制剂相拮抗,使血滤纸片周围出现明显的细菌生长环,我们可以根据细菌生长环的大小,测定血滤纸片中苯丙氨酸浓度。

但如新生儿血清中苯丙氨酸浓度超过121.1—242.1μmol/L时,细菌仍可生长。

目前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用本法进行新生儿筛选,以期及早诊断苯丙酮尿症患者。

2、血液中苯丙氨酸测定

正常人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为60~180μmol/L,PKU患者可高达600~3600μmol/L。

此方法是界定一个分界点,来衡量病人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浓度。

(1)以258μmol/L为正常人与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分界点,则有高达4%的假阳性。用色层析法则在生后几天的新生儿中可出现假阴性。

MS/MS(质谱)法可减少假阳性率,此方法可同时测定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并可计算苯丙氨酸/酷氨酸比值。

(2)如果以比值2.5为正常儿童与患者的分界点,则可将假阳性减少到1%。故目前多用此方法来筛选新生儿苯丙酮尿症。

此方法还可用来筛选半乳糖血症、枫糖尿病、同型胱氨酸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一次检查可以筛选多种先天性疾病。

1.低苯丙氨酸饮食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为幼儿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质食物为主。

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缺乏时亦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故仍应按每日30~50mg/kg适量供给,以能维持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在0.12~0.6mmol/L(2~10mg/d1)为宜。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以后。

2.确诊BH4缺乏型患儿一般不需要饮食治疗,应补充BH4、5-羟色胺和左旋多巴。BH4替代疗法5~l0mg/(kg·d)对GTPCH缺陷或PTPS缺陷的患者较DHPR缺陷效果好。

尽管BH4替代疗法已可完全控制患者的血浆苯丙氨酸水平,但临床一般推荐合并用神经递质,如L-多巴、5-羟色胺,因为外源的BH4不能进入脑组织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DHPR缺陷者还需补充叶酸。

3.基因治疗已经在PKU动物模型中获得成功。

PKU患者的基因治疗仍在探索中。

苯丙酮尿症日常保健:定期检查测中苯丙氨酸浓度,使其维持在0.18-0.61mmol/L(3一l0mg)水平,并据此做饮食调整,但应注意对生长迅速婴儿过严限制苯丙氨酸(体内不能合成)即可出现软弱无力、食欲不振、贫血、低蛋白血症,甚至影响智力及体格发育,饮食控制应控制到8-l0岁或更久。

苯丙酮尿症食疗保健:低苯丙氨酸饮食饮食治疗的原则是使苯丙氨酸的摄入量既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又要避免血中含量过高。

饮食治疗对象包括:典型PKU和血苯丙氨酸浓度持续超过360μmol/L(6mg/dl)者。对于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2~6mg/dl)者,目前不主张饮食限制。

婴儿应主要给予低苯丙氨酸奶粉,待血苯丙氨酸浓度降至理想范围时可逐渐添加天然食品,因母乳中苯丙氨酸含量仅为牛奶的1/3,故为首选;幼儿以淀粉类、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饮食为主。

每日苯丙氨酸按30~50mg/kg供给,维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2~6mg/dl)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