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社交恐惧症也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指患者在社交场合与社交操作中出现过分的焦虑、害怕,有一种不能胜任、困惑、尴尬和羞辱的感觉,甚至出现回避行为,严重时可出惊恐发作。
社交恐惧症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呈慢性疾病,过程,很少能自行缓解,且常常与其他焦虑障碍、抑郁症和物质滥用共病。
社交恐惧症表现为在社交场合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笨拙,害怕成为众人的目标,被人注视与评论;不敢在人们的注视下有所行动,包括当众说话、表演、进食等,认为别人能看出他不自然的表情与窘态;一旦发现自己被别人注意就不自然,不敢行动、脸红;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预计别人对他的评价是否定或蔑视的;对害怕的场合采职回避或痛苦忍受;在害怕的场合常伴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频等。
患者自己也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严重时可导致社交功能减退,职业和生活功能受损等,患者常为此痛苦不堪。
常见的临床症状有:
①害怕与陌生人交谈或与人结识:
②害怕在一群人面前讲话;
③害怕引发或持续一段交谈;
④害怕在公共场合打电话;
⑤害怕接待来访者或害怕参加聚会、约会;⑥害怕在公共场合进餐、书写或使用一些公共设施。
伴发的躯体症状有:心悸(79%)、发抖(75%)、出汗、肌肉紧张、胃下坠感、口干、忽冷忽热感、头痛或头皮紧张。
社交恐惧症患者所恐惧的对象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是与自己较为亲密的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朋友或同事等,较常见的对象是异性、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等。
社交恐惧症的典型恐惧情境包括被介绍给陌生人,与上级、权威人士或异性见面,接待来访,者,当众发吝,使用公共卫生间,在商店与人谈价或试穿衣服等。患者本身并没有牵连观念,对周围现实的判断也没有错误,只是无法控制自己明知是不合理的情感反应和回避行为而深感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