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健康知识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求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求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求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姜夔的冷,只有情深的人才看得懂!

南宋词人姜夔,在南宋艺术史上,绝对是个现象级的存在。在词上,他是开宗立派的人物。在南宋词坛,可以与姜夔一较高下的,也只有辛弃疾可以了。姜夔的词,走的是周邦彦的路子,但又将周邦彦的清雅改造成清空和骚雅。在词的清空方面,姜夔学的是苏东坡,在骚雅方面学的是辛弃疾,然后将二者的风格进行融合,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姜夔不仅在宋词上造诣深厚,而且他还是个艺术上的全才和天才。他在书法、音乐等方面堪称大家。当时好多文坛大佬朱熹、范成大、萧德藻对姜夔的才华极为欣赏,大富豪张鉴兄弟对姜夔照顾有加,但姜夔仍然是一生一事无成。他多次考进士无果,尽管在晚年还向朝廷进献音乐,也获得了特批去考进士的资格,却意外落榜。最终一生布衣,在贫困潦倒中逝去。还是他的几个朋友凑钱为他下葬。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就这样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关于姜夔的号白石道人,我们一方面从他的号中看到的是隐士的风采,其实这个号还有另外的来历。据说姜夔在最贫困潦倒的时候,没有地方住,只好住到一个叫白石洞的洞穴里面。有人讽刺他是白石道人。姜夔干脆写了一首诗自嘲: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虽然写的很仙风道骨,但也真实地写出了姜夔的清贫。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姜夔的话,那就是一个冷字。姜夔的冷,不是说他为人冷漠或冷酷无情。其实姜夔是一个情痴,在感情的付出上,姜夔是热情似火的。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在友情方面,他的清空高雅的性格,让他如同魏晋名士一般,让好多人特别是文人喜欢,并在姜夔的一生中给了他最大的帮助。

在爱情方面,姜夔在流落合肥期间,认识了两个姑娘,据说她们是一对美丽绝伦的多才多艺的姐妹花,当时二十多岁的姜夔与合肥女子痴情相恋,后来爱情无果而终。但是随后的几十年中,姜夔无论是清醒还是梦中,都在思念合肥的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情事。他写给合肥那段情事的词达到20多首。为了这样一段爱情而念念不忘不断写词纪念的词人中,也许只有一生怀着愧疚感的陆游可以与姜夔相媲美了。

情痴的姜夔与痴情的陆游,他们可以在某个伤心的晚上,在柳色摇曳的黄昏,喝一杯伤情的酒了,祭奠那曲终人散的爱情。

但姜夔实实在在是冷的。他的冷是一种高冷。他有很清瘦的身材,很清瘦的精神气质,他的性格总是淡淡的冷,因为他几乎在人生的所有时刻,他都会陷入对艺术的冷思考之中。我们说,人格即风格。一个人的性格总是要体现在他的诗文之中,这也叫做我手写我心。

在姜夔的词中,我们看到最多的还是一个冷字。他用的那些冷字,几乎都成了千古传颂的名句。比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比如,“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等。即使他不是写爱情,而是写山林景色,也不是那种春花灿烂的暖色,而是天涯、寒鸦、疏淡等风格的景色。这样冷的色调,也正好形成了他的清空的风格。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姜夔来说,哪一段念念不忘的爱情,所谓的回想,其实只是做梦而已。多少年过去了,合肥的那个赤栏桥畔、柳荫道旁,那个谈琵琶的女子,那个一身红衣的女子,那个笑起来如红莲一样迷人的女子,那个惹人相思的女子,如今在哪里呢?只能在梦中了。就像陆游经常去他和唐婉约会的那座桥,因为那座桥边,“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姜夔也时常在梦中,回到合肥,回到琵琶姑娘的身边。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在一场突然醒来的春梦之后,姜夔写下这首词,祭奠年轻时的爱情。《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在了解了姜夔的心路历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词,其实就比较简单了。

姜夔在梦中听到了她体态轻盈、娇软的声音,姜夔听到姑娘说,夜太黑太长,长夜漫漫啊,我想你想得孤枕难眠,但是你怎么会知道呢?春天才刚开头,却早已被我的相思情怀染遍了。

下片是姜夔醒来之后的感觉。姜夔说,自从分别以后,她捎来书信中所说的种种,还有临别时为我刺绣、缝纫的针线活,都令我思念不已。

最为感人最为精彩就是最后两句话,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的内心深处,是想做一个《离魂记》的梦的。他是书生王宙,而合肥姑娘是倩娘。他们的灵魂可以脱离身体相见,所以他们的爱情最终圆满。其实这也不过是姜夔的一个梦想。所以姜夔说,她来到我的梦中,就像是传奇故事中的倩娘,魂魄离了躯体,暗地里跟随着情郎远行。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也没有个人照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我想,这句词,也只有外表极冷、心肠极热的姜夔,写得出。

问题: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求解,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前言

这首词是姜夔小令的代表作之一,特别是最后两句深受行家推崇。一向对于姜夔评价苛刻的王国维也说:

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一、梦中的意境

理解最后两句,需要从全篇来看,首先,这首词有个小序,告诉我们,这首词写的是自己的梦境: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姜夔从汉阳(宋时沔州)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时,在长江的船上梦见了自己在合肥时的情人,有感而作了这首《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分明又向华胥见,华胥即华胥国,出自《列子》:“黄帝昼寐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诗中的华胥、南柯、黄粱等都是指做梦。

二、上阙的怨恨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莺莺燕燕,出自杜牧《为人题赠》诗之二:“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代表自己的情人,

前三句,以姜夔的角度写,说自己又一次梦到了情人。

后两句转为情人(即莺莺燕燕)的角度,说长夜漫漫我无法入睡,你这个薄情郎(姜夔)知道吗?

又一年的春天来啦,相思入骨,难以入睡,薄情郎却不肯来见我。

三、下阙的怜惜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沈祖棻在《宋词赏析》:

"'淮南'两句,因已之相思,而有人之入梦,因人之入梦,又怜其离魂远行,冷月千山,踽踽独归之伶俜可念。上片是怨,下片是转怨为怜,有不知如何是好之意,温厚之至。

这里有个细节,可以探讨。上片的怨,是情人对于姜夔的怨。下片的怜惜,沈祖棻认为是情人对于姜夔的怜惜。又怨又怜,爱恨交织,反映了情人的矛盾心情。

不过,我倒是感觉,下片的怜,似乎又转回了姜夔的角度。

离魂暗逐郎行远。很明显是写情人的思念之魂,去追随姜夔。所以姜夔怜惜地描述一路上凄冷的皓月与千山,孤独的灵魂无人陪伴。

所以上片的怨,是情人对于姜夔的怨,下片的怜,是姜夔对于情人的怜。

结束语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是宋词中极少的 ,具有李贺风格的词句。

唐代传奇小说《离魂记 》中,倩娘灵魂追逐爱人远游双宿双飞,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但是姜夔的爱情故事却是一个悲剧。冥冥归去无人管,令人顿生寒意,似乎进入了李贺的诗境。

@老街味道

这是一幅清冷的画面,不过如果不看上下文,了解不透“冥冥归去无人管”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看。这两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的《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号白石道人。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我们先来看这个词牌的标题。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词牌的平仄格式是固定的,这个没什么好讲的。我们看后面的“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是什么意思。

宋时汉阳称“沔州”,丁未年是淳熙十四年(1187年),那一年姜夔三十三岁,从寓居的沔州往东去湖州,船至金陵,他做了个梦,醒来之后感慨不已,填了这首词。

这是个什么梦,让词人唏嘘不已?

这是个春梦。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燕燕、莺莺都是指美女。典出苏轼《张子野八十五岁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华胥是伏羲氏的母亲。在这里却是用典《列子·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在后来都是通指梦境。

她曼妙轻盈的身姿,娇软莺啼的耳语,分明又在梦里见到了。她仿佛在对我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你这薄情郎可能体会?春天才开头,相思已漫天。

上片写梦中与美女相会,美女倾诉相思之苦。这美女是谁?为何寒春半夜入梦来?我们看下片。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这美女可不是不相干的巫山神女,洛神之类的,是词人年轻的曾经。不过应该是分手了,否则不会在前面用“薄情”来埋怨词人。离别后的书信,离别时相赠的女红,这都是睹物思人的措辞。这些东西还在不在?不知道。这二句虽仅写出物件,没有直接言情,却都是至情之语。

“离魂暗逐郎行远”,在构思上借鉴了唐传奇《离魂记》中倩娘以出窍之灵魂追逐所爱者远游的奇思妙想。写到这里,女子的一腔相思还是浓得化不开,愿意化身书信、衣物伴随词人魂游千里之外。可最后两句煞尾给出了完全不同的转折和境况。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为什么是淮南皓月?词人不是在金陵?因为这美女是淮南人。词人在十多年前曾在淮南留下一段情,念念不忘,结果在梦里回响了。

我西望淮南,在一片洁白明亮的月光下,千山是那么的清冷。想必她的魂魄,也像西斜的月亮,在冥冥之中独自归去,我却无法相伴。

这首词倒不像普通的上下片一片叙事,一片抒情,而是上片梦起,下片梦醒。情人来时,莺莺燕燕,软语温香,话里相思中带着埋怨,让人深入彀中,心思恍然。

而惊醒之后,看着曾经的书信和女红,想起情人芳心暗随,相思悠长,只可惜千山明月,无法回头。恍惚中情人的游魂随冷月滑落西山,只落得两处孤单。

我们也可以看到词人对自己的离开充满了悔恨,自责。

单就“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一句来说,“皓月冷千山”的意境雄浑大气却清冷空灵,实在是传世佳句。

像“春城无处不飞花”,“大漠孤烟直”一样,这些千古名句都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古诗词意象,绝不是新文化、新名词所能撼动的。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此句出自于宋代词人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这首词是反映姜夔"合肥情事"中十分著名的作品。而这一句正是作者遥想情人"离魂暗逐郎行远"时的场景:淮南的皓月光色清冷,月色中的千山万水澄澈幽凉,一片素寂。在这幽冷中,一位纤弱娇软的女子踽踽独行,无所依靠,于月光的明灭中追寻着爱人的方向,可怜可叹。这句词体现了姜夔词"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一贯风格,并在《人间词话》中被王国维所推崇。

一、"合肥情事"

姜夔在《姜尧章自叙》中提到:"某早孤不振,幸不坠先人之绪业,少日奔走。"他的一生也确实漂泊无依:"夔孩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往来苏杭间"," 夔中岁以后,依之十年。鉴卒,旅⾷浙东、嘉兴、⾦陵间。 卒于西湖"……在这漂泊的过程中,他在二十岁客居合肥时,与当地的女子便有了一段情事,有学者认为是两人,即次词中提到的"燕燕","莺莺",但也有些学者认为只有一人。姜夔也都多次在词中缅怀这段恋情,读来刻骨铭心:"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而他最著名的咏梅词《暗香》、《疏影》也被认为有怀念情人的只言片语:"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刻挚深情可见一斑。

二、"清空骚雅"

姜夔好友张炎著有《词源》,评姜词曰:"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则如野云孤飞,去留无际。"刘熙载认为姜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这是白石词的整体风貌,突出特点,也体现出这句名句的独特风格。"淮南"作为地理范畴意象出现,与江南不同,更多体现了一种江南江北的分割感,突出了空间上的分离与遥远;"皓月"既让人联想起"月出皓兮,佼人僚兮",对这位女子的美丽有所遐想,更体现了月夜的疏朗瞑阔;而"冷"字是频繁出现在姜夔作品中的:"冷月无声","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冷香下、携手多时","冷香飞上诗句"……给人一种疏离、悲凉的感觉,而这种"冷"竟映照千山万水,突出了两人之间的阻隔与悲哀,反衬了寻爱梦魂的渺小无依,而"离魂"则来自唐传奇中倩女离魂的故事,更显迷幻空灵,与下句"冥冥归去无人管"紧密承接,浑然一体。

总体来说,这句词境界开阔空灵,情感疏离悲凉,但用于雅致有所寄托,因此很明显地体现出了"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特点。

三、后代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王国维认为姜词呈现出"隔"的弊病,不甚推崇,但拈出此句,也许与其末世心境有关;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亦元夕感梦之作。起言梦中见人,失言春夜恩深。换头言别后之难忘,情亦深厚。书辞针线,皆伊人之情也。天涯飘荡,睹物如睹人,故曰'离魂暗逐郎行远'。'准南'两句,以景结,境既凄黯,语亦挺拔。昔晁叔用谓东坡词'如王嫱、西施,净洗却面,与天下妇人斗好',白石亦犹是也。刘融齐谓白石'在乐则琴,在花则梅,在仙则藐姑冰雪',更可知白石之淡雅在东坡之上。"其评价也暗合"清空骚雅"之说;沈祖棻《宋词赏析》:"'淮南'两句,因已之相思,而有人之入梦,因人之入梦,又怜其离魂远行,冷月千山,踽踽独归之伶俜可念。上片是怨,下片是转怨为怜,有不知如何是好之意,温厚之至。燕燕莺莺连用,本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显然,姜词尾句更为多情雅致,缠绵凄恻。